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天加几小时班是道德的?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咸柠七)
“一年买两件好衣服是道德的”是一句相当著名的广告文案,当然,由于发布地域的关系,目前其著名度还只维持在广告业内,也就是说,在百度上只能找到3000个相关页面,不过这句话得了不少的广告奖项,文案本人也赖以成名,且名成利就,而我至今只是一名普通的广告文案。
这倒没什么,但今天我禁不住要思考一个我从来没思考过的问题:这句话背后藏着多少个加班钟数?同样由于地域问题,这个问题在正常情况下向该著名文案本人咨询颇要费一些周折,于是我这个普通文案又开始思考另一个问题:一天加两小时班是否足够道德?如果不够的话,那么一天加几小时班才算是道德的?
事情是这样的,一个月前我所在的公司大换血,来了名新创意总监,也就是说,人心惶惶之际又换了顶头上司。一时头顶难免有点凉飕飕,还没待暖和过来,我就被新总监找去谈话,劈头就宣称:对,你们之前听到的所有小道消息都是真的,我就是传说中那个用整个生命来热爱加班,将整个生命献给加班的人。我没有结婚,没有恋爱,没有孩子,在这里也没有亲人,彻底无牵无挂,所以要无条件将加班进行到底!
我当时就眼前一黑,像唐僧遇到了张着血盆大口的妖怪,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此番吾命休矣……
其实身为一名资深广告从业人员,加班实在是家常便饭,忙起来的时候有如“大宝天天见”,闲的时候也要隔三差五亲密接触一回。但加有加规,才能不扰乱公司的正常运作和员工的正常生活,比如不能全体一起加班,否则次日上午人毛不见一条,永远准时上班的客户难免要发飙,所以再忙也要保证至少一名美术和一名文案能够在正常时间出现,处理日常工作及突发事件。又比如小加怡情,大加就要伤身,所以一轮加班之后也要安排补休调整,把时差找回来,按北京时间继续工作和生活在北京,等等,等等,约定俗成。可这次大不同了,按照该总监的就职宣言,加班将变成我们工作与生活的常态,让你加你就加,加也得加,不加也得加。
于是地狱式的加班开始了,我已经想不起第一次加班是什么时候和为什么,但从那个3点钟才回到家的凌晨开始,就形成了如下的恶性循环:每天上午创意部都渺无人烟,客户部的同事捏着工作单来看了一遍又一遍,急得团团转,而清洁阿姨则一边收拾乱七八糟的桌面一边安慰她或他说:“我早上来上班的时候他们才走的,估计得下午才来吧?你别着急啦!”阿姨料事果然如神,从下午13点到15点,各色人等陆续打着哈欠、挂着黑眼圈出现,客户部同事尾随着杀过来,开始大大小小的会议,反馈客户意见、布置新任务。创意部对客户的意见有意见要展开争论、客户对创意部的意见更有意见要再次争论,等等,等等,转眼间又到下班时间,客户部同事都要回家做饭接孩子了,于是争论结束,工作正式开始。可是创意部的同事也要吃饭呀,吃饭大过天,一吃到20点,然后才回到办公室讨论创意、找图、写文案、做稿、改稿、定稿、打印、裱板……如果是上午的提案,基本可以直接出发,如果是下午提案,还可以顾及形象回家洗个澡再来。
偶一为之,这样还算正常,但正常的程序应该是,无论提案结果如何,一出客户公司大门众人就作鸟兽散,次日睡饱回来再说。现在则必须马上回到公司,继续上述流程,否则下面的工作就无法及时赶完,如是周而复始,以至无穷。
所以加班已经不再是因为工作有多忙,而只是因为前一天加了班,而前一天加了班,只是因为大前天也加了班,以此上溯,一样周而复始,以至无穷。
如是没过多久,我在偶尔一次困得直揉眼睛后,居然在手指上发现了七八根眼睫毛,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即使为了高考头悬梁锥刺骨日以继夜的时候,我也没有大规模掉过眼睫毛。于是立刻痛下决心,抛弃了这份本还算不错的工作,迅速找到下家,逃离了这个没完没了的噩梦。
老实说,我也真不理解这样加班所为何来?就拿我正式辞职当天的情况来说,时逢周日,下午14点大家到公司加班,只为了两张海报,有一张且已经定好创意找好图了,可直到半夜3点才算做完,历时13个小时,超过一个工作日五个小时,完成本该最多四个小时就完成的工作。而且3点钟回家,搞不好6点钟才真正睡着,于是还造成了次日一整天所有人严重迟到外加头昏脑胀、工作效率基本等于零的结果,道德乎?不道德乎?
从业若干年来,第一次为了这样的理由辞职,实在有些哭笑不得,但to be or not to be?答案还是肯定的,因为我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在工作外依然能够正常恋爱、结婚、生子,在亲切的俗世中热闹而真实地活着的人,我的整个生命,只能用来热爱生命,也只该用来投入生命。■ 道德几小时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