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广文:长跑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也非常寂寞

作者:蔡伟

“那是2006年6月的一天,当时我正准备开始从哈尔滨到黑河的长跑。”房广文说,从哈尔滨到海南之行结束,他总是想给自己一些新的挑战。“当时哈尔滨电视台都来采访了,结果碰巧中央台来电话,说要找我陪一个外国人跑几天。人家说那是中央台啊,这事也挺光荣。”于是房广文飞赴西安,6月20日那天就在西安附近蓝田的公路上看到了塞尔日。

房广文说看到塞尔日第一眼,就觉得自己比他身体强壮多了。房广文说自己年轻时身体就特别好,“1.75米的身高,过去160斤,跑步后就140斤了”。房广文常在哈尔滨儿童公园跑步,“当时就是绕圈跑,一圈两三百米,然后圈数慢慢增加,从十几圈增加到几十圈。最后就开始用时间来计算跑步距离了”。有一天他突发奇想,想去一趟海南。就和《阿甘正传》讲得一样,老房每天凌晨1点开始了自己的长跑训练,直到8点公园管理碰碰车的人来上班这才叫停。三四个月之后,老房出发了。

那是2005年11月13日,他对记者这样解释:“当时是为了挑战自我,迎接北京奥运会,宣传全民健身。11月12日,是北京奥运会吉祥物诞生的日子,第二天出发。”

房广文:长跑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也非常寂寞0“公园里经常一块儿跑的朋友们一直陪着我跑到102国道零公里。”没有后援车跟着,没有老婆、孩子陪同,房广文全部后勤装备都在背后的双肩包里,那里有他自带的干粮和一个银行卡,“沿途家人会往里面汇些钱”。他就以这样的装备开始了自己的远征,说到这里还有一个小插曲。“刚出哈尔滨,在双城我的双肩包带子就跑断了。”于是他只好挽着包跑了一天,以后接踵而来的事还包括鞋子磨坏了脚趾盖,他唯一的手段是敷上牙膏。

房广文和塞尔日跑了一天后,陈英杰就深有感触:“房广文的衣服已经湿得一塌糊涂了,大腿那儿被衣服磨得血糊滋拉的!人家塞尔日一点事没有。他穿的衣服都是美津浓特制的,防水防磨。就这样他还有个习惯,认为穿新鞋会倒霉,跑前要往新鞋上摸泥,一定要旧旧脏脏的。袜子也反穿。”

房广文的鞋子一双还不到100块钱,不过这不影响第一天和塞尔日并排跑时两人高涨的情绪。“塞尔日还有点较劲的意思。那一天下着大雨,他居然比平时跑的距离还多。第二天雨又下了一天,他不愿意干了。”老房说。两个人跑步节奏的不同对塞尔日的跑步产生了干扰,陈英杰说:“那一段是他跑得最痛苦的一段。他多次跟我们说,不让跟跑了,我们让翻译解释一下,可翻译的水平却让沟通越辩越糟。”老房认为塞尔日可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不愿他抢了风头。于是自己主动跟在后面,各跑各的。两人的情绪一度都很激烈。“他骂我也骂,然后接着跑。有时候他太慢我只好超过去,最后一天把他拉下了10多公里。”不过最后似乎还是惺惺相惜,碰巧老房的经验派上用场。那时正赶上河南酷热,塞尔日有点中暑了,情绪很不好,“于是我建议他晚上起来跑,白天热的时候就可以休息”。塞尔日最终还是不得不接受了这个建议。分手时还把自己两件运动衣中的一件送给了老房。

房广文:长跑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也非常寂寞1房广文说他自己其实非常理解塞尔吉的情绪,“我很佩服他”。虽然没有那么好的条件,他还是计划打破塞尔日1.93万公里的欧亚大陆跑步距离,目标是2万公里。这很可能是和塞尔日跑步时产生的念头。老房觉得自己身体更好,跑得也更快。“我一天160里玩儿一样。”不过他还是羡慕塞尔日精确的GPS系统。没有它,精确的测量跑步距离很成问题,而老房说自己都不知道那玩意儿多少钱。以塞尔日的中国段长跑为例,他的房车和两辆越野车,带有包括食物、饮水、医疗用品和小型冰箱在内的全套生活装备,先后参与中国段的工作人员就有14人之多。李亚西说他其实更欣赏没有赞助的纯粹的跑步爱好者,但是他同样欣赏塞尔日,“因为他那么大的工程如果没有赞助是不可能实现的”。

老房在2006年4月跑到海南,因为北方段天气冷,他途中曾一个月没有脱衣服。下雨导致全身湿透却没办法换衣服,路上想找个地方吃饭也特别麻烦。“那种寂寞我深有体会。当时跑到广西的十万大山的时候下着大雨。80里地我只看到路边一个放牛的老太太。她请我吃了一顿饭,我感动得不得了。”他说自己也试图找过赞助,“如果我有哪怕一辆普通的车跟着也会好得多。”房广文说,但他至今没有找到赞助。不过这仍然阻止不了他的下一个计划。他计划在春节正月十五后的某一天开始新的“神州行”,从新疆起跑,靠一双铁脚板跑至连云港,再沿东部沿海一路长跑到香港,有条件的话还会从台北再跑到台南,全程预计历时6个月,行经10多个省市。■ 跑步房广文塞尔日长跑封面故事

上一篇:
下一篇: 一起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