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金枝欲孽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简宁)

新金枝欲孽0

和男友在一起已经7年了,我们俩是大学同学。在感情上没有什么7年之痒,不过在物质上却开始“痒”起来了——因为我们准备买房。

北京的房价让人日益害怕,于是我们决定在这个没有什么幸福感的城市里找到一个也许能带来安全感的物件。房价当然是贵、贵、贵,但就像我的同事奉劝我的那样:“咬咬牙,买了就好了。”所以我们决定如同生孩子痛苦般,咬牙去做这件事情了。

不可能买得起商品房,几百万元的总价会让我们这两个中等收入的人把下辈子都拖进一个深渊,于是打算买二手的经济适用房。在中介指引下看了几个经济适用房小区,果真如传说中的那样有一半是空置的,甚至还有根本没有装修的毛坯房要出售。不禁要想那些买经济适用房的“低收入人群”究竟住到哪里去了?前前后后,在与中介的钩心斗角中,终于确定了一套房子,虽然价钱已经是政府经济适用房最初销售价的3倍,但因为比商品房便宜很多,还是咬咬牙订下了。

接下来就是首付了,经过商量,两边家庭支援一部分,我们再拿出一部分,钱的问题似乎就这样解决了。剩下就是房产证上写谁的名字了。

男友和我也算是少年时恋爱,彼此都拥有了对方最青春美好的时光,认真想来,我们也算浪漫的,狠狠地爱过、恨过,其间虽然有波折,却始终没有分开。眼看都是奔30的人了,身边的女友大部分都已经结婚,甚至生子,我们俩却还是怀抱着幼稚的梦想,希望能够与现实抗争一回,想着能够脱离奔30就结婚的怪圈,去创业、出国等等等等。最终在累得气喘吁吁的时候,我们害怕了,看着北京日益飙升的房价,我们突然意识到自己也许老无所居,于是购置房产,成为众多缺乏安全感的中国人中的一员。女友们所住的房子也大多是与丈夫合买,但一般都写着女方名字,一来是方便,女方的工作相对都比丈夫的稳定,方便通过银行审核。二来是这个房子就作为结婚前的礼物了,哄哄老婆开心,男士们似乎也懒得去争这个名字,不就是个名字嘛,写上了也没啥,就算将来分割财产,这钱到底是谁出的也能说清楚。关于这个问题,我忍不住问了问男友:“房产证上到底写谁的名字?”

不料,他勃然而起,紧张又严肃地与我进行了交流,强调一定是写两个人的名字,否则就不买房了。我于是也勃然大怒,我堂堂一个名牌大学的研究生,把青春年华都给了你,跟着你吃了好几年的苦,一个房产证上的名字至于如此大动干戈么?哪怕你假惺惺哄哄我:“老婆,房产证上写你的名字好不好?”我心里美滋滋地乐一回,到最后肯定还是会写上两个人的名字。只是他连这个都不懂,小小一个试探,就试出了问题。

接下来就不得安生了。他妈妈一天一个电话,不知道在与他说啥,终于有一天打给我了,说的就是房产证上写谁名字的问题。我说男友处于创业阶段,收入不稳定,银行批贷肯定费周折,用我的公积金贷款,便宜又快捷,但是这样一来,房产证上就只有写我一个人的名字了。未来婆婆想了想说,那你们去做个公证吧,这首付款到底谁出了多少公证清楚。

于是我产生了死磕的心理。也许是爱得太久了,彼此积累的恨也如同这些年来的感情一样,瞬间迸发了出来。我答应了,我想看看这事情还能怎么折腾下去。过了一天,未来婆婆又打电话了,这次却说不能只写一个人的名字,就算公证也不行,我问为什么,她说,将来离婚的时候说不清楚。

我的世界瞬间发生了逆转,对于一个还没有结婚的人来说,这就像一个咒语一样钉在了我的脑海里。就像有人在结婚的喜筵上给你送来了离婚律师事务所的广告,或者是在婴儿出生的满月席上给你递了一本癌症治疗手册。

想了很久,没有答案,不仅仅是缺乏信任,或者与我们所处的时代、城市、社会都有关系吧,我宁愿把这一切上升到那些不着边际的社会学问题上,也不愿去想是不是我们之间的感情出了什么问题。彼此的不信任,让我们就这样陷入了一个类似电视剧“金枝欲孽”一般的暗自较劲中。

难受,自不必多说,房子最终还是会买的,可是那种期待拥有一个小家的感觉却消失殆尽了。别扭着,就这样住进了一个类似合作购房的新家中。

下一篇: 天下(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