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马会—另一种慈善和身份彰显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朱步冲)

香港马会—另一种慈善和身份彰显0( 香港沙田跑马场 )

“这里的赛马一般保持在200匹左右,每一匹都有专人照顾,一个月的护养费用大约是2.5万港币。”关国明告诉记者,作为资深驯马师,他已经在这里工作了10多个年头。在通风良好的马房里,每一匹赛马的围栏上都挂着铭牌,登记着原住民,Fireball等一个个曾经在赛场上如雷贯耳的名字,“赛马的运动寿命都很短,每年大约有300匹赛马退役,部分被送回澳大利亚、新西兰放养,还有一些在这里,供对公骑术教学或者无马的马会会员骑乘。我们还为北京体育大学现代五项队,和大连骑警提供马匹训练服务,而且运费都是马会负担”。

在双鱼河俱乐部的小径散步,时刻都会听到身后传来“滴答,滴答”的马蹄声,按照规定,在会所内,行人是要给赛马让路的,然后马背上的骑师——无论是马主还是驯马师都会向你微笑致意。在这里的见习骑师学校,马会每年招收10到12位少年骑手,经一年训练后,优异者晋升为见习骑师,还要跟随练马师学艺3到5年,才能成为正式领牌骑师。根据马会媒体公关负责人李德龙的介绍,这里将承办2008年奥运会马术比赛越野赛事,马会将修建一条5.7公里长的越野赛道,而举办盛装舞步和障碍赛的沙田马场则将修建一处可容纳1.9万名观众的新比赛场,以及10个马匹训练、热身场地和可以容纳300匹以上赛马的空调马厩,整体投资大约8亿元港币。“2008年奥运会带动了香港马术运动的热潮,现在全港大约有5万名马术爱好者,仅仅在这里的骑术学校就培训出了两三千名学员。”

从双鱼河行车向南大约半小时,就达到沙田跑马场,根据同行的马会公共事务主管邓惠君介绍,沙田赛马化验所是亚洲唯一获得国际马术联合会认可的“确证化验所”,每年测试1.8万份样本,曾为2002年韩国釜山亚运会和2004年雅典奥运会提供赛马的违禁药物检测服务。与外面气氛沸腾如火的露天看台相比,三楼的会员专属餐厅“Champion Circle”常胜厅是个相对轻松闲适的地方。隔着一尘不染的落地玻璃大窗,5.6万名现场观众震耳欲聋的加油声只能隐约听到。但这并不妨碍四散落座、身着正装的宾客参与这项全港最受欢迎的博彩游戏;每张餐桌上都备好了各种投注单,随处可见的液晶大屏幕上不停闪烁着赛事的直播、回放和参赛马匹的赔率和投注金额。服务生照例向每人送上厚重如同旅游指南一样的赛事资料手册:从赛马的年龄、进口类别、骑师、训练师、马主介绍、赔率以及历次比赛成绩等密密麻麻的信息,很容易把新手搞得眼花缭乱。

作为今年年底香港承办的国际一级赛事,12月10日的“国泰航空香港赛”创纪录地吸引了9.3亿港币的投注总额,“今天的比赛,无论从观众,还是博彩投入上,都是‘97回归’之后最高的”。马会会员事务总监陈锦程对我们说,在前一天的早些时候,沙田马场赛马亮相圈还举办了2006年度国际赛马拍卖会,今年单匹赛马的最高成交价格在750万港币左右,几乎是去年的一倍,“赛马就是香港经济繁荣的晴雨表”。的确,依靠每年将近1000亿港币的博彩收入,以“无股东,无分红,不牟利”为经营主张的香港马会已经成为香港最大的慈善企业。

根据马会慈善事务总监饶恩培提供的数字,在2005至2006财政年度,马会共缴纳超过124亿港元税款,约占特区政府税务局总税收的8.6%,并派发了10亿港币左右的慈善捐款。截至去年,马会对香港慈善捐款已经超过300亿港元,而经它建立的公共教育娱乐设施包括耳熟能详的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大球场,以及作为旅游必经景点的海洋公园。

