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英雄

作者:苗炜

(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获女子5000米 冠军的王军霞 )

“一定有许多人和你说过,你是我的偶像?”见到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冠军王军霞的时候,我这样问她。她笑了:“太多人这样说了。”“可我还是好奇,在某个项目上拿到世界第一,那是什么感觉?”“我一直认为,我是个天才型的运动员。运动是很美的,可我比赛的时候很难领略什么是竞技美。我总要让自己处于战斗的状态中,那时候我也必须沉浸在战斗状态。退役后有一次我去香港地区,他们对我有个介绍,其中一句是,‘曾和世界上最优秀的长跑选手一起竞技’,我当时就不喜欢这句话,什么叫‘曾和最优秀的长跑选手一起竞技’?我就是最优秀的。还有些场合,介绍我是前世界冠军,我就纳闷,世界冠军还分前后吗?拿了世界冠军就永远是世界冠军,他不是市长,不是总统,你可以说是前任市长,前任总统。但你说前世界冠军就说不通。拿到世界第一,会给你很强的自信心,毕竟这是很艰难的事情,我获得了很大的名气,这也给我现在从事的事业带来很大的方便。”

王军霞的长跑历程应该是从大连第68中学的操场上开始,初一时候参加学校运动会,“没人愿意报名参加长跑,我参加了1500米的比赛,全校一、二、三年级所有参加1500米比赛的男女同学一起发枪,同场竞技,到现在我也不知那次到底有没有跑够1500米,还是跑了不止1500米。总之,1500米的距离有一大段是在玉米地里跑过的,冲过终点时,我是第一名,是男女合在一起的第一名。全校师生哗然,都知道了我跑起来大气都不喘,连男孩子都跑不过我”。

因为这次运动会的出色表现,王军霞获得参加大连市中小学生运动会的机会,没有经过任何专业训练,第一次正规比赛,第一次上塑胶跑道,还不会做准备活动,更不懂得什么比赛战术,一双软底小白鞋,身高1.56米,黑黑瘦瘦,她以4分58秒的成绩获得了1500米的冠军。后来她15岁进入大连体校,3年后跟随马俊仁教练开始专业运动员的生涯。

在1993年参加世界田径锦标赛之前,马家军的队员们都在备战当年的“七运会”。对运动员来说,全运会和自己的职业生涯息息相关,“当你拿一个全国第6、全国第8的时候,就会涨一级工资,当工资拿到顶以后,就不会再往上升,到这种时候,会把这种机会让给其他的队员”。全运会和运动员的待遇、房子挂钩,马俊仁接到任务要去参加世锦赛前,不断和国家体委磋商,希望能得到世锦赛奖金奖品的分配权。

“1993年我去参加世锦赛,当时训练特别苦,也没有什么比赛经验,我们提前8天到斯图加特,到了之后就发烧,6天后才退烧。拿了冠军当然很高兴,但当时我觉得跑步就是为了比赛,比赛就是为了拿冠军,这是很自然的一个过程。所以也没有什么特别兴奋的地方,只是和当地华侨接触之后,才算切身知道,运动员拿金牌还是会振奋人心。”

