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超拯救数字电视

作者:黄燕

英超拯救数字电视0随着5月13日英超最后一轮比赛落幕,中国球迷彻底告别了免费午餐,今后要花多少钱才能看上英超还是个未知数。早在3个月前,天盛传媒就拿到了未来3个赛季英超中国内地独家转播权,他们将用付费的欧洲足球频道代替电视台的免费转播。从挤走ESPN的5000万美元版权费到188元包月看英超,成立刚满两年的天盛始终处于舆论焦点,尽管这些猜测从来没得到证实。足球圈和电视圈都认为天盛正在“一意孤行地冒险”,因为此前中国的117套付费频道中还没有谁获得成功,即使天盛自己的欧洲足球频道也不肯对外公布用户数。

以颠覆者面目出现的天盛其实出身传统媒体,CEO宋政从1995年开始运作足球赛事转播,广东电视台拥有天盛51%股权,另外49%属于宋政和其他几位个人投资者。2006年8月开始运营的欧洲足球频道每月收费188元,号称中国最贵的电视频道。所有电视台都清楚数字化只是手段,最终目的是靠付费频道赚钱,可内容瓶颈喊了多少年还是老样子。节目制作方看不起数字电视的边缘市场,没有优质资源付费频道就永远吸引不来用户,这成了一个死循环。在中国即使是ESPN也得向地方台分销转播权,“买节目+卖广告”仍然是最有把握的经营模式,而国外体育比赛全在付费频道,默多克当年正是凭借拿下英超5年直播权才让天空卫视一炮打响。“根据摩根士丹利的统计,中国有3000万英超球迷,我知道其中许多人在骂天盛,这些人将来就是我们的用户。”宋政的心态足够开放,但他仍然要面临很多不确定性,按照2007年3月广电总局透露的数字,中国数字电视用户是1266万,在数以亿计的电视观众总量中占比微乎其微。

三联生活周刊:用球赛吸引观众在付费频道并不新鲜,央视有风云足球频道,天盛的欧洲足球频道也已拥有德甲、西甲等比赛转播,花大价钱买断英超转播权的意义何在?

宋政:要让观众接受从免费到付费电视的转变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激进式的独家版权,另一种在播出场次上的差异化相对温和,比如欧洲足球频道的许多比赛都是首播。但在中国这样一个免费电视极度发达的市场,“只此一家,别无分店”显然更有效。

三联生活周刊:既然独家资源是推广付费频道的捷径,为什么在现有117套付费频道中极少能看到这样的内容?

宋政:从数量上看付费频道并不少,但内容就不好说了,大量是照搬现有电视节目。在电视台看来付费频道是种子业务,不愿意投入成本做开发。也有少数重视新媒体的电视台推出了原创内容,比如央视的军事频道和广东电视台的高尔夫频道,但总体上还是太少,这是除价格因素外付费频道缺乏人气的主要原因。

三联生活周刊:目前中国数字电视用户是1266万,你预计天盛能争取到其中多少用户?

宋政:实际上付费电视的用户群绝不只1266万。在北京和上海,如果用户要购买某个付费频道,运营商会赠送机顶盒,而这部分人并不在之前官方统计的30万和8万机顶盒用户中。天盛已经在47个城市落地,未来发展的重点区域是广东和广西,那里数字电视发展和球迷基础都比较好。此外我们拿到的版权不仅是电视,还有手机、网络、IPTV等数字版权,天盛正在和新浪、南方传媒合作基于网络和手机平台的英超转播业务。

三联生活周刊:天盛宣布拿到英超独家转播权已经过去3个月,为什么价格迟迟没有宣布?

宋政:我们正在制定一个包括电视、网络、手机的完整价格体系,5月30日会在广东发布。用户可以选择看全380场比赛的套餐以及包年、包月套餐,还可以单独点播一场比赛,另外对校园网、公众网用户我们会区别定价。价格一定是低门槛且超值的,但是和欧洲足球频道此前的188元每月没有可比性。

三联生活周刊:其实网络上有很多免费视频,包括足球比赛直播,天盛如何确保版权安全?

宋政:天盛和电讯盈科以及亚洲其他电视台都有合作,我们有独特的DRM(数字版权保护)技术,一旦发现非法信号上传马上可以把它关闭,然后采取法律手段解决问题。

三联生活周刊:你提到了点播球赛,但目前许多城市的数字电视还是单向网络,并不支持点播业务,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宋政:电视行业的规律是,80%观众在80%时间里看80%相同的内容,至于剩下的20%能为我们带来多大价值,值得投入多少成本都需要仔细考量。■ 英超转播商业数字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