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场追尾事件的背后……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王京园)
某日中午行驶在车流如织的北三环,原本堵车就让车速很慢,刚刚可以跑起来的时候,前面的出租车一个急刹车;司机小安反应迅速,虽然身体骤然前倾了些许,好歹是站住了。坐在副驾的我很有专业精神地关注了一下后视镜,1秒钟后,眼睁睁地看着后面那辆车“砰”的一声“吻”了上来,力度之大,促使我们与前车也亲密接触了一把。
下车一看,三车追尾,一前一后都是出租车,我们被夹在了中间。坐在后座的女同事神情痛苦:因为冲击力,她的鼻子狠狠地撞在了前座的靠背上,面部三角区域麻木一片。
肇事的司机神情紧张,有些手足无措,略带口吃地连声道歉,看车,看伤者。时值北京国际车展这一特殊时期,旁边就有一辆警车经停,警察很快就过来了。
处理的当口,肇事司机把我们叫到一旁,小声说,你看,这撞的也不严重,要不咱们私了吧,我给你们钱,你们走自己的保险修车。我们反复追问他的车是否有保险,有保险就彼此走保险好了,他一脸肯定地说“有”,但是表情苦涩地说,出了事他得停车若干天,不仅自己要照常出份儿钱,还要替自己的对班出份儿钱,而且公司还要罚钱云云。
肇事司机大概三四十岁的样子,黑瘦的脸。小安的车虽然不是第一次遭遇追尾,不过碰见出租车还是第一遭,大家的脑子都有些发蒙。不过不管怎么说,人伤肯定是要摆在第一位的,先带人去医院是最要紧的。随后我打电话咨询了一下“汽车专家”,对方说,既然有保险,那就按规定走保险定损赔车,不要私了,否则诸多麻烦。
警察叔叔处理完毕后,肇事司机给了前面的出租车100元私了;随后我们一起赶赴附近的中日友好医院,给受伤的女同事做检查。
所幸人没有什么大碍,在医院等待拍片子的当口,肇事司机一直嗫嚅着坚持请求私了,仔细追问得知,如果走保险的话就会被公司停车,这样他需要每天支付给公司400元的份钱(自己的200元和对班的200元),可以说,光是停车,就有可能让他白拉一个月的活儿。
在和肇事司机所在公司的队长通话中,队长说,你们可以在48小时后报险说是自行倒车所致,然后让司机师傅给你们些钱,算是补偿了撞车事件及下一年有可能增加的保费。说到为什么不各自走报险,他始终言辞闪烁,以“司机太不容易,你们体谅一下”为由岔开了话题。
问题是小安的车前后都有损伤,就算是骗险,这谎话也说不圆;我们纵然同情肇事司机,但我们唯一的要求也就是把车修好,如果他执意要求私了,我们只能去4S店定损估价,然后看他是否愿意掏钱修车,不过这样的话,自己花的费用会更高,所以只有走保险是上上之策,自己不用负担修车的钱。毕竟小安的车是私车,开了还不到1万公里,光凭受伤外观就自行定损肯定不放心。
从中日友好医院出来,我们就直奔了国贸附近的4S店。果不其然,除掉能见的外伤外,前机盖有变形,因为打开后就关不上了;后盖亦有变形,需要把车架起来仔细检查。4S店的人大致一估,定损大概在3000元左右。
肇事司机立刻变得沮丧无比,连连说,还是走保险吧,这么多钱哪掏得起啊?接着给队长打电话,那头又出了新招,问我们是否可以去他们公司下属的修理厂修车?在遭到我们的拒绝后,最后大家就是否明天要去他们公司这个问题上来回数次,队长说,来我们公司还能把你们给吃了啊?我们说,为什么非要去你们公司?完全没有必要,直接约在定损中心就好!
次日,小安花了一个整天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也终于搞明白事情为什么会这么复杂:原来所谓“上了保险”,不过是出租车公司为了应对国家关于车辆保险要求的一个策略:自己成立一个保险公司,保费等于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不出事也就罢了,一旦出了事故,只负责承担4万元以上的修车费用。换句话说,就是公司给他们上了一个“最不可能发生”的险种。像我们遭遇的这个“小”事故,如果出险的话,修车费用公司承担80%,个人承担20%,另外公司还要对个人罚款20%,相当于司机师傅需要支付修车费用的40%,同时被停车3天,加上医疗费用150元以及给前车的100元私了费,肇事司机自己要掏2600左右,这般的层层盘剥制度之下,难怪他坚持私了。
据小安说,肇事的司机师傅当晚一夜没回家,就是为了多拉些活;他的队长先前也以“可怜司机师傅”为由要求我们私了,这样的请求着实让我们左右为难。问题的本质在于出租车公司不合理的保险制度以及分摊制度,出事之前没有很好的防范机制,出了事情却以“人情问责”来要求事主放弃自己的权利来“同情司机”,应该同情司机的恐怕不是我们,而是出租车公司自身。
这件事情发生后,我在每次打车时候都会询问出租车司机关于保险的问题,发现这种情况绝非个案,许多保险公司上的都是内险,等同是没有上保险,一旦出了事情,基本上都是司机个人在承担。
出租行业本就是一个高危行业,同时也是社会比较底层的行业之一;开出租车既面临着生命危险(交通事故与劫车事件),也面临着巨大的生活危机(出租车调价/油费上涨);如果出租车公司不能提供一个良性的行业环境,而是像这次我们遭遇的事情一样,把更多公司需要承担的责任转嫁在司机身上,也许在将来我们就会看到,不是黑车现象难以取缔,而是正常的出租行业实在没办法让自己生活下去。■ 背后追尾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