跑步英雄1( 三联生活周刊  2007年第10期 一起跑B orn to run◎ 封面故事 居然拿了个第二,真是个奇迹。一般人都觉 得我跑万米更有优势,我是1万米世界纪录 保持者,对别人的威慑更大,别人会更怕 我。可我上场时候就告诉教练,我可能跑不 下来了。还有人分析说我那次比赛冲刺晚 了,其实只有我自己知道会是什么结果,能 坚持下来就不错了。现在我看到1996年拿 金牌、身披国旗的那张照片还是很激动,好 像是在看别人,我还能跑得那么快呢?” 现在,王军霞还能跑多快?她的 1 万 米纪录还静静躺着。“总会有人破掉的,人 总是不断进化的吗。如果再过20年,还没 人能破掉我的纪录,那说明我真 是个奇迹,真成了‘东方神鹿’了, 真是神了。”其实,王军霞属牛,而 且是“冬天晚上生的牛,跑得最 慢,但比较能吃苦,耐力好,韧性 十足”。她爱看“动物世界”,喜欢 大山和海,爱吃东北的炒货,把手 中磕着的瓜子放下,她说“:如果 现在我一个人跑 1 万米,估计 40 分钟之内跑下来。”在王军霞成为 超级明星的1994年,她的父亲王 有馥喜欢上了电视直播体育赛事, 也喜欢谈论比赛战术,他还买了 一双白色旅游鞋,每天早上在大 连前盐村跑上一圈,女儿是世界 冠军,他也要投身长跑。如今,70 岁的王有馥不跑步了,他说他“一 跑步就岔气儿”,他的锻炼方式改 成了门球,被他珍藏在老家土炕 下的“欧文斯”杯,陈列在沈阳家 中。而王军霞致力于推广“健康 跑”,希望更多人认识到,跑步是 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我的运动生涯一直是有乐 趣,包括训练,那么难的课程都能 完成,觉得很有成就感。我在赛场 上没有失常的时候,多数都是成 功的,一直能拿金牌,但我的专业 体育生涯只有5年。我退役不是找 不到跑步的乐趣和感觉,身体也 不是问题,如果能调养一年,我也 能把身体恢复过来。后来不能继 续跑的原因是我对人际关系的失 望,跑步不是我人生的全部。1998 年我住在丹佛附近的小城市 Boulder,那里的体育设施非常好,海拔类 似于昆明,日本、肯尼亚的许多长跑选手都 在那里训练。那个城市只有10万人口,每 年组织一次10公里跑,差不多有4万居民 参加这个比赛,也就是说40%的居民都热 爱跑步,城市里有健身路径,经常有人在路 上跑步,都是自觉运动。我在那里跑步,很 享受那边的自然环境。丹佛附近也是美国 的滑雪胜地,我在那里还学了滑雪。现在还 经常去滑雪、滑冰,当然也会跑步,乒乓球、 羽毛球都会打两下,但不会去练瑜伽,因为 我的柔韧性差。我是长跑运动员里柔韧性 最差的,15岁进体校时才开始 压腿,所以步幅就小,步频就 快。我的腿就能打开那么多, 别人的柔韧性好,腿打开得 大,就要费力控制自己的步 伐,所以他们跑起来更累。” 王军霞在体校时的启蒙教 练是王时忠,他对王军霞的要 求是“放松快跑”,如今王军霞推广“健康 跑”也希望人们能放松快跑——“跑步是长 距离、长时间的,如果你的身体一直都是紧 张的状态,会局限你的发挥。你首先从意识 上就要放松,肌肉也要放松,轻快地完成跑 步。健康跑和竞技不一样,要找到适合自己 的节奏,做完运动要觉得舒服。如果你跑不 快,那么你走下来也很好。非要求跑多快是 为难大家,你背着孩子走下来,感受一下跑 步,有了健康概念就好。如果你想参加马拉 松,一年两年的准备就可以,看你有没有这 份心。把跑步当成竞技,是比较枯燥。如果 你是为了健康为了心情舒畅,跑步是首选, 因为它不是非常剧烈的运动,你可以根据你 的身体状况来安排快慢,对身体几乎没有什 么伤害。我希望大家尽可能是结伴运动,到 户外接受阳光的照射,到环境好的地方。” “健康跑”推广由安利公司资助,一年 要跑21个城市,每个城市都会划出一条路 线,组织市民参加。王军霞说,“我觉得杭 州的路线最好,绿树成荫,在西湖边 上,实际上跑步对环境的要求并不 高,完全要求一个城市有很好的跑 步路线也不现实”。 “体育强国不是看你拿多少金 牌,如果我们不择手段去拿金牌,那 是丢人,是气度问题。我们首先就不 必争什么体育强国的名声,我希望 每个人都参与体育运动,全民的体 育氛围肯定会对竞技体育有促进作 用,身体好了也会促进个人的发展, 这才是最根本的。毛主席说过,发展 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这才是根 本。发展体育运动是为了什么?是 为了增强人民体质,你要不走偏了, 光拿金牌,那就是走偏了。” “我在山里,在海边长大,在山 里摘核桃,挖蘑菇,在海边抓螃蟹、 海虾,钓鱼,挖蚬子。我觉得我的童 年最快乐,大自然影响人远比人影 响人来的实在得多。现在的教育让 孩子在那里背《三字经》,局限了孩 子本能的东西。毛主席还说过,野蛮 其体魄,文明其精神。跑步就是一个 本能运动,动物都要奔跑,人最应该 知道的就是怎样跑步,这样简单的 运动应该都做好。”■ 王军霞属牛, 而且是“冬天晚 上生的牛,跑得 最慢,但比较能 吃苦,耐力好,韧 性十足”。 )

