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体缩小

字体增大
牺牲品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小北
侄女是我家学历最高的,博士。看着为了论文日渐消瘦的她终于写完了毕业论文,我们都为她松口气。岂料没多久,她被列入发表论文数不达标的名单,不准许答辩。他们入学时有个标准,即核心期刊1篇B类或者2篇C类,但2006年3月突然说新标准是1B和2C,“或”变成了“和”。班里大多数人都没发够,但就她和另两人上了名单。
侄女说,她有2篇C类已发,1篇B类被安排在7月号上。但是她拿出用稿通知和清样时,学校却说6月毕业,此后发的一律不算。名单中的另一个同学发了10多篇,学校拿出一个名单,说他发的刊物都不在这个名单中,不作数。可入学时并没有这个名单,连老师也不知道,学生们都是从图书馆的期刊上抄下来地址,按期刊上标注的A类、B类、C类来发的。
他们跟导师商量,才知其中“奥妙”。校研究生院某领导曾是他们学院的院长,竞选连任时,在鲜有人投票的情况下却连任了。教授们联名上书教育厅“弹劾”他,谁知他没降反升,并专管学位工作。于是,那些上书的教授无一幸免,每到毕业时都要抓几个学生“修理”一番。
7月,侄女毕业了,B类文章也发了,但学位证几经周折今年1月才拿到。侄女联系好的一所高校没法接收她,待业了1年;另两人也因此放弃了联系好的博士后。 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