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豪门盛宴
作者:邢海洋(文 / 邢海洋)
还能看指数炒股票么?显然不能了,一个中行,流通市值仅仅在沪市列第9位,其总市值却占到沪市总市值的24%,总市值与流通市值的比值,也就是杠杆比率达到了74倍,即使以后网下配售部分上市后,其杠杆比率仍然达到40倍。据说价位变动1元其放大效应就会使上证指数变动100点,中行上市第一天,股价上涨0.79元,上证指数就大涨73点,严重失真。操纵了中行,真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了。
未来,能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巨无霸公司还不在少数。中石油即将过会,走与中国银行发行类似的IPO发行绿色通道,据说拟发行50亿A股募集资金300亿,远超过当年中石化的100亿。工商银行也传出上市消息,A+H同步上市。工商银行上市后,市值又远大于中行,届时,两大银行,两大石油公司,仅凭着1%到2%的流通股钳制整个市场的状况还在后头。这一挟制就得3年,只有3年后战略投资者乃至国家持有的股份才能流通,也只有到了那个时候,指数才能恢复本来面目。你也许会说,嫌上证指数失真,投资者尽可参考上证50那样的只计算流通股权重的指数,但笔者这里想说的是,因为经济结构发生的变化,“挟制”现象到处都存在,股市不过是沧海一粟而已。
4月底,央行上调贷款利率,存款利率不变,银行存贷差由3.33%提高至3.60%,多出的0.27%的存贷差对70%的利润来自利息收入的银行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全行业利润至少增加15%,这次调整就发生在国有银行上市的热潮中。IPO价格不是以资产,而是以盈利能力定价的,也就是说,中行IPO所得的资金至少有15%是央行调整存贷差所赐。中行在香港的IPO规模高达867亿港元,发行价2.95港元/股。到了A股市场,发行筹资的200亿人民币,3.08元/股。中行的价格远比去年的建行高出很多,自然是利差扩大所赐。下一次是工行发行,据说增发A股和H股共不超过经扩大股本的15%,集资120亿至150亿美元(约936亿至1170亿港元),仅以15%计算,一纸政策,一个工行就凭空多得了上百亿人民币。如许多的钱在手,多少个骗贷案都不在话下了。在我们这个市场,只要当上“大头”,日子就无比好过了。铁老大是“大头”,大秦铁路马上要发A股,堪称铁路第一股,筹资规模将高达150亿元。
看大秦铁路的招股介绍,你会怀疑它本来日子无比好过,为什么还要用发股票的方式与人分享。2003年公司净利润15.2亿元,2004年达到23.9亿元,2005年已经达到35.6亿元,每年增长幅度都在50%以上。大秦铁路承担的主要是煤炭运输任务,近两年煤炭紧张,作为唯一晋煤东运铁路通道的大秦铁路可谓呼风得雨,拉煤的汽车显然是毫无竞争力的。当然,要巩固优势就要扩大运力,要扩大运力就要融资。问题是,每年几十亿元的净利润难道还不够扩大再生产?即使不足,为什么不考虑更“便宜”的银行贷款?原来此次融资一个主要目的是收购连同山西和内蒙古的铁路资产,拓展煤炭运输的疆界,再造一个“小大秦铁路”。全国铁路本是一家,一条铁路收购另一条铁路,不过是一个人左口袋里的钱转到了右口袋里,但这一转手,却要股市投资者出资了。所以也有人说,中国铁路首次将主业资产上市融资,而且是大型铁路项目,标志着铁路改制走上了垄断体制不变但吸纳社会资本进入产权多元化的方向,而不再走“网运分离”,运输业务多家经营、互相竞争的初定路径。
据说我国铁路面临的问题,一是投入不足导致运力短缺;二是政企合一和网运合一的垄断经营,行业内部没有竞争机制。2001年起,铁道部以打破垄断为突破口,确定了“网运分离”、多元竞争的改制方向,却以失败告终,车站与车辆利益冲突一直得不到解决。不妨从直觉上判断,垄断和投入不足是否有关联:但凡收益超过了社会平均利润总会吸引来社会投资,垄断行业更受资本欢迎,这次大秦招股就是明证,高额利润下却投入不足,肯定是有限制。既然孰本孰末这样明显,为什么舍本求末?自己内部的问题解决不了,却吸引外部投资来解燃眉之急,这也只有铁老大银老大能做得出来,也能做到。
今年上半年,我国股市以超过一半的涨幅稳坐世界资本市场第一。IPO的大好时机终于来到了。你会发现,这完全是一场豪门盛宴,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靠全民投入兴建起的国有企业就再也没有向国家上缴过红利,国有股的分红都进入了企业自留资金的账号。而现在,全国企业的利润几乎被上游企业,也就是石油石化、冶金、通信、煤炭、交通运输等国有企业囊括的时候,这些赚得盆满钵满的巨无霸们犹有不足,又在IPO最好的时机向股市要钱了。那些资本缺乏的民营企业,那些正在创业中的科技企业又当如何?■ 豪门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