

一起飞吧
作者:李三“星空联盟”的首席执行官扬·阿布莱西特(Jaan Albrecht)通过大屏幕跟大家打招呼,“10年前当‘星空联盟’成立的时候,许多人曾质疑,认为用不了两年就会消失,今天的事实是,全球有近30%的航空旅客选择‘星空联盟’成员航空公司的服务。从整个航空业看,包括‘星空联盟’在内的三大航空联盟占有全球航空旅客份额的2/3”。
汉莎航空公司监事会主席于根·韦伯是“星空联盟”创始人之一,他在丹麦哥本哈根的10周年庆典上感慨良多,他说,“10年前,联盟还是新鲜事,我没有想到,这个模式后来这样成功、联盟会员之间的合作会这么顺利。组建航空联盟模式依然不过时,这个模式还有很大潜力,联盟的大小变得越来越重要”。
中国航空公司年内入盟
“星空联盟”亚太总监卡修(Carthew)是新西兰人,工作地点在泰国,作为“星空联盟”在亚洲的代表,他负责在北京的庆典晚会上切生日蛋糕。
三联生活周刊:如果把“星空联盟”比喻成一块蛋糕,乘客得到了什么?
卡修:1997年“星空联盟”成立的时候,只有5家航空公司参与,10年后的今天,联盟会员有17个,到今年年底,很可能达到20个。去年,有超过4.06亿的乘客搭乘“星空联盟”成员航空公司的航班,飞往全球155个国家的855个目的地,每天超过1.6万个航班为乘客提供了更多选择。联盟也为旅客带来了实惠:包括联盟成员间可以共享机场贵宾室,向旅客提供更多的目的港、更便捷的航班安排、一步到位的订座和登记手续以及更顺利的中转连接,在更大范围内实现“无缝隙”旅行。由于航空联盟降低了运营成本,联盟票价也是吸引旅客的主要因素。
三联生活周刊:从发展情况看,联盟这种形态得到广泛认同,成员航空公司从中没少受益吧?
卡修:航空公司入盟的最大好处就是有机会获得更多客户,同时还能降低成本,这是“星空联盟”得以存在并不断壮大的原因之一。“9·11”之后,整个航空行业曾面临巨大客流损失,一个共同的平台可减少很多不必要的开支,很多地面设施的共同使用降低了成本,比如共同使用的柜台,提高了航空公司的运营效率。另外,“星空联盟”的航空机队在购买飞机以及配套设备时也可发挥团购的作用,既可以降低购买成本,还可以协调航空公司之间的对接。
三联生活周刊:“星空联盟”有一个“同一屋檐下”计划?
卡修:“同一屋檐下”计划就是让所有联盟成员共用一个航站楼,这样不仅能共享值机柜台、行李处理系统以及办公室等资源,更能帮助联盟成员航空公司提高效率、提高服务质量并降低成本。
例如,“星空联盟”在德国慕尼黑机场等全球主要枢纽都实施了此项计划。未来几年我们将争取在欧洲、美洲和亚洲都实现“同一屋檐下”,国际航班现在的中转时间需要100分钟,“星空联盟”的目标是在45分钟办理完毕中转登机手续,曼谷和成田国际机场已经完成了改进计划,华沙、迈阿密、北京和上海国际机场也将在今年内陆续开设“星空联盟”航站,伦敦的希斯罗机场、巴黎的戴高乐机场、韩国的仁川以及洛杉矶国际机场也都将先后完成“星空联盟”航站楼的计划。
三联生活周刊:加入“星空联盟”需要很高的条件?
卡修:在几个航空联盟中,我们的确是最大的一个,对会员的安全记录、设备状态以及管理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早在10年前,德国汉莎航空、加拿大航空、北欧航空、泰国国际航空、美国联合航空等5个创始成员都是当时在航空业位居领先的航空公司,今天,这些创始会员依然是行业公认的优秀航空公司。后来加入的新会员当然要满足入门条件,我们不大可能因为某个航空公司不能达到“星空联盟”的条件而开后门,我们的工作是帮助这些希望加入但条件还没有达标的公司提高硬件和改善软件。
三联生活周刊:迄今为止,“星空联盟”里还没有一个中国的航空公司出现,这样的状况什么时候结束?
