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不过是摇滚乐
作者:王小峰(文 / 王小峰)
“我知道,这不过是摇滚乐,但是我喜欢。”这是“滚石”乐队的一句歌词。
4月8日晚,在上海大舞台,“滚石”乐队向人们再次证明,虽然他们不过是一支摇滚乐队,但是他们仍然受到欢迎——其中包括少部分中国人。
有时候,你很难明白,为什么这么一支年龄有250岁、总体重估计只有400斤的4个老头在今天还那么活跃,看来只有看一场他们的演出才能明白,因为他们代表着真正的摇滚乐。
1963年,“滚石”乐队在伦敦组建,43年来,他们经历了各种音乐潮流的变化,但是他们的音乐始终没有什么变化,他们最初确立的摇滚乐风格,一直玩到今天。“滚石”的演唱会,没有什么花里胡哨的噱头,灯光、舞美也没有什么炫目之处,正如他们的音乐一样,中规中矩的朴实,但是,却散发着一种无穷的魅力,这种魅力来自米克·贾格尔,他在舞台上的活力很难让人想象他是一个63岁的人,即便是一个20岁的年轻人,也经不住像他这样的折腾。贾格尔在舞台上,好像身体每个关节都安上了发条,无法停止。乐队的另外一个魅力来自他们的形象,这支乐队现在没有贝司手,演出的时候只能雇用一位乐手,因为自从原装成员比尔·怀曼1993年离开乐队之后,他们就一直没有召入贝司手,一方面是经历30多年,没有任何人再适合这支乐队,因为他们已经是个整体,还有哪个人的形象和怀曼一样与“滚石”的其他成员融为一体呢?另一方面,他们的摇滚形象已经深入人心,这个形象是从60年代便树立起来的,或者说,这就是他们的摇滚形象。他们的打扮、甚至在舞台上的动作,似乎就是“摇滚乐”这三个字的化身。
摇滚音乐的发展,变化出各种各样的风格,很多风格潮流都随着时代的产生而产生,随时代的过去而消亡,而摇滚乐本质的东西就是那样,从来不会随音乐本身的变化而变化。在这个世界上,只有“滚石”真正明白摇滚乐的真谛,所以,当今天,“滚石”站在大舞台上,再次唱起他们在三四十年前的那些歌曲时,它仍然能让全场激动,《同情魔鬼》、《(我得不到)满足》、《涂上黑色》、《想你》、《你不是总能得到你想要的》……
这不过是摇滚乐,一种真正诠释摇滚乐定义的摇滚乐,它听起来可能比今天很多摇滚乐都过时,但是无法阻止人们对它的喜爱。所以,你能明白,为什么“滚石”乐队每次全球巡回演出都有观众,每次都能成为最赚钱的乐队。所以,在上海大舞台,仿佛所有在上海的外国人都去看“滚石”的演出了,不管年龄大小,他们都兴奋地跟“滚石”一起歌唱。所以,“滚石”无论到哪里演出,他们都不用宣传,只要告诉人们他们开始卖票了,剩下的事情就是他们开唱了。
所以,你就更不难理解,为什么“滚石”莅临上海是那么高调,除了例行的新闻发布会,他们几乎拒绝了任何一家中国媒体的采访,如果不是中央电视台播放他们的现场演出实况,他们也会拒绝中央电视台的采访。在“滚石”看来,他们还需要媒体宣传吗?
同样,演出公司在对待中外媒体的待遇上,也是天壤之别,这次“滚石”来中国演出,惊动了英美所有的大媒体,一共有109家中外媒体采访了“滚石”的新闻发布会,绝大多数都是境外媒体。对中国人来说,这是一个摇滚传奇的“滚石”来了,人们对这支符号级别的摇滚乐队抱以好奇心,虽然喜欢他们的中国人并不多。但是对西方媒体,他们更关注的是“滚石”将有几首歌曲在演出的时候禁唱。果然,在新闻发布会之后,西方主要媒体把报道的焦点集中在“禁唱”上。“滚石”每次出版新专辑,都会举行巡回演出,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无论在哪里演出(包括美国),都会有几首歌曲被告知禁唱,早在60年代,他们就被要求在演出时把敏感的词句改掉。这些年,“滚石”巡回演出,很少看到西方媒体有关于“禁唱”的报道。这次被西方媒体大肆渲染,显得非常可笑。不过是摇滚乐罢了,西方国家禁唱和中国禁唱难道有什么本质区别么?
既然“滚石”都能来了,肯定就能唱了,米克·贾格尔说:“我们有400多首歌。”言外之意是唱哪首不是唱呢。甚至像《(我得不到)满足》、《发动我》这类比较敏感的歌曲在8日晚上的演唱会上也都唱了。这不过是摇滚乐罢了,还能给它赋予更多别的么?
“滚石”乐队非常重视在中国的演出,从新闻发布会上就能看出,他们还是很认真、风趣地回答每一个问题。同样在日本的新闻发布会,时间很短,乐队草草回答了几个问题就匆匆结束。因为中国演出对他们来说很有意义,他们终于来到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演出,不管有多少中国人去现场观看了这场演出,至少在“滚石”的心里会有“我来了,我看到了,我征服了”的感觉。
从演唱会上乐队非常卖力气也不难看出,他们希望中国之行用“完美”两个字结束,将近两个小时的演出,演唱了近20首歌曲,让到场观众过足了瘾,他们做到了——这不过是摇滚乐,但是人们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