香港马会—另一种慈善和身份彰显1

在香港马会筹划的超过100项慈善事业中,位于新界,旨在为智力残障青少年提供培训、康复的匡智会松岭青年训练中心只是其中之一,根据马会提供的年度报告显示,它在2006年获得了马会超过200万港币的捐款。从外观上看,这座以白色和咖啡色为主调,庭院里点缀着茂盛棕榈的两层复合建筑倒像是一座度假村,里面还有一家名为“匡智佳味”的食堂,布置陈设和卫生条件可以比得上讲究一点的港式茶餐厅,它既对外营业,又负责整个训练中心学员的伙食。菜牌上善意地提醒各位食客,厨师与侍应生都是中心学员,由于能力所限,请多给予耐心。在中心负责人黄绍基的力荐下,学员自制的曲奇、蛋挞和冻起司蛋糕流水一样地端到餐桌上来,让人不由得食指大动。轮圈尝过后,不禁感觉其烘焙的火候和用料之讲究绝对可以让北京许多自吹自擂、价格昂贵的饼屋关张了。

“除了以慈善事业回馈香港民众,马会的另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以一流的服务来为马会会员服务”。已经成为35年马会会员、今年9月刚刚上任的马会主席、香港九龙巴士公司董事长陈祖泽先生在马会历史最悠久的跑马地会所“百年厅”里对记者说:“马会俱乐部本身是一个讲求资格,标志社会身份的交际圈,但是,社会身份不完全等于资产和财富。”尽管入会费25万港币,月费1300港币的“门槛”不算高,然而在香港马会1.2万名会员中,有推荐资格的“遴选会员”只有200名。要想成为会员,必须由一名遴选会员推荐,另一名遴选会员附议,才能使被推荐者的申请提交管理委员会。“每个月,我们的准许名额只有25人左右,而目前的申请者已经有八九千人,一般要等待2年。”陈祖泽表示,“这样做是为了维持马会成员交际圈的稳定。”事实上,相对于内地许多顶级私人俱乐部,香港马会的“世家气息”非常浓厚,例如名誉董事李福和在1932年即成为会员,他的父亲、叔叔、伯伯都是马会资深会员及马主,其子李国星现在也晋升遴选会员,与父亲共同拥有知名赛马“满高”。

香港马会—另一种慈善和身份彰显2( 参加“国泰航空香港赛”的赛马在沙田跑马场热身 )

“不但是会员资格,就连赛马的拥有资格我们也是严格控制的,每年增补的马数不会大于退役的马匹数量。”陈锦程告诉记者,“按照规定,一名会员名下最多能够拥有3匹马,荣智建一家在马会也只有6匹赛马,陈主席也是在1993年进入董事会后,才有了他自己的第一匹马。”与这些近乎苛刻的规定相对应的,是成员享受的细致服务,在会员内部月刊《Badges》12月号上,密集地排列着“Dom Perignon香槟晚会”,“邓丽君金曲夜”,“圣诞慈善义卖”,“米埔浮桥观鸟之旅”等主题各异的活动日程。“奢华不算是这里的唯一主题。”陈锦程再三强调,“我们追求的是服务的个性化和唯一性,很多东西你在会所之外是有钱也买不到的。比如每年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的大厨都会定期到访献艺,会所对会员个人饮食和康体设施的消费记录都会仔细登记,而且价格反而比会所外的同等消费要低得多。除此之外,会员很多是终身在这里社交,服务人员也是终身在这里做事,彼此之间常常有亲密的关系。”

马会的交际圈是否会向内地拓展?答案是肯定的,根据邓惠君向我们透露的消息,鉴于75%的香港会员因为业务需要和个人社交,常常往来于京港之间,香港马会已经以5亿港币的金额从富华集团手中以20年租期租下了一片位于金宝街繁华地段,总面积达13万平方米的土地,以便修建马会的北京会所:“整体风格将采取北京传统四合院样式,包括90间客房,宴会厅,酒吧和健身设施,目的是想让我们的会员能够在商务公干和度假之余享受到在香港的全套服务,届时也会考虑招收内地籍会员,名额在50到100人之间。” 马会香港身份慈善彰显

下一篇: 狼王赛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