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档……档案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英尺)
自以为到了一个新的时代,工作、生活、结婚、出国等已经与组织上没太大干系,档案的归属是无关痛痒的小事。没承想,对档案的疏忽而引发的不可想象的麻烦扑面而来,结婚前为了处理自己和太太的档案存放问题、交纳“四险一金”、办理登记手续等事情和人才中心、街道办事处、学校、派出所、单位各家机构频繁接触,在数个地点之间奔波劳顿,苦不堪言。
先说我自己,毕业后参加工作,自认为是本地人就一直没有再理会档案,结果申请结婚时街道办事处的同志让我拿出计划生育证明,当时傻了眼,猛然发现竟不知道自己的档案现今何处,四处查找,发现依然沉睡在学校,于是踏上充满艰难险阻的安置档案之路。
首先到单位开了给学校的介绍信,证明我是个已经有工作的人,学校负责教务的老师始终以怀疑的眼光看着我这个已经毕业多年还溜达回来的人,对我是否是个社会闲散人员的疑问让她最后还不忘检查我的身份证。接着拿着封存好的档案直奔单位指定的国际人才中心,国际人才中心的接待人员相比国营单位态度好了很多,热情询问了我的情况后客气地告诉我:您得先办招工手续,您的单位不是国营单位当然办不了这个手续,这就需要您先把档案送到你户口所在地的人才中心办理存档,我们只和人才中心对接工作,不对您个人。
没办法,转而去了朝阳区人才中心,这里倒是简单,收取了档案后通知我:“我们只是暂时寄存不算是存档,7个工作日后把你的档案转到你户口所在地街道办事处办理再就业证明,然后你本人再从街道办事处领取档案送回到我们这边存档。”
“还要再回来?难道就不能省掉这个环节直接放你们这?”
“当然不行,一切都要严格按流程走。我们不能和你个人对接工作,我们这边只根据街道办事处的介绍信进行存档。”
只能回家等待,好不容易过了7天,跑到户口所在地街道办事处,还好自己的档案顺利到达,开始了更为复杂的过程:填写各种表格、交费、办理失业证、再就业证、计划生育证。计划生育证还需要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双方面盖章才能生效,只能再拿着表格跑去居民委员会盖章。当天档案还不能领走,要存档核实,这就意味着隔日还要再跑一趟才行。
好不容易从街道办事处拿到了档案以及开列的介绍信,直奔朝阳区人才中心存档交费,再拿着单位开给国际人才中心的介绍信再次从朝阳区人才中心提出档案。当看着国际人才中心的工作人员接过这转手多次的个人档案,才深刻地理解到自己一时的疏忽给日后酿下的苦果,以及我国户籍档案管理制度的繁杂,一站式服务仿佛依然是遥不可及。
本以为一切终于可以结束了,没想到新问题又出现了,还是我现在的单位是非国有企业,没有招工证明的问题,档案虽然存好了,但不能证明自己的工龄年限,这就影响着日后养老金的领取会出现问题。如果想在退休的时候领到养老金就需要在档案所在地连续交足15年的养老保险,否则到退休的时候国家是不会给你发放养老金的,更别说享受基本的医疗保险。
如果中间有间断交纳是否可以进行补交呢?带着疑问一路打听,人才中心、派出所、街道办事处、民政局都无法给我提供确定的答案,只是含糊地告诉我:可能算作废吧,等着吧,到时候国家会制定出相关规定的。这也算是一种回答么?最后还是国际人才中心的同志给我出了一招:最佳的解决办法是把我的工作合同放进档案一起封存起来,其他的只能到时候看看国家新出台的政策了。无奈之举,一切仿佛只能听天由命。
太太的手续就更为烦琐了,作为在北京工作的广州人,之前一直由北京供职的公司负责交纳“四险一金”等各种事宜。最近一段时间辞了工作在家,打算个人交纳时却被告之:北京市最新出台的规定不接受个人档案也不接受个人交纳保险,唯一的可能是回广州交纳但北京交的这些金额还不能转回广州,因为北京和广州的基本保险业务不对接,规章制度也是各自制定的。那是否意味着我们以前这些年在北京的就白交了呢?回答依然是冷冰冰的:等着吧,也许到你退休时候会有政策出台的。
顺便提醒一句,如果你是自己辞职而不是被公司炒鱿鱼或者合同到期没有续签,而档案又不转回户口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你是永远无法享受到国家的失业补充保险,即便你每个月都交着失业保险。
全国每年上缴的“四险”高达上千亿元人民币,而交纳者中一大部分人一生所纳的保险费用永远也不会转化为自己的失业救济金、养老时的生活费,这是一个比纳税还可怕的终生支出,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其实只是放着你自己入团申请书和初中高中成绩单的个人档案没安放在一个妥当的地方。 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