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费·理财(435)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互不竞争协议
北京、福建两位法律学者联名向信息产业部致函,对中国电信与中国网通达成互不竞争协议、形成南北寡头分治局面的行为进行抨击。他们呼吁信息产业部对该“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进行查处。
加入世贸组织后,为应对电信行业面临的国际竞争压力,政府于2001年通过了有关电信体制改革的36号文件,并将原中国电信分拆为新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并鼓励两大集团在对方主导区域内自由竞争。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原本互为竞争对手的电信和网通却突然握手言和,签署了一份“合作协议”,相互“停止在非主导区域发展新用户”。而理由也冠冕堂皇,避免重复投资。
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电信、网通达成互不竞争协议,形成了南北寡头分治的局面,消费者除了坐等宰割几乎别无选择。没有了竞争动力,电信服务质量也出现问题,尤其网间通信,特别是中国电信与中国网通网间通信质量方面的申诉大幅上升。■
调整印花税
5月30日起,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由1‰调整为3‰。过去,每交易1万元股票印花税10元,现在则变成30元。证券交易除印花税,还要给券商支付一定数量的交易佣金和过户费,通常不高于成交额的3‰。过去,一笔买卖成本只有4‰,现在则增加到了6‰,上升了50%。显然,相对于调整存款利率,印花税更直接作用于市场。
以沪深股市每日超过3000亿元的交易量,买卖双方都缴税的情况下,过去投资者每天为国税贡献6亿元,现在则是18亿元。长远看,若维持当下的亢奋状态,仅印花税就会使市场的存量资金一年流失4000亿元,年交易成本已超过2006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3892.49亿元的利润总和,也超过了2007年5200亿元的预测利润总额。显然,这样的事件很难发生。唯一的结果只能是短期买卖行为减少,市场交易量降低。维持股价每天都上一个台阶,10周连续上涨的短线动力也就消失了。
每一次上调印花税,市场都会受到致命打击,1997年5月12日,证券交易印花税率由3‰。提高到5‰,当天就形成大牛市的顶峰,此后股指下跌500点,跌幅达到30%多。■
抵御贬值的外汇理财品
“五一”后人民币升值加速,一个月中汇率中间价从7.71升至7.65。美元、港币等币种,不仅在汇率上加速贬值,在利率上也存在降息预期,投资者的美元面临着不断缩水的境地。
抵御贬值,最好的办法是尽快结汇。在不能结汇的情况下,则可以缩短投资期限,美元固定收益类的产品,很多产品半年期收益率都在5%,哪怕人民币继续升值,几个月时间,也不会太高,投资者依然可以取得不错的实际收益。另外可以把外汇转换成汇率和利率看涨的币种,欧元、英镑和澳元都比美元坚挺得多。还可以投资于高收益的外汇理财产品,比如跟金价、股指、股票等挂钩的产品,收益都大大高于一般固定类理财产品。例如沪上某股份银行推出的挂钩H股的产品,收益率最高达23%,其收益水平同比其他产品相对高出许多。实在没有合适的理财品,还可买卖外汇期权,抵御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
尾市理论
尾市理论是一个炒短线的极佳理论。股票市场与期货市场,波幅最大的时间就是临收市前近半小时左右。主力机构与大户最爱在这段时间兴风作浪。有时全日都在上升,但临到收尾的数分钟却变成“跳水”;有时全日都跌,到收市时候却戏剧性地以飙升收场。尾市是一日之内最重要的时刻,因此可用于推测市场最短期的走势。
尾市理论可分解为涨跌两种情况:如果有一日临收市之前一段时间,突然有好消息传来,刺激购买意欲。但已临近收市,买方全力买入也买不到多少,一到收市就要等到明日开市才可以再入市购买,第二天一开市,昨天尾市意犹未尽的购买欲,将会体现于一开市就上升。相反,如果有一日尾市有一些坏消息,以至于人心惶惶,争先恐后沽售,第二天一早开市,大都会是“低开”。不过尾市的征兆也可能是假的,尾市利好消息,使价格狂升,如果收市之后证实是“流言”,明日可能面目全非。■
夏季打折法
夏天打折潮到了,商家使出浑身解数。一个牌子的同一款式,在店里是原价,在网上恨不得就半价甚至更低。同样一个牌子的一款鞋或者包,在不同的百货公司,价格差上几十几百美元。如果是网上购物,除了自身物品的价格打折,还可以搜索到各种优惠券,比如免运货费,或者5%~10%不等的现金返还,把发票寄给厂家,即得到一张支票。
打折,既是价格问题,也是商家与消费者的斗智。有的百货公司会推出第一次降价,第二次降价和最后降价,一个价签压着一个价签,考验顾客的忍耐力。开始就买,怕买贵了;一开始不买,又怕被别人买走。
不过以美国的消费制度,消费者永远站在有利的一面,如果买亏了,尤其是发现有比自己买的更便宜的同一款的东西,可以把差价补回来,或者退货。■
散户的处置效应
股市账户突破1亿,一个里程碑样的数量级。其中近40%的投资者是近两年入市,并且选择了散户化生存。调查显示,新入市散户都异常自信,相信自己能战胜市场。在对股票的处置上,也就是对盈利和亏损的股票的不同处置行为,却与成功的投资者相去甚远。
通常,散户会将盈利的股票尽快兑现,将亏损的股票捂着。对自己,这样的投资方法将导致小赚大输,因为真正上涨的股票一旦打开上升空间,其前景不可限量;而一蹶不振的股票,摆脱窘境的几率微乎其微。对整个市场,散户的处置效应很可能拉长市场周期。业绩优良本来可以上升幅度更大的股票因为众多投资者的抛售而压抑了升幅,而一些业绩差的股票却因为散户投资者的集体紧捂而延缓了下跌过程。最后,当投资者实在无法承受这些只跌不涨的股票,终于下决心抛出时,这些股票可能很神奇地反弹上升。处置效应可能大大拉长行情回调的时间,其长度将会超过想象。■
英国乳业协会的数据显示,4月英国的牛奶零售价格同比上涨15%,达到每加仑2.30英镑。美国农业部也指出,4月美国商店出售的牛奶均价为每加仑3.32美元,同比上涨2.9%。
牛奶零售价格走高的同时,农场的批发价格涨得更猛。4月份美国农场牛奶价格为每100磅15.80美元,2006年的价格只有12.90美元,而预计到今年底这一价格将直逼17.30美元,此前的纪录是2004年创下的16.13美元。美国农业部还预测,明年的牛奶价格将达到每100磅17.50美元。芝加哥商品交易所脱脂奶粉的价格6个月来大涨60%,牛奶期货的价格也在5月3日创下19.15美元的新高。
供需上,全球前20大牛奶生产国2006年的消费量上涨1.9%,产量仅增长1.7%;今年消费量将以更快的速度增长,预计将上升3.1%,产量增幅预计只有2.1%。隐藏在供需下面的罪魁祸首仍是玉米醇,仍是生物燃料和奶牛在争夺粮食。而要想通过生产压低价格,至少需要一到两年时间。■ 互不竞争协议奶制品涨价印花税消费·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