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十三参终证果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小宝)
30年前胡因梦在台湾的艳名之盛不下于当今大陆的章子怡:一线的电影明星,有“台湾第一美女”之誉,作风狂诞,行事独特,1980年和李敖的短暂婚姻引发媒体风暴,至今仍然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当年娶回美人的李敖用20分钟写下狂喜的急就章——《画梦——我画胡因梦》:“如果有一个新女性,又漂亮又漂泊、又迷人又迷茫、又优游又优秀、又伤感又性感、又不可理解又不可理喻的,一定不是别人,是胡—因—梦。”
30年后她来到大陆,只带着一个小小的行李箱,洗净铅华,返真归璞,再没有丝毫娱乐界的风尘气,她说:“身为演员的胡因梦已经死了。”早在18年前,她已经毫无留恋地结束了自己的演艺生涯。
胡因梦此行是来宣传她的新书《生命的不可思议——胡因梦自传》(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8月第1版),这本书7年前曾以《死亡与童女之舞》的书名在台湾发行,《生命的不可思议》是《死亡与童女之舞》的修订版。
和7年前在台湾的遭遇一样,媒体的兴趣在于她和李敖的情事,辛勤搜刮往日的艳屑。但这本书的真正主题是作者半生的求道记录,一个女人为身、心、灵的自在所做的广大探寻。
佛经里有五十三参的故事:善财童子虽然佛缘深厚,但在修学圆满即身成佛前仍然需要文殊菩萨的指引,不辞劳苦地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学习各种法门,参问诸多善知识,最后见到普贤菩萨圆满正果。胡因梦用“五十三参”来比喻她的寻道之旅。她的经验和“五十三参,参参见佛”的善财童子真有很多的相似。她自小就很有宿慧和佛缘,受过很多仁波切和大师的指点,一经灌顶便内气涌动,她很早就能为别人发功,可是她始终没有完全皈依佛门;她从来不喜欢小说和文艺散文,爱好思辨和玄理,曾经涉猎过大量心理学、哲学、玄学、佛学的读物,可是她一直难以放心,一直难明“身、心、灵”的究竟。她在遍访名师参问诸法的旅途中,很偶然地邂逅了印度人克里希那穆提的著作,她自觉一下子被点明,“如同世上无数受到他话语感召的人一样,我知道五十三参的旅程已经到了尽头。我找到了!”克里希那穆提就是胡因梦的普贤菩萨。
克老师是西方大名鼎鼎的心灵导师,他在理念上感召胡因梦,他解答了胡因梦的基本疑惑。我瞎猜,克里希那穆提的大意义,是他的通达和透彻,让胡因梦拼成了完整的身心地图。
胡因梦说:“我的幸与不幸都在于我很早就性解放了。”她对两性之间的性与爱有着瘾品般的迷恋,“两性之爱是人类唯一的第一手经验,也是人能达到至乐最快速的途径,所以它容易使人上瘾。正因为它带来的快感太过强烈,你很难不对它产生期望”;“令我着迷的就是那份迷醉、至乐、强烈的爱意,看任何事物都顺眼的高能量状态。人处在那种状态里就像打了兴奋剂一样,不吃不睡也不会感到饥饿或疲倦,好像前途一片大好,所有问题都不是问题了”。我想,胡因梦所以没有皈依任何宗教,是因为再松散的宗教对性爱都会有一定的尺度和戒律,但胡因梦绝对不想持戒,不想在自己的生活里失去男女亲密关系。
克里希那穆提对这个问题的看法特别开放。我没有读过克老师的其他书,不知道他还有没有其他更厉害的讲法,但就在最新中文版《爱的觉醒》里(克里希那穆提著,胡因梦等译,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他几乎直接回答了这个问题:“所有宗教都要我们否定性欲、压抑性欲,因为他们说,性事浪费精力,你必须保留精力找寻你的上帝,可是这种严格禁欲和严厉压抑并遵守某种模式的生活方式,对我们美好的本能是一种残酷的暴力。这种禁欲比纵欲更浪费精力。为什么性欲变成你的问题呢?其实,你跟不跟人上床根本不重要。你可以选择跟人上床,也可以守身如玉,但是不要让它变成你的问题。”
找到了克里希那穆提,胡因梦找到了心灵地图最重要的那块拼板。从此,她的省思,她的生命体验,她的感恩,她参与生态保护,她的博爱众生,她的灵修和自疗……与她的亲密关系和谐共存。
胡因梦的人生还没有完成,连她自己都不觉得她现在的人生完美,你也不必认同她的人生观。但就凭她舍弃红尘中的俗艳,毅然转身面向无限的精神世界,试问古今中外有多少貌美如花的女艺人能够做到?这一点就足够了。借用佛法的言说,末法时代持一条戒律的功德与正法时代守持所有戒律的功德相等。■ 证果五十三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