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后导师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屠不夫)

博士后导师0

作为清华某系博士后的老公,在谈到夫妻之间的关系时最常被别人问到的问题是你们俩之间差了好几级,你的压力是不是很大?

我最经常的回答是没感觉,无所谓。老婆是博后并不等于在所有方面都由老婆拍板,更不等于她说话就比我更占理。在我家,博士后老婆也就是在学术的领域说话底气比我足一些罢了。

老婆是学习和研究自然科学的,理科。理科的女生被很多人妖魔化成一种生活没有情趣,情商很低的人。特别是到了女博士,更被冠以第三类人的称呼。而女生如果到了博士后,在许多人眼里,基本上属于残疾人了。不过在我老婆来说并不是这样。

还是说说她是怎样走到博士后这一步的吧。本科时,老婆的身份是我的女友。当时我们年龄小,对生活的前途丝毫没有把握,对爱情的归宿也摸不着方向。所以恋爱时曲折也很多,几次都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后来大学毕业,我离开家只身来到北京,女友也独自一人去重庆读硕士。

就这样我们分开了三年。三年的时间不短也不长,对于一些人来说足以结束一段感情,可我们没有。那时候学生生活都很艰苦,除了有充足的时间站在校园里为数不多的电话前给对方打电话以外,别的都相当匮乏。写到这里,我不由得想感谢一下丈母娘——虽然我总隐隐地在心里感觉她对我这个女婿并不是百分百的满意。当时她作为我们的中转站,在第一时间将我们初装的电话号码告诉了对方。

与所有分隔两地的恋人一样,每年,我们把省吃俭用剩下的大部分钱都捐给了铁道部和中国电信。说起来都觉得惭愧,大概是她研二的时候,有段时间经济非常拮据,想从我这里获得些帮助。我不知当时给了自己什么理由,总之给她寄去了50元钱,还告诉她说我也没有钱啊。虽然当时确实没钱,但我怎么也不敢相信自己到邮局给心上人寄去了50元钱以解急用。老婆现在说起来总用哭笑不得这个词来形容当时的心情。

当时的女友,现在的老婆硕士毕业时镇江市的一个政府部门看中了她,希望她去镇江工作,还请她专门去了一趟,带她到金山寺游玩。她当时很想去镇江,理由之一就是镇江那边可以把我的工作也连带着解决了。这的确是很诱人的条件。但我却不愿意离开北京,这座我从小就梦寐以求的城市。于是她又开始在北京找工作。冬天,她一个人挤在数万人的招聘会现场。有一次,由于招聘会主办方的欺诈行为,导致参会的学生们要求退票,她也挤在数百的人堆里,退得了10元钱。记得那天还下了雪,换了我,一准儿早就回家了。

与此同时,女友还在我的劝说下报考了北京一所名校的博士,以备在找不到工作的情况下给自己创造一个来京的机会。也许是她太优秀的缘故,工作很快就找到了,除了离我稍微远一点以外还是让人满意的。而不久后,消息传来,她的博士也考取了。我至今难忘女友在拿到博士录取通知书时的兴奋表情。虽然之前我们一再犹豫是否读这个博士学位,可在看到她当时的反应时我坚定了信念要求她去读博。她也很高兴地答应了。

那一阵子,由于找工作和考博,女友一直住在北京。我先把她安排在师妹的宿舍里,后来被门房发现撵走。不得已,我找到在我读书的那所大学工作的一位教师朋友借了一间办公室。每天晚上十点半钟左右,我把她安顿好,帮她锁好门,再回到自己的寝室。教学楼里住的人不多,她孤零零地度过了许多个夜晚。办公室的窗外就是学院路,每天一早就有公交车忙不迭地从窗下驶过。北京的公交车还特别事儿,边开还边用大喇叭嘱咐行人注意安全,弄得女友常常很早就醒了。

读博又是三年。虽然我们在北京团聚了,但由于博士导师对学生的指导和培养基本上等于零,让女友很是郁闷了一阵子。她从来不因为自己已经是名校的博士而感到骄傲或者自豪,她总觉得读博是在浪费青春年华。在我看来,她在读博期间各方面的进步都很明显,但她自己却总感到失落、后悔。

所以我说读博士是一件听起来特让人羡慕,但经历起来却有无数苦楚的事情。这样的三年,在我老婆的人生历程中是宝贵的,可她却不得不每天为摸不着头脑的科研方向和难得满意的科研成果发愁。谁都帮不上她,即使我又是信誓旦旦又是摩拳擦掌的。

2003年,在我工作后的半年,女友总算变成了我的老婆。而这时,她又面临着新的挑战,找工作。这年头真的很怪,并不是学历越高越好找到理想的工作。

不过这次老婆又比较顺利地找到了工作。这次是在南城的一所大学。她本以为生活总算可以稳定下来了,她也总算可以和其他女性一样过上有点自恋,又有点自主的生活。可是不知是什么催的,她给清华某系投了简历,对方答复说欢迎她先来做博士后,今后可能更有机会留校。我们犹豫了许久,到底是去工作还是去做博后,着实让人头疼。也许是我内心里的虚荣,我竭力鼓动她到清华去,并向她描绘了一幅无比灿烂的前景。不过对于擅长形象思维的我来说,脑海中对未来的勾画应该说远没有那么乐观。就这样,我们在2004年的7月住进了清华大学的某栋博后公寓。

写到这儿恐怕各位也明白了,老婆这个博后,基本上是在我一路的威逼利诱之下才做成的。用我时常对关心我们的人所说的话来说:这是我培养的第一个博后,将来我至少还能培养出一到两个来。■ 导师博士后

上一篇: 周六食谱与闭关
下一篇: 天下(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