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国大选
作者:薛巍( 在法国大选中人气领先的萨尔科齐 )
民调显示,59%的法国民众相信萨尔科齐将最终赢得大选。
法国总统大选将于4月22日举行第一轮投票,如果首轮投票无人获得超过半数的选票则要在5月6日进行第二轮投票,选民在首轮得票数前两位的候选人中做出选择。这次大选一共有12位候选人,真正有望问鼎第二轮的应该也只有代表右翼的执政党人民运动联盟主席萨尔科齐、代表左翼的社会党人罗亚尔女士、中右的法兰西民主联盟候选人贝鲁和极右的国民阵线主席勒庞。
这次大选对法国非常重要,因为目前法国失业率很高,领救济的越来越多,大选是开启新纪元最好的办法,但到目前为止,仍有超过40%的中间选民尚未做出最后决定。民调显示,59%的法国民众相信萨尔科齐将最终赢得大选,而罗亚尔的人气则降到了18%,一度被誉为“黑马”的贝鲁目前的人气只有8%。
52岁的萨尔科齐是现任内政部长,他的竞选口号是“齐心协力,一切都将变成可能”。在去年出版的《证言》一书中,他说法国面临着危险,需要立即开展改革,要跟法国的过去决裂。他认为法国仍然是一个重要国家,要在世界上扮演重要的角色,但是法国人太注重自身了、太停滞了,过于渴望保护自己的特权,而不是把握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他主张强化治安、选择性移民、坚持自由市场经济、减少企业税负,提出低收入者应该“多工作、多收入”的口号,法国工商界普遍接受萨尔科齐的执政理念,同情前年法国骚乱的部分移民则大多站在萨尔科齐的对立面。
跟其他法国政治家不同的是,萨尔科齐是匈牙利移民的后代,没上过名校,完全是靠自己的才智打拼出来,他希望报答法国给他提供的机会。他是新型的法国政治家:自负而不自大,注重实践而非理论。他每天早上跑6公里,是一个很活跃的、注重行动的人。
萨尔科齐作风强硬,他曾说要以高压水龙头把闹事住宅区内的流氓给冲洗出来,并形容这些人为“渣滓”。他说话直率,“我认为恋童癖是天生的。每年有1200个年轻人自杀,不是因为他们的父母没有照看他们,而是因为他们先天比较脆弱。抽烟的人有的会得肺癌,有的不会。那些得了肺癌的人生理上有缺陷”。反对者认为他是新纳粹。极右的勒庞也拿基因做文章,说萨尔科齐不适合当法国总统,因为他是外国人的后裔——他父亲是匈牙利人,他母亲拥有犹太血统。
他曾在书中自曝情史,讲述他第二任妻子离开他后来又回到他身边的经过。《金融时报》说:“读者既敬佩他的坦率,又对他通过暴露私生活而捞取政治资本的行为感到震惊。他就是这样既率真又工于心计。”
罗亚尔作为法国历史上第一位最有可能成为总统的女候选人,她的口号是“更加公正,法国将更强大”。她的政治理念的核心是所谓的民主参与。当记者问她是否支持土耳其加入欧盟时,她回答说,人民的意见就是我的意见。有人评论说,罗亚尔信誓旦旦地要给全法国加工资。可是钱从哪里来?只能提高税收。那样的话所有有能力的法国人都跑到美国,所有的企业都在外国开厂,然后再靠低廉的进口税把产品运回来。提高最低工资的后果创造不了新的就业机会,还会引起通货膨胀。
贝鲁曾在右翼政府中担任过教育部部长。他认为法国应终结左右两翼轮流执政的“恶性循环”,开始走中间路线。左派、右派轮流执政的弊端是政令不能持久。右派上台,就把前任左派政府的政策全然推翻;执政日久,民众发现右派也乏善可陈,就又齐刷刷地把票投给左派,以至于好的政令无法长期持久地推行。
贝鲁的言论在不满现状的选民中产生了一定影响。《展望》杂志说:“即使进入不了第二轮,他也已经引起了其他两位候选人的担心,迫使他们从极端的观点缩向更能为双方接受的中间立场。”
问题是他如何能让社会党和人民运动联盟在一个中间派的政府中一起工作?他提出由一位左派人士出任“中立政府”的总理,讨好在地方上无比强大的左派。他的民主联盟只拥有国民大会577个席位中的27席,《经济学家》说:“传统上法国的政党以领袖的个人魅力为基础,比英国和美国的政党的流动性更强。即便如此,要想确保在议会中的多数和统治的权威性,贝鲁需要做大量的结盟工作。” 法国大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