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恤2.0:设计师的乌托邦

作者:陈赛

T恤2.0:设计师的乌托邦0

( “水獭君”的熊猫“潘大吼”T恤 )

熊猫“潘大吼”瘫坐在键盘前,口水夸张地流了一地,旁边大大的POP字体写着“春困”二字。

“水獭君”穿着这件DIY(自己动手)的T恤往街边一站,路人纷纷以余光扫射,忍俊不禁。

“水獭君”是一家投资集团的高级主管,画画是业余爱好。两年前,她随便画了一只熊猫,因为朋友喜欢,就一直在博客上画着玩。渐渐地,这只熊猫出了名,“潘大吼”的漫画贴满各大论坛、头像和表情在QQ、MSN上流传。对“水獭君”来说,下一件好玩的事情是,让人们把它穿在身上。

去年夏天,“水獭君”第一次穿着自己设计的T恤上街。那是一件黑色T恤,图案是潘大吼叼根烟,表情坏坏的,旁书“不良”,一时赚得100%回头率。不久前,在朋友怂恿下,她临时赶制了60多件T恤参加中关村创意市集,一下子销售一空,创下了当天的T恤销售纪录。卖得最好的是“断背山”、“抽烟不良”,还有“熊猫烧香”。当时“熊猫烧香”事件正热闹,中关村的IT人士对那件T恤爱不释手,有人一下子买了N件,说要回去送给同事,一起穿了上班。

从一个大大的黑袋子里,“水獭君”献宝似地拿出一件件T恤,尺寸不一,颜色各异,但都印了潘大吼的漫画图案:

T恤2.0:设计师的乌托邦1( 吉吉设计的T恤 )

“身为一个胖子”,熊猫在更衣室里捏着三层肚皮,背后传来售货员的声音,“先生,XXXL号没有了”。

“黄金甲馒头”,熊猫穿着宫女的服装,往胸前塞馒头,旁边写着“导演说你的馒头再掉就换掉你”。

T恤2.0:设计师的乌托邦2( 吉吉设计的T恤 )

还有一件T恤,正面是潘大吼正襟危坐的Over Time(加班),背面是一个“无心工作”的熊猫背影。

这些单格漫画图案印在T恤上,像MSN大头像进入了现实生活。一件T恤代表一种心情、状态——困了,怒了,烦了,发春了,该减肥了,月底又没钱了……心情变了,就换一件T恤。

T恤2.0:设计师的乌托邦3( 吉吉设计的T恤 )

“我的T恤代表这样一种生活态度:放轻松,别这么严谨,不必老那么酷,懒散一点也没什么。”就像她笔下的那只熊猫,线条支支棱棱,没个形状,性格也是憨憨傻傻,经常困了又困,很逗趣。但它的小人物心态,像打车担心表蹦字、坐地铁被人踩,打黑心小摩的一路惊魂,在普通的上班族之间很容易引起共鸣。

创意市集后,“水獭君”在淘宝网上开了一家小专卖店,她的博客也开始接受T恤订单。也许是因为网络付款的手续太麻烦,两个月才卖出了40多件,不及在创意市集摆摊一天的战果。但“水獭君”并不太介意,“有人愿意花钱买你设计的衣服,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赚钱不是目的”。每次逛街,她都会从小店里淘一些上好质地的纯色T恤,然后找专门的印制店把潘大吼的图案印上去。有时候,她也会自己拿颜料直接往T恤上画。她从包里掏出一件黑色紧身小T恤,很随意套在自己的大T恤外面,用荧光金色颜料描出一只傻乎乎的熊猫,“这是用衣物专用颜料画的,衣服洗烂了,颜色也不会掉”。

T恤2.0:设计师的乌托邦4( 吉吉设计的T恤 )

对“水獭君”这样的业余T恤设计师来说,真是赶上了一个好时代。T恤的技术门槛已经降到零,设计T恤就跟写博客、拍Lomo、短视频一样,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随时随地,没有界限,只要你有对T恤的想象力。最近几年,国外冒出了不少以T恤会友的社交型网站,比如Threadless.com、Cafepress.com和Spreadshirt.com,其中又以Threadless.com最为出名。这家网站每周都会举办T恤图案设计的擂台赛,任何人都可以参加,由网友投票,前10名的设计会被印制成T恤,限量发行1000件。因为每件标价只有20美元,很多T恤几天之内就被抢购一空。现在,这家网站每年营收额在2000万美元以上,不少年轻的T恤设计师在这里成名。