卡修:我很高兴透露这样一个消息,中国的两家航空公司将在年内加入“星空联盟”这个大家庭,他们分别是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和上海航空公司。
“星空联盟”非常重视亚洲特别是在中国的航空业务,根据多家机构的预测,中国在2040年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航空市场,尽管中国的航空公司现在还没有成为我们的会员,但一些合作已经开始,我们期待着与中国多家航空公司的合作。
联盟成员的心得体会
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无论是创始成员,还是后来的加盟者,在“同一个屋檐”下,“星空联盟”成员们的心得体会都显雷同。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现象,形成了国际航空业一种奇特业态。
三联生活周刊: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航空市场,在全美航空加入“星空联盟”之前,美联航是联盟内唯一一家美国航空公司,美联航为什么选择加入呢?
郭振雄(美联航中国区总经理):准确说,是美联航同其他4个国际知名航空公司创建了“星空联盟”。美国的航空市场的确非常发达,美国的航空公司规模也都非常大,美联航是所有美国航空公司中国际业务比较多的一个,我们早在10多年前就发现,尽管有比较完备的航线网络,但随着国际贸易不断全球化,人员流动更频繁,把大家的资源整合起来,联盟成员共同使用,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做法。
三联生活周刊:您能举例说明参加联盟对美联航的业务有哪些帮助?
郭振雄:美联航在美国有5个主要枢纽机场,分别是芝加哥、丹佛、洛杉矶、旧金山和华盛顿国际机场,与美联航联合后,其他公司当然可以利用我们在美国的网络来开展业务。这样的便利对美联航来说也是一样的,法兰克福这个欧洲最大的航空枢纽非常重要,有了法兰克福的支持,我们就可以从那里开展辐射整个欧洲业务。与其他15个联盟成员的合作也一样,通过全日空,我们在日本有东京机场的网络,“星空联盟”有了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和上海航空公司以后,在整个中国航空行业的网络也得到完善。
三联生活周刊:近年来其他几个联盟也在不断扩大,“星空联盟”如何应对竞争不断加剧的市场?
郭振雄:“星空联盟”是目前最大的航空联盟,根据我们的统计,2007年在中国的两家航空公司加入后,“星空联盟”的市场份额将要达到30%。无论机队规模还是服务软件,其他两个联盟要赶上“星空联盟”还需要一些时间。另外,“星空联盟”也在成长和不断完善,我们希望能把国际航班的中转时间缩短,也希望能在很短时间内,争取将所有“星空联盟”航空公司集中在一个航站楼内,这样就可大大提高效率,为乘客提供更好、更快、更直接的服务。
三联生活周刊:我注意到,泰国航空公司是唯一的亚洲创始成员,与欧洲的汉莎、亚洲的新加坡以及日本的全日空比较,泰国航空公司的特色是什么?
马桂钦(Manomainphan,泰国国际航空驻华总经理):虽然在规模上我们没有汉莎大,但泰国国际航空与其他几个亚洲的联盟成员比较,也有自己特色。泰国是一个旅游度假休闲的国度,我们的客户群体与汉莎和新加坡航空有本质的区别,我们不是价格最高的航空公司,但也不是低成本航空公司,泰国国际航空机票的价位非常适合欧洲人来泰国度假。因为有良好的服务和高上座率,我们也不参与降价竞争客源的行列。
三联生活周刊:泰国的旅游业在经历了亚洲海啸后受到了很大冲击,现在情况如何?
马桂钦:如果海啸不是被提及,我还真的想不起来了。海啸的确曾给泰国旅游造成了很大影响,但已经过去了,普吉岛一带的旅游设施早已恢复到海啸前的水平,而且很多地方比以前更好了。游客人数也都恢复到了此前的水平,每年有几千万游客来泰国旅游,泰国接待游客的数量一直排在世界最前几位。
三联生活周刊:“星空联盟”变得越来越大,2007年可能要增加到20个航空公司,北欧航空公司是否会淹没在这样庞大的机构里面?
伊祺君(Bjoern Ekegren,北欧航空大中华区总经理):我们相信,无论“星空联盟”将来有多少航空公司加入,高要求是不会变化的,而且,这些具体要求应该是越来越高。例如,我们在安全方面是不会打任何折扣的,安全是航空公司的生命线,无论是空中安全还是地面安全,从北欧航空的角度,只能提高不能降低。另外在办理机票以及提高休息室舒适程度等方面,我们都要继续努力。
三联生活周刊:在北欧航空上,旅客们能体验到怎样的北欧风格?
