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牛肉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刀口)

四川牛肉0

历史不能假设,小说却能虚构。一个叫甫志高的男人,因为自己馋嘴的老婆贪吃“老四川”牛肉,竟在撤退中冒险去买了一包,结果被捕,成为千古罪人。事实在于,甫志高是有原型的,但原型命运的转折,远不是那包牛肉所能概括。

回到牛肉上,说说“老四川”。老四川牛肉至今仍是重庆叫得很响的一道江湖美食,旗下菜品多达四五十种,包括灯影牛肉、水煮牛肉、双椒牛柳、粉蒸牛排、椰丝牛条、干煸牛肉丝、五香牛肉、火爆牛脊等,脍炙人口。没吃过的人以为它以麻辣为主,其实,它很少大麻大辣,味道中庸醇和,特别是它的牛尾汤,更称一绝。喝汤若干后,偶与坊间老人谈起,他对我说现在的汤假了,比不得当年。当年啥味?我颇感怀疑,这疑问当即遭老人痛斥:你这后生仔,喝过几碗牛尾汤?你格晓得当年牛肉从哪里来的?

原来,当年老四川的牛肉均取自黄牛。重庆本地只产水牛,黄牛来自川南自贡,其历史可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那时自贡既不是恐龙之乡也不是灯会之乡,而是川盐主产地,有盐井数千口,皆用黄牛将盐从井底拉到地面,每年有大量退役牛被宰食,这使自贡人对烹饪牛肉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其中有个叫严文治的厨工,见自贡食客有限,便携妻闯荡重庆。其时正值抗日战争,陪都餐饮业在“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的喧嚣中空前繁荣,老严的生意更是红火,特别是他煨的牛尾汤,给口味清淡的下江人带来大口福:牛尾取中段,经解骨、浸漂、掠沫、滤渣后,每日黄昏开火,炖汤人通宵达旦守候锅旁,偷不得懒,打不得盹,保持一盏灯的火势,使汤聚蕴而不发,次日清晨熄火,牛尾形虽在,但一啜即散,汤清澈透亮,鲜而不腻。“你倒说说,现在的厨工,哪个肯守在灶边10小时给你煨一罐汤?”面对老人的诘问,我无语。

按说,四川牛肉因作料适当,鲜有膻味。但现实中却怕三人成虎。在川西,我曾浪费了大半盘牦牛肉。那是去若尔盖黄河第一湾的路上,路经一个叫唐克的小镇吃午饭,同行三人,每人点一个菜,我见案板上有煮熟的牛肉,就点了。待热腾腾一大盘上桌后,细瞅还淋了酱油搁了姜,一尝,味可以,但他俩都不吃,说有味。我说除了香味还能有啥味?他俩只是笑,还坐得远远的,抽鼻皱眉,一脸难受样。我嚼着嚼着,不禁疑惑起来,觉得真的有味,终于撂下筷子。

及至到了马尔康,在一家川菜馆,主人又为我们点了牦牛肉。这是阿坝最流行的吃法,叫砣砣肉,即连骨带肉砍成小孩拳头大小的肉块,白水生煮,不放作料,熟后蘸辣椒粉和盐。主人见我们不动筷,不解。便实话实说了,他大笑,说咱牦牛吃的是世界上阳光最充足的高原草料,哪来味?“不信?整一块试试!”碍于面子,我挟了一小块,竟肉细骨脆,果然好味。接着连吃两大块,口感虽不像老四川那么精致,但舌苔上似沾满高原的阳光。■ 牛肉四川美食

上一篇: 消 夜
下一篇: Visa=Vi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