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像少年一样飞
作者:贾冬婷( 本田宗一郎——本田赛车队的老“社长” )
100年前,有个小家伙出生在日本乡间,他家里是铁匠铺,后来是自行车铺,那时候能在乡下看见汽车可是新鲜事。不过这小子长到十几岁就进城打工了,他在汽车修理厂里表现出热爱机械的天性,汽修厂自己攒车参加比赛,这家伙就当副驾驶。后来,他凭着自己的本事开了自己的修理厂,用自己开发的引擎开始生产摩托车,他组织车队去参加世界大赛,第一次出征就有车手丧生,但他不放弃,不断改进技术,最终让他生产的摩托车成为世界冠军的代名词。他叫本田宗一郎,他的企业叫“本田技研”。本田宗一郎退休后,当年的赛车经理河岛喜好当上了“社长”,他说过,本田车队如果不能在国际竞赛上取得胜利,“本田技研”这家公司早就倒闭了。参加机车竞赛,是把公司命运全寄托在上面,是拼命的赌博,更是一项艰苦的工作。担任社长比当年做车队经理轻松多了。
在如今的汽车世界,想重复本田宗一郎的成功几乎不太可能,想复制本田摩托车的成功也很有难度。但大家都熟悉另一个故事,1960年,有个小家伙出生于巴西的圣保罗市,他爸爸是个搞汽车配件的企业家。小家伙4岁,他爸爸就给他定做了一辆一马力的轻便小车,7岁大,这小子就敢把家里的轿车开到街上。10岁,他拥有了真正的小型赛车,13岁开始参加小型赛车比赛,17岁时就夺得了南美冠军。然后他跑到欧洲,参加各个级别的汽车赛,最终成为一个F1车手,这个生来就与车为伴的生命也终于在车道上离开尘世,他就是塞纳。要想当一名车手,重复这样的经历事在必然——很小就摸车,少年时代就开始比赛,是不是天才选手此时是最好的验证。
更多的少年将在长大之后和他们的赛车梦想说再见,但就中国现实而言,许多人的赛车梦想是被延宕了。韩寒是在写书成名,赚到了一些钱之后才有机会去玩赛车的。要是将飙车、赛车和青年反叛相联系,也许韩寒是个最好的符号。他所讲述的与汽车有关的故事中有这样一个很是好玩——他在水边卖自己钓来的螃蟹,有位父亲带着自己的孩子来买,临走时,父亲教育他的孩子要好好读书,否则只能像这位哥哥一样做小买卖。韩寒听了之后颇为恶作剧地开着他的好车追了上去,让那位父亲见识一下,不肯好好念书的孩子也会有出息。
从出名开始,到现在大骂文坛,不管他自己愿意不愿意,韩寒是被当成个反叛少年的代表了。可怕的是,我们的社会中向来没有排除掉一种毒素,那就是总把年老一代当成腐朽没落的,把年轻一代看成朝气蓬勃的,尽管现在没人再把“童子尿”当成什么灵丹妙药,但赏识或者过度赞誉年轻人似乎更时髦一些。当韩寒说他没功夫打这场嘴仗要去玩赛车时,赛车这个道具的意义更加彰显:玩赛车是更具生命力、更张扬个性的生活方式,而文化上的辩论要显得无趣许多。
其实,所谓的少年反叛一直不缺乏这样的道具,20年前是霹雳舞,10年前是滑板和其他极限运动,也都算是体育运动。然而,20年前那些跳霹雳舞的人,10年前玩滑板的人,现在都已经或开始发福了,他们早就不反叛什么了,他们有了车子、房子。他们逐渐僵化呆板,为更年轻的一拨人叫好成了他们反抗体制的唯一举动。然而韩寒同学的价值观和他们的价值观也没什么不同:好车意味着成功,成功者,相对来说,就可以藐视他人。充满规则的世界是无聊的。
( 生来就与车为伴的塞纳,奔驰在赛场10年,创造出不平凡的成绩,被誉为“赛车王子” )
如果我们把目光放远点儿,看看60年代欧美那些反叛者,那代人创造了今天的世界——牛仔裤、摇滚乐、女权、性开放等等,一位现年58岁的“老炮儿”最近在《NEWSWEEK》上写文章说,我们不是没有努力过,我们努力过。想当初,我们实际上有整整一分钟之久,卡住了这个体制的喉咙,但体制最终赢了。这个体制不会疲倦,不会被俘,也没有吵着要这要那的儿女。这个体制是有耐性的,它用房子、汽车和游艇来诱惑我们。我们说:“我们不需要这些东西!”体制说:“我会等。我一边在等,与此同时我甚至会变大。”