伊祺君:说到风格,尽管文化同根,但北欧与欧洲大陆有很多不同的东西。北欧几个国家的生活方式比较休闲,因为人口较少,所以整个社会的竞争压力相比欧洲其他国家要小。瑞典、挪威和芬兰的自然环境都非常优美,到处是森林和湖泊。与欧洲最著名的几个城市比较,瑞典的确没有那么多古迹供游客参观,但令我们自信的是,很多欧洲大陆的人仍然选择到北欧度假。我知道中国经济在快速发展,多数中国人都很忙,他们工作强度都很高,生活压力也不小,但是人总需要休息的,现在已经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选择来瑞典旅游。
三联生活周刊:从航空的角度,维也纳的地理位置似乎有些边缘化,奥地利航空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顾瀚思(Heinz Goetz,奥地利航空中国大区总经理):与巴黎、法兰克福或伦敦比较,维也纳可能不好比较,维也纳也有与凡尔赛媲美的皇宫,从生活质量和环境优美程度上比较,我们不输给任何欧洲国家。从航空市场的角度,维也纳的地理位置发生了很大变化,奥地利是欧盟成员国,随着欧盟不断扩大,维也纳实际上已经回到欧洲中心的位置,从维也纳到东欧是最便捷的和距离最短的航线。我们的机队有104架飞机,飞往66个国家,通过“星空联盟”我们获得了一个可以共享的大平台,有更多可以拓展的市场空间,其他更大的航空公司也可以通过我们在维也纳的平台拓展东欧的业务。
三联生活周刊:中国人了解奥地利更多可能还是从音乐方面,音乐是否也是奥地利航空的一张名片?
顾瀚思:维也纳是欧洲的音乐之都,一年一度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在中国最有影响力,电视台直播对宣传奥地利有很大帮助。奥地利航空也为此做了一些工作,我们一直参与这个音乐活动的赞助。奥地利除了维也纳还有很多值得参观的地方,比如莫扎特的故乡萨尔斯堡。通过新年音乐会,我们为一些音乐爱好者提供了便捷的服务,但这远远不够,我们还希望为来奥地利的中国游客和商人提供服务。■
世界上最大的三家航空联盟
“星空联盟”(Star Alliance)是全球最早和最大的航空联盟,由加拿大航空、德国汉莎航空、北欧航空、泰国国际航空、美国联合航空等5家创始成员于1997年组成。联盟成立的主要宗旨是希望借由各成员所串联而成的环球航空网络,提供乘客一致的高品质服务以及全球认可的识别标志。联盟成立至今陆续有巴西航空、澳大利亚安捷航空、新西兰航空、全日本航空、新加坡航空、奥地利航空集团、墨西哥航空、英伦航空、韩亚航空等公司加入。目前,18家成员航空涵盖全球五大洲的航线,“星空联盟”的庞大飞行航线网涵盖152个国家、超过800个航点。
“天合联盟”(Sky Team)是目前世界第二大航空联盟,成立于2000年,最早由墨西哥航空公司、法国航空公司、达美航空公司、大韩航空公司等组成,2001年又接纳了意大利航空公司、捷克航空公司加盟,航线飞达世界110个国家517个目的地,每天提供8300多个航班。“天合联盟”成员拥有最好的枢纽基地与网络,其中包括达美航所在的世界第一的亚特兰大机场,法航所在的欧洲第一的巴黎戴高乐机场,大韩航空所在的亚洲第一的仁川机场,墨西哥航空所在的拉美地区第一的墨西哥机场。
“寰宇一家”(Oneworld)是世界排名第三的航空联盟,成立于1998年,其成员包括美国航空公司、英国航空公司、澳大利亚航空公司、西班牙航空公司、香港地区国泰航空公司、智利航空公司、芬兰航空公司和爱尔兰航空公司。此外,“寰宇一家”还有12家联属航空公司,这些航空公司之间相互提供区域性服务。■
结盟运动中的中国航空公司
2004年8月28日,中国南方航空公司与天合联盟签署了加盟意向书,从而成为中国民航业首家宣布加入全球性航空联盟的航空公司。目前,南航已经进入加入“天合联盟”的最后审定和调试阶段。
2006年5月10日,上海航空公司与“星空联盟”签署了入盟备忘录,成为首家意向加入“星空联盟”的中国航空公司。今年,上航已开始按照“星空联盟”的标准和要求,对涉及IT、安全运营、常旅客、服务和产品等方面的事务进行整合和改进。
2006年5月22日,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与“星空联盟”签署入盟谅解备忘录。
天空开放和航空战略联盟已渐成气候,现在,每三个乘客中就有两个搭乘航空联盟的飞机。 星空联盟航空联盟中国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