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鞍华:我害怕跟不上时代

作者:马戎戎

许鞍华:我害怕跟不上时代0

( 《姨妈的后现代生活》海报 )

“姨妈”是个生活在上海的中年女人。为了回到上海,年轻时,她义无反顾地抛弃了在鞍山的丈夫和女儿。几十年过去,她忽然发现,她在上海“混不下去”了。没有人要听她的英式英语,大家向往的是美国;她以为遇上了爱情,结果不过是拆白党。影片结尾,姨妈终于只能麻木地回到鞍山。在3月6日上映的《姨妈的后现代生活》里,斯琴高娃和周润发携手展现了一个在现实中终于失败的理想主义老太太的生活,以笑料开场,悲剧结束。

《玉观音》失败后,这是导演许鞍华近年比较成功的作品。香港新浪潮的那批导演里,如今还在持续拍戏、上戏、为电影做宣传的,除了徐克和杜琪峰,也只有许鞍华这个女人了。许鞍华是典型的香港导演,接受过很高程度的电影专业训练,却有非常实用的做电影的态度。她导演过24部电影,其中有《女人四十》、《半生缘》这样细腻委婉的文艺片,也有惊悚片、恐怖片、喜剧片、武侠片、甚至半自传体影片和儿童片。类型之多,几乎让人觉得没有风格。现在,说起把握艺术表达和商业规律之间的平衡,许鞍华电影是个典范。

三联生活周刊:你好像特别喜欢姨妈这个人物?是她身上与现实不合拍的理想主义让你有共鸣么?

许鞍华:是。姨妈这个人物,我一直觉得很像我自己,我一直害怕自己跟不上这个时代。

三联生活周刊:最近我看到一个对你的采访,说你现在比较注意外表了,因为怕被人家说你老?

许鞍华:从前年轻的时候,不曾想过在外貌上做功课,但是现在,我会染头发、用口红。在香港这个地方,每个人真的都很怕自己老,老了便说明不再有机会。

三联生活周刊:很多人都喜欢电影里斯琴高娃和周润发穿着戏装在老宅子里起舞的那一段,很张扬,但是想想又很悲凉。你为什么会用“后现代”这个词来形容姨妈的生活?

许鞍华:我害怕跟不上时代2

许鞍华:那一段,我是想表现出一种浪漫,但是这浪漫又很好笑,因为他们都不年轻了,而且姨妈遇上的又是一个骗子。可是,和这个骗子在一起,最开心。后现代对我来说,我的理解就是一个多元价值并立的时代,就是我们当下的时代。姨妈是个跟不上时代的人,事实上,在这样一个多元价值并存的时代里,我也经常会有这样的困惑。在我的观察里,这也是一个普通人之中普遍存在的困惑。这个社会很容易让人无所适从。

三联生活周刊:我觉得你的态度也很矛盾。一方面你好像很绝望,让姨妈终于说出“在上海混不下去了”;另一方面,你又用了特别浪漫的手法,用特技做了几处特别大的月亮,在他们特别绝望的时候出现。

许鞍华:我害怕跟不上时代3( 《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剧照 )

许鞍华:我自己的电影经常在两个极端中徘徊,一是绝望,一是期望。我用了月亮的意象,其实还是想给他们一个安慰,一个绝望中的期望。

三联生活周刊:但是为什么还要给人物一个那么没有希望的结尾?

许鞍华:我害怕跟不上时代4( 许鞍华 )

许鞍华:这部电影的后面,其实有我对社会的观察,其中夹杂了一些社会事件,一些人物。比如说金永花这个人物,你本来以为她是骗子,结果后来觉得不是,但是当你觉得她不是的时候,她又是了,生活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你以为离开上海就没事了,但生活还在继续。

三联生活周刊:你似乎一直在尝试把你的观察和思考与商业性结合在一起。但有时候这样反而会影响电影的艺术质量。比如《玉观音》就不够好。

许鞍华:《玉观音》现在看起来的确不够好,因为结构上有缺憾。其实很多人问我拍《玉观音》是不是只是因为它流行,会赚钱。事实上不是这样。《玉观音》的故事在我看来,是个悲剧,有人和命运的悲剧在里面,一个人只是偶尔犯了一个错,却要因为这个错影响后面的一生。现在看起来,我没有达到这一点,因为太集中在故事层面。在《姨妈的后现代生活》里,其实我有意识地去弥补了这样的缺憾,在风格上做了补足,而不是仅仅只集中在故事层面。

三联生活周刊:你总是在转换风格,什么类型都拍,是不是因为你对自己的定位不明确?

许鞍华:每个戏有每个戏产生的问题,我经常会在每部戏拍完之后去想上一部到底有什么问题。而且有时候你思考的层面不一定能带到创作中去。但我还是希望我的电影会和社会有联系,又不会变得很极端。

三联生活周刊:新浪潮那一批导演当时在电影艺术上做了很多革新,但这批导演很快就去拍商业电影了。现在看来,你认为这对香港电影后来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许鞍华:新浪潮其实持续得不太久,一年半左右。当时对香港电影的贡献是现实题材多样化,让香港电影更有活力。后来没有持续,某种程度上和香港的商业气氛有关。我们更讲求实用,不愿意在概念和理论上多做思考。这有好处,但是也有坏处。我现在想得越来越多,但是想和做是两回事,我想到的概念不一定能带进去。

三联生活周刊:你现在第一考虑的是什么?

许鞍华:对我来说,我更希望把戏卖得比以前好。

三联生活周刊:你现在是香港导演协会的会长,而香港导演协会在每年的香港金像奖评选中起着重要作用。今年香港金像奖给了《满城尽带黄金甲》14项提名,《三峡好人》却没有入围。你怎么看这件事?怎么看当下的香港金像奖?

许鞍华:奖项有时候就是奖项而已。对我自己,我不觉得没有得到提名的就不是好电影。有时候同样好的电影,在评奖时候,有个人品位在里面吧。我的态度是,我不同意,但也不会吵架。

三联生活周刊:2007年初,香港唯一正面谈论电影的杂志《电影双周刊》由于资金不足停刊了。《电影双周刊》是直接推动过新浪潮发展的杂志,也是直接推动过香港电影发展的杂志,还是香港金像奖最初的发起方之一。你觉得这本杂志终于无法维持下去,和香港电影目前的发展趋势有关系么?记得你说过香港电影现在左右为难?

许鞍华:我觉得很遗憾,也很怀念它,它陪着香港电影走过了那么多的时光。但是一家杂志倒下去,也许会有另外的杂志起来。我不觉得这是个划时代的事。

香港电影现在是处在一个很困难的处境。但是做电影一直就很困难,我不愿意把这个责任推卸给大时代,不愿意说谁是谁非,我觉得大家都要有容纳的心态,努力去做好自己的事情。做大片,就把大片拍好;做艺术片,就把艺术片做好;重要的是让观众回到戏院里。我最近很关注香港的独立电影发展,他们没有钱,但是观念和关注的东西让人惊喜。我觉得他们也许会成为新的希望。 犯罪电视剧许鞍华香港姨妈的后现代生活玉观音中国电视剧中国电影时代电影剧情片三联生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