后来的故事是,她们又在“七运会”上大破世界纪录,马家军如日中天,今日集团收购“秘方”,马家军训练基地上马,1994年底却发生了“兵变”,队员们离开马俊仁。王军霞跟随毛德镇指导参加1996年奥运会并拿到5000米金牌。现在回头看,这个故事起码有一大遗产,那就是人们不再迷信鳖精之类的健身品。而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的矛盾还会重演,那些以牺牲个人健康为代价的训练还在继续。奥运金牌无疑是王军霞故事的高潮,它在当时就包含了体育故事中最丰富的人性因素,王军霞拿到金牌,将证明她“兵变”的正确性,但我们的电视叙事企图让这块金牌变得“和谐”,拿到金牌后,马俊仁教练就被请到了中央台的演播室,与在亚特兰大的王军霞“连线”,这番平静的对话显得格外残酷。现在,王军霞说她还经常做梦梦见跑步训练,累得不行,也会经常梦到和马指导一起训练,但气氛不像以前那样剑拔弩张的,双方很融洽,“其实这可能是我一直以来的一个希望”。

“奥运会我是更希望拿金牌,比1993年要强烈得多。1993年还是为国家名分而争,1996年我是为我自己。当时有很多说法,说我离开马教练就不能拿冠军。那一年我一直在生病,抵抗力差,说感冒就感冒,说拉肚子就拉肚子,身体机能差,精神压力大,内分泌和植物神经的功能紊乱。跟马指导练的那3年是大强度大运动量,对身体的消耗太大,我也不太能吃,所以身体很虚弱,就是一股心劲,要在奥运会证明自己。能拿5000米金牌是极大的幸运。当时夺冠呼声最高的是奥沙丽文,她是当时5000米的世界纪录保持者,报名成绩比我快差不多20秒。我的报名成绩根本不能拿冠军,当时拉肚子吃药都止不住,好多药还不敢乱吃。只能不停地拿冰镇着自己,让自己精神一点。我是比赛超水平发挥型的选手,坚持跑完了,我拿了冠军。那几个比我快的人都跑到哪里去了?她们的成绩也不好啊。我只能说这是老天爷安排好的。后来我还参加了1万米,是最后一天,我连准备活动都做不了了,直接上去比赛,身体更差,从发枪开始就觉得累,就觉得腿软,并不是害怕才腿软,是体力跟不上。我一直咬牙在坚持,能坚持多远就坚持多远。战术能执行到什么程度是没办法控制的,只能自己随时调整。跑完了我很吃惊,我居然跑下来了,居然拿了个第二,真是个奇迹。一般人都觉得我跑万米更有优势,我是1万米世界纪录保持者,对别人的威慑更大,别人会更怕我。可我上场时候就告诉教练,我可能跑不下来了。还有人分析说我那次比赛冲刺晚了,其实只有我自己知道会是什么结果,能坚持下来就不错了。现在我看到1996年拿金牌、身披国旗的那张照片还是很激动,好像是在看别人,我还能跑得那么快呢?”