张爱玲说,“对于不会说话的人,衣服是一种言语,随身带着的一种袖珍戏剧”。其中,T恤大概是最直白、最热闹,也最自由的一出剧目。在这个言必称2.0的时代,精英草根同时上阵,T恤倒真正变成了一种极富创意的媒体。它可以是新闻,嬉笑怒骂都往身上写,布什刚刚在什么地方说了一句蠢话,挖苦他的T恤设计就上传到了Threadless网站,第二天就有人穿着这件T恤上街。它可以是游戏,《C.S.I.:纽约》的编剧和西雅图的一家T恤品牌Edoc Laundry合作,推出一组“C.S.I.密码”T恤,将电视剧的案情线索隐入T恤图案。它可以为生者庆祝,为死者默哀,西方人开始流行穿着写有“祝某某生日快乐”或“愿某某安息”字样的T恤参加生日宴会或葬礼。它可以募捐筹款,奥斯卡影后希拉里·斯万克身患皮肤癌,著名设计师马克·雅各布斯(Marc Jacobs)为她设计一款印有她裸体照片的T恤,正面标语是“保护你身在的皮肤”,背书“救救你的屁股”,希拉里的男友带头穿上为皮肤癌募捐。它可以是一部极客史,硅谷有个不成文的规矩,程序员每做完一个项目,就会设计一款T恤做纪念,像Google Earth发布的时候,他们设计了一件T恤,正中印着一个地球,四周写着“地球都47亿年了,怎么还是测试版?”(4.7 billion years, still in Beta?)一个叫塔布(Tabb)的程序员和他的朋友一起搜集了20多年来硅谷几乎所有叫得上名字的公司的T恤,从风头正旺的Google、苹果到关门大吉的Netscape和Unix,一个行业的兴衰都在里面。

T恤2.0:设计师的乌托邦5( 吉吉设计的T恤 )

与牛仔裤一样,T恤永远不会过时,因为它没有套路,也没有潮流,每个设计者都可以有不同的想法,千变万化,完全自由地表达。很多设计师,即使专业与服装无关,也喜欢设计一些T恤,自己穿也好,送朋友也好,是一种有趣的交流方式。上海的新锐设计师吉吉自称有上千件T恤,大都是设计师朋友送的。

吉吉是“大声展”的策划人之一,在新锐设计圈内名气很大,但他并不是专业的服装设计师。3年前,他第一次设计T恤,只是出于玩票的心理。长期的商业设计让他感到厌倦,很想跳开商业社会,直接与普通人沟通。“T恤操作简单,价格不贵,是一种没有歧视、很富有感染力的载体。它不像大的服装品牌,对普通人是歧视和压迫的态度。而且,T恤投放到市场,人们喜不喜欢你的设计,第一时间就能反应出来,对设计师来说是很刺激的。”

T恤2.0:设计师的乌托邦6( 吉吉设计的T恤 )

他设计的T恤图案大多是“文革”时期革命宣传文艺与当代流行文化的拼贴:包着花头巾站在稻穗下的女农民头上有个大大的麦当劳标志;健壮的工农兵高举着的不是红宝书,而是一块滑板,有时是游戏机;又或者手捧革命红宝书,胸前却是一个耐克标志……

对他来说,这些图案就像童年记忆的一个出口。他成长于“文革”末期,“那个时代对父辈来讲是痛苦的回忆,在我们眼里却有一种浪漫的乌托邦理想在里面。我们听摇滚乐、听甲壳虫,也听邓丽君,物质虽然贫乏,生活却没什么限制,精神上还蛮快乐的”。所以,他设计的T恤图案里,没有歇斯底里的痛苦,倒是一种调侃的轻松、解构的诙谐。但是,貌似轻松的调侃中又有一种凝重的质疑,是针对当下流行文化的。“对流行文化,我并不反对,甚至部分吸收了,但我一直对它保持警惕。尤其是美国流行文化过于强势的侵入,已经对中国的年轻一代产生了很微妙的影响,对此,我们是否应该有自己的价值观,保持一定的警惕,至少留一个问号?”

在吉吉看来,国内T恤设计的潮流刚刚开始。很多年轻人开始自己动手设计T恤,这样活泼的创意和热情固然很好,但他们的问题在于,过多的模仿和抄袭,少有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即使是原创设计,也总是停留在对个人生活经历的描述上。他们在T恤上表达的,往往是一些很个人化的、很内心的东西。他们在乎个体,却不关心群体和社会,对社会的认知很模糊。 t恤乌托邦T恤设计师吉吉

上一篇: T恤式样的A-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