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里不如马路上安全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雅力)
家,在人们的意识中总是温馨而安全的。可晚饭后和妻子散步时,她说:家里还不如马路上安全。这又让我想起去年发生在家中的恐怖一幕。
我家住城乡结合部,一层已全部装上了防盗门窗,院子里还养了条狗,但小偷如果从屋面上下来那就根本防不胜防。去年9月的一天,早4点,小偷光顾了。不但经济损失近万元,而且精神上的恐惧至今无法消除,从此我妻子一个人不敢上二楼、三楼,更不要说一个人睡觉。整天生活在恐惧中,哪还有和谐幸福可言。
常听公安说:抓一个小偷不易,但要他受法律惩罚更难,金额不到多少,只好批评教育放人;年龄不到多少,只好放人;就是金额到了,还要有证据链,缺一放人。建亲民社会是好事,但不能对小偷、恶棍亲和,否则大多数的好人就要遭殃。我们的职能部门承担社会管理的责任,如果制度捆住公安的手脚,他们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怕出错而不作为。我想只有真正负了责任的人和部门才能无责任,否则纳税人的钱就养了成千上万不负责的部门和人,这样老百姓哪还有安居乐业可言。
点滴空间
民间版房价成本官方缺位
近日,南京自建房俱乐部在网上公布了101家楼盘的“民间版房价成本清单”。按这份清单测算,101家楼盘中,近七成楼盘售价高出成本30%~50%,两成楼盘高出成本近100%。
与之前出现的“民间验房师群体”类似,民间房价成本的公布也是在官方版本缺位前提下的无奈之举。事实上,房屋的土地成本究竟几何?建筑材料究竟多少?人员工资究竟多高?多少利润才算合理?所有这些数据本该由物价管理部门予以核实、公布。但是在房屋这样的大宗商品上,价格却恰恰成了让消费者最摸不着头脑的东西,而让房地产商主动公布房价清单不仅难以实现,即使实现了,可信度也不高。民间版房价清单也未必就符合了实际,但说明民众对于房价成本的知情权诉求非常强烈。目前,百姓不可能没有可靠依据仅凭借自身力量来与开发商议价格,一个必须的前提是,物价部门不能在这一成本监督与公示的环节中缺位。只有官方的房价成本公示了,百姓知情了,一个可信的房价形成机制才具备了形成的前提。 安全家里马路房价购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