现在,王军霞还能跑多快?她的1万米纪录还静静躺着。“总会有人破掉的,人总是不断进化的吗。如果再过20年,还没人能破掉我的纪录,那说明我真是个奇迹,真成了‘东方神鹿’了,真是神了。”其实,王军霞属牛,而且是“冬天晚上生的牛,跑得最慢,但比较能吃苦,耐力好,韧性十足”。她爱看“动物世界”,喜欢大山和海,爱吃东北的炒货,把手中磕着的瓜子放下,她说:“如果现在我一个人跑1万米,估计40分钟之内跑下来。”在王军霞成为超级明星的1994年,她的父亲王有馥喜欢上了电视直播体育赛事,也喜欢谈论比赛战术,他还买了一双白色旅游鞋,每天早上在大连前盐村跑上一圈,女儿是世界冠军,他也要投身长跑。如今,70岁的王有馥不跑步了,他说他“一跑步就岔气儿”,他的锻炼方式改成了门球,被他珍藏在老家土炕下的“欧文斯”杯,陈列在沈阳家中。而王军霞致力于推广“健康跑”,希望更多人认识到,跑步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我的运动生涯一直是有乐趣,包括训练,那么难的课程都能完成,觉得很有成就感。我在赛场上没有失常的时候,多数都是成功的,一直能拿金牌,但我的专业体育生涯只有5年。我退役不是找不到跑步的乐趣和感觉,身体也不是问题,如果能调养一年,我也能把身体恢复过来。后来不能继续跑的原因是我对人际关系的失望,跑步不是我人生的全部。1998年我住在丹佛附近的小城市Boulder,那里的体育设施非常好,海拔类似于昆明,日本、肯尼亚的许多长跑选手都在那里训练。那个城市只有10万人口,每年组织一次10公里跑,差不多有4万居民参加这个比赛,也就是说40%的居民都热爱跑步,城市里有健身路径,经常有人在路上跑步,都是自觉运动。我在那里跑步,很享受那边的自然环境。丹佛附近也是美国的滑雪胜地,我在那里还学了滑雪。现在还经常去滑雪、滑冰,当然也会跑步,乒乓球、羽毛球都会打两下,但不会去练瑜伽,因为我的柔韧性差。我是长跑运动员里柔韧性最差的,15岁进体校时才开始压腿,所以步幅就小,步频就快。我的腿就能打开那么多,别人的柔韧性好,腿打开得大,就要费力控制自己的步伐,所以他们跑起来更累。”

王军霞在体校时的启蒙教练是王时忠,他对王军霞的要求是“放松快跑”,如今王军霞推广“健康跑”也希望人们能放松快跑——“跑步是长距离、长时间的,如果你的身体一直都是紧张的状态,会局限你的发挥。你首先从意识上就要放松,肌肉也要放松,轻快地完成跑步。健康跑和竞技不一样,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做完运动要觉得舒服。如果你跑不快,那么你走下来也很好。非要求跑多快是为难大家,你背着孩子走下来,感受一下跑步,有了健康概念就好。如果你想参加马拉松,一年两年的准备就可以,看你有没有这份心。把跑步当成竞技,是比较枯燥。如果你是为了健康为了心情舒畅,跑步是首选,因为它不是非常剧烈的运动,你可以根据你的身体状况来安排快慢,对身体几乎没有什么伤害。我希望大家尽可能是结伴运动,到户外接受阳光的照射,到环境好的地方。”

“健康跑”推广由安利公司资助,一年要跑21个城市,每个城市都会划出一条路线,组织市民参加。王军霞说,“我觉得杭州的路线最好,绿树成荫,在西湖边上,实际上跑步对环境的要求并不高,完全要求一个城市有很好的跑步路线也不现实”。

“体育强国不是看你拿多少金牌,如果我们不择手段去拿金牌,那是丢人,是气度问题。我们首先就不必争什么体育强国的名声,我希望每个人都参与体育运动,全民的体育氛围肯定会对竞技体育有促进作用,身体好了也会促进个人的发展,这才是最根本的。毛主席说过,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这才是根本。发展体育运动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增强人民体质,你要不走偏了,光拿金牌,那就是走偏了。”

“我在山里,在海边长大,在山里摘核桃,挖蘑菇,在海边抓螃蟹、海虾,钓鱼,挖蚬子。我觉得我的童年最快乐,大自然影响人远比人影响人来的实在得多。现在的教育让孩子在那里背《三字经》,局限了孩子本能的东西。毛主席还说过,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跑步就是一个本能运动,动物都要奔跑,人最应该知道的就是怎样跑步,这样简单的运动应该都做好。” 跑步英雄

上一篇: 一起跑
下一篇: 跑步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