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体缩小

字体增大
谁来反哺贫困的“状元村”?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江苏射阳 陈军)
偏居黔西一隅的农场村是远近闻名的“状元村”,走出近500名大中专学生,其中不乏硕士。可是至今,那里的父老乡亲依旧贫困,人均年收入仅几百元。
就笔者所知,现在农村里穷人越来越多,原因是村里的精英跑了,孩子们考上大学进了城,父母却负重如牛,欠债累累。农民花钱培养的全是乡土社会的掘墓人,“状元村”仍是贫困村反映的是一个反哺空白。
我们曾有过一个以报效祖国、服务家乡为荣的年代,当然是靠政策引导的。对于现在的农村大学生来说,考大学就是为了摆脱贫穷的农村,让他们回农村就业,从心理上接受不了。再说,大学生去农村的“钱途”与“权途”,显然远远不及在城市。我不否认,也有一些来自贫困地区的大学生,有过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愿望,但创业的艰难,缺乏政策鼓励,薄弱的社会关系等,都让他们望而却步。尤其,没有用武之地,才华被埋没,更是他们担心的。只有打破不合理的城乡二元格局,改善人才使用环境,才能激励农村大学生返乡。
上一篇:
好东西(381)
下一篇:
假如加州理工学院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