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炒股大赛中的短线冠军
作者:葛维樱( 彼得·林奇被誉为“全球最佳选股者” )
4月21日,31岁的“翻倍黑马”领到了全国实盘赛的冠军奖,一辆宝马汽车。“让司机来开回车库,我不开车。”这次“金元杯”实盘赛有4000人参加,总参赛金额达到6亿元,是第一次大规模的全国炒股大赛。已经11次蝉联广东实盘赛冠军,“翻倍黑马”是广东股市的传奇人物。2007年1月至3月底,他的收益率是650%,成为全国冠军。
“参加‘金元杯’,就是看中全国冠军这个虚名。其实我少赚了100多万元。”“翻倍黑马”是他的绰号,“我想出名,又想保持自由和安全。”他戴着金边眼镜,3小时的交谈中绝对冷静。“翻倍黑马”给自己的定位是一个自由的职业股民。他说:“我不做权证,不做基金。因为这些都太慢。从散户起家的人最好的方式就是炒短线股。”一开始参加实盘赛只是为了检验自己的心理素质,“实盘赛的操作是每日公开的,越是前面的选手越要被拿来分析研究,要在很多人面前承受涨跌,我喜欢这种挑战。很多人看到涨就高兴,看到跌就心痛,我相反。涨得越高我就越害怕大跌,反而是大跌的时候我可以大量买入。”
从2005年8月8日开始,“翻倍黑马”开始参加实盘赛。他说:“中国人炒股玩的就是心理,为什么大家要参加实盘赛?因为在实盘赛里进退和收放的感觉,能在其他投资中运用得更好。”“你的对手是庄家,要摸透庄家的心思而不是听专家们乱说。”尽管他也曾经是每天把耳朵贴在收音机上听股票节目,但“听了几年,发现讲的人根本不懂。大家都觉得涨停板的股票很危险,但有一种情况是,当一个机构不想别人在中途买,就会把股价一再涨高,散户就要大胆去抢,抢了就卖。越疯狂的股票,越有资金运作,跟它,赚它”。
按广东证券业圈内的评价,实盘赛简直是为“翻倍黑马”的炒股风格而设立的。“实盘赛只评价一个时期内的收益率,而‘黑马’是超级短线客。”“黑马”大部分股票都是今天买明天卖,“收益率很好的股票我也不攥5天以上。比如昨天的大跌,之前我就全卖掉了,等着抄底,要卖掉了才有现金买”。这样的利滚利和看好投资价值的长线股票相比,风险和回报都更大。“翻倍黑马”一再强调,自己一定有100%的把握才会买进,“这种确定的感觉,是很多人无法体会到的”。没有把握的操作在“黑马”看来是赌博,“在1000多只股票里确定一只绝对会涨,概率也不小,你可以偶尔买一只股票赚钱,但我可以天天都涨,总在赚钱。股票是一条正道,完全可以致富”。
17岁开始买股票,本科毕业后没有做过任何工作,“我这13年都在炒股”。他高中时看到有关美国13岁中学生炒股成为百万富翁的报道,“我觉得中午啃着面包去看股市很有意思。国外有很多人已经赚了钱,而我周围还没有人在玩股票”。炒股在青春期变成人生梦想后就再也没有改变过。“上大学我学金融,我向家里借了3.7万元,鼓动全班每个同学都开了户。有一个同学跟庄赚了80万元,我也不错,不过半年就赔光了。那时我觉得很奇怪,为什么我买了就跌,抛空就涨?好像别人看着我的底牌和我对打?我不服输。”“一个人总要做点什么让一生有些价值。要赚钱就要和金融打交道,我特别看好还不成熟的股市。”“我家人全都不支持我,可是交了那么多学费,我相信我肯定能赚回来。”“在熊市的那几年,很多人都说中国股市死了,不可能赚到钱了,你越觉得自己渺小,就越不会尝试。而我却在不停地改变自己的观念。我是在中国股市成熟起来的一批人。”
“翻倍黑马”的投资一开始也和大部分人一样很分散,一下买5只股票,涨的就卖了,跌的还不舍得卖,结果手里剩下的全是跌的。“很多人一辈子手上都留着烂股票。以前崇拜专家说的,上了大当了。”“钱赔光,觉得没有出路了,会有两种可能。大部分人变得麻木,失去勇气,真牛市来了都没法解套。而我相信总有一天我能让所有人另眼相看。”
2000年他第一次赚到100万元,“太少不能算钱”。在熊市的几年“翻倍黑马”一直生病,情绪一直影响他的操作。看同一个K线图,心情好坏得出的结论居然完全不一样,“在股市低迷的时候少赔一点,我还不停地编写公式,应对各种世道。如果在沙漠里都能生存,真机会来了我就能抓住”。“黑马”看了很多人物传记,“强人的书我都看了,拿破仑、史玉柱、马云、索罗斯,从熊市到牛市,思维转变了的人才能赚钱”。直到2003年股市1300点时候,“黑马”说他才开始稳住了阵脚,“所有人都看不到希望的时候,我才觉得有希望,而所有人都觉得有希望才有问题。我开始冷静地等待一个机会”。
2005年6月,股市跌破1000点,“黑马”觉得机会来了,全仓杀入。大赚是2005年8月以后。他在《新快报》举办的实盘赛中连拿5届冠军,借牛市的机会成为“短线王”。“2005年以前,做股票是一件很没面子的事。”股神巴菲特的理念是寻找被低估的股票长期持有,但“黑马”认为长、短、中只是心理问题。“在中国,99%的人持币时间短,持股时间长,但短线才是回避风险的,我随时决定买卖,不确定就空仓,把钱攥在手里。”2004年“黑马”已经把心态放宽了,“不会再跟着大盘,把心揪紧”。“别看现在是大牛市,还是有很多人赚不了多少钱。中国股民大都是跌时割肉,涨了才买。”经历过三四次赔光的痛苦,“黑马”树立了自己的原则:追涨。他说:“跌的一定卖掉,涨的到3%~5%的收益率就卖掉。”
2006年“黑马”参加“中投杯”实盘赛,冠军势头一路看涨,创下翻30多倍的纪录,吸引到的目光越来越多,他对媒体说要用2万元本金在4个月内炒到100万元。“但是后来到87万元我就收手了。我的账户一操作,跟风盘就来了,券商把我的交易信息透露出去,很多资金形成了‘老鼠仓’,跟着你买。我的资金量小,他们的力量太大,我不下手他们不下手,我刚一买,就涨停板。很多次硬给我砸下去了。”
“黑马”于是不断更换营业部,换账号,“但是圈子就是这么大,大家都知道我。我熬夜选好的股票,人家一个电话就跟上来”。“黑马”不愿意做基金经理,“明星为什么要复出,就是因为乱投资,赔光了”。“黑马”的获利率比基金经理高得多,但他觉得当散户比坐庄舒服多了。“坐庄要很硬的后台,不靠自己我就觉得不踏实。可以说我个人主义,我也给朋友帮忙,不过证券交易是很私人的。我和助手在一个风景极好又完全隐蔽的地方操作,手机关掉,杜绝干扰。”“黑马”说炒股是爱好,赚钱是成就感,参加比赛则是因为自己还年轻。“我想证实自己的江湖地位。虽说是全国冠军,还是小儿科。你知道,真正厉害的人是不会出来的,总有人比首富有钱。” 炒股大赛股票投资炒股冠军大赛翻倍黑马黑马股票短线炒股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