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的影响

作者:薛巍

气候变化的影响0

( 帕里在布鲁塞尔的发布会上指出,受这些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将是穷人 )

报告指出,如果人类无法遏制或延缓全球暖化效应,将导致30%动植物物种面临灭绝危机。

4月6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专门委员会在布鲁塞尔发布了一份名为《2007年气候变化:气候变化的影响、适应和脆弱性问题》的报告。这份报告专注于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并对潜在影响进行了预测。这份长达21页的报告将在未来几年内指导各国在一些问题上的政策。

在这个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国际机构开会期间,起草报告的外交官和气候科学家们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帕乔里在通宵会议之后说:“我们达成了共识。这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

报告指出,如果人类无法遏制或延缓全球暖化效应,将导致30%动植物物种面临灭绝危机、气候型态剧烈转变、水旱灾风险大幅上升、水资源日趋枯竭、饥荒与传染病大行其道等危机,而且全球没有一个大陆可以置身事外。

报告由委员会第二工作组撰写。该工作组联合主席之一的马丁·帕里指出,工作组的专家们拥有近3万种从世界各地收集的有关物理和生物体系的数据,从而使他们能够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客观评估。

“这是第一次,我们不是通过模型来发出警报,而是用实际的数据来说明问题。”帕里指出,在世界大部分海洋和五大洲都有通过动植物显示出来的气候变化的证据。

帕里说:“如果你去芬兰,那里的森林养护者会告诉你,森林长得更快了,过去要40年才砍伐的人工林,现在只要30年就可以了。在全球范围,人为的气候信号都通过植物、动物、水和冰显现出来。这份报告的发布是第一次在国际层面、由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确认了这一人为信号的存在。”

帕里说:“气温升高2~3摄氏度,将会有30%的动植物种灭绝。我们知道珊瑚现在在褪色,而气温升高3摄氏度以后,将导致珊瑚大规模死亡。”一旦全球平均气温上升3摄氏度,喜马拉雅亚山区长度在4公里以下的冰川都将消融,造成可怕的洪水与泥石流。此外,许多地区的自然生态都将遭冲击,欧洲阿尔卑斯山脉的冰川逐渐消失,澳大利亚西南外海大堡礁珊瑚大量白化,北极海浮冰2100年将消融22%~33%,北半球永冻层到2050年将缩减20%~35%。

报告预测,湿润的高纬度地区的降水将增加,而低纬度半干旱地区的降水将减少,这些都与人类的期望相反;到2020年,非洲将有多达2.5亿人缺水;东亚和东南亚的农作物产量将上升20%,但非洲靠天吃饭的农业产量将会下降一半。总的结果是,世界饥饿人口将增加。

粮农组织表示,世界现在有5亿饥饿人口,气候变化很可能将使这一数字上升。报告的一个主要结论是,世界的贫穷人口最没有能力应对气候变化,将是受到气候变化影响最严重的人群。撒哈拉以南非洲会发生干旱。小岛屿国家存在天然的气候敏感性和基础设施的脆弱性。在亚洲百万以上人口聚居的地带,尤其是那些处在台风路径的区域,随着台风频率的增加,将有数十亿人遭受气候变化影响。

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尼罗河三角洲和尼日尔河三角洲可能会受到洪水威胁,而坦葛尼喀湖鱼产量将会减少近三成。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的野生动物中,有25%~40%将面临灭绝危险,对该地区的旅游业形成强大冲击。

就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来说,发达国家显然拥有更大的灵活空间。部分原因在地理方面: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地处中纬度地区,气候温暖,既不太热,也不太冷。很多发达国家自然条件优越,土地肥沃、拥有适宜作物生长的季节或者法国和新西兰那种温和的天气。

帕里指出,适应气候变化是当前各国应立即着手的工作。“很多关于减轻气候变化的讨论,但近期必须进行的工作是适应气候变化。为什么?因为有很多方法可以让我们去适应气候变化,而且可以立即实施。而对于减轻气候变化,尽管我们同意这一点,它需要数十年的时间才能产生效果,但是对于10年、30年、40年和50年的近期和中期,适应气候变化非常关键,我们越早采取适应措施越好。”

这份报告是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1988年成立以来第四次报告的第二部分,今年2月先期发表的第一部表明,过去100年中,地球表面温度上升了0.74摄氏度。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报告的第三部分将于5月发表,关注控制温室气体的措施。 气候变化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