那个体制的确变大了,在几十年前,我们就不在它的版图之内。现在,我们的年轻人懂得用好车来宣扬自己的地位,把飙车当成爱好了。以前的孩子也就是练练毛笔字,玩玩象棋,飙一下自行车而已。物质时代的来临,让年轻一代人更早、更容易沉迷于物质享乐。当然这也没什么不好,即使这些迷恋机械、迷恋速度的年轻人里面,没有出现本田宗一郎、保时捷、塞纳,他们总算拥有自己旺盛的青春,更少压抑的青春,一代人总该比上一代更幸福快乐。
一位50来岁的学者曾经这样开导一位30多岁的记者:“天赐良机,少年找到了他挚爱的游戏是幸运。形格势拘,青年适时地告别他少年时代钟爱的游戏,寻找更大的空间和挑战,更是幸运。”■
各国限速规定及管理
( 拿明星飙车来吸引观众
60年代,本田宗一郎在日本开建铃鹿赛道。当时这个赛道承担着本田公司的试车任务,规划者并没有修建大型停车场,但本田宗一郎认为,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开车前来观看汽车比赛,因此停车场要容纳更多的汽车。
美国的一些汽车赛事中,露营房车观看比赛是一家人度周末的好方式,他们把车停在赛车场的空地上,晒太阳烧烤。美国的赛车道相对密集,但一般方圆300英里之内不会重复修建两条赛道,这也是汽车迷能开车来看比赛的合适距离。但再大的停车场也难容纳10万观众都开着自己的汽车来看比赛。上海F1赛事,大轿车把观众拉到现场更实际一些。
不过,上赛道老板郁知非最大的问题是,除了F1,上赛道还能拿什么来吸引人?尽管该场地举办各类汽车比赛不少,但观众上座率并不理想。甚至有不少观众看完好莱坞特技汽车表演就退场了,因为他们不觉得那些小车一圈圈跑着有什么好看。对此,郁知非的办法是培养市场,等待汽车文化的进一步成熟。
上海国际赛车场在2004年举办了中国汽车场地锦标赛第二站比赛,但更吸引人注意的却是同时进行“成龙慈善杯明星车赛”,15位美女明星选手开了5圈,钟丽缇和容祖儿获得前两名。大小S分别是倒数第一和倒数第二。为了保证女星们的安全,每位女车手身边都安排了一位职业车手来护驾,职业水准的林志颖为小S护驾。钟丽缇对F1颇为钟情,她说:“我喜欢它的强大,喜欢它的速度,喜欢它的性感。”
港台明星中不少人参加职业赛车比赛,比如早期的成奎安,后来的任贤齐、林志颖。火爆的飞车场面既然已经成为电影中的一种元素,那么明星飙车也是汽车比赛中的一个亮点。■ (哈雷)
)
美国
州际高速的限速南部和北部有区别,北部由于是丘陵地区,一般限速100公里,而南部地势平坦,限速均在110公里以上。乡间公路限速一般在70公里以下。州内的公路限速一般在90公里以下。小区内的公路限速40公里以下。
( 徐浪的车没人敢坐
不少人看过法国电影《出租车》,司机是个疯狂的家伙,不遵守交通规则,超速,弄得乘客到地方就吐。没准儿有些人在北京也坐过这样的出租车,你简直觉得他开出租实在是太委屈了,他应该去当赛车手。有关汽车的电影实在太多,但大多是那些光亮的名贵汽车,似乎大牌子汽车和大明星一样。即使这部以混乱的马赛为背景的《出租车》,也禁不住后来被挪到纽约重新演绎了一部《的士飙花》,片中出现了福特改装车和宝马。
据说,中国车手徐浪最喜欢的电影之一就是这部《出租车》,参加达喀尔拉力赛的中国车手大多经受过法国师傅的调教,而《出租车》这部电影简直就是宣扬法国人开车天赋的。徐浪凭借这两年在达喀尔拉力赛中的成绩,已然是中国车手No.1的意思了。他的家乡是浙江武义,家里相对富裕,上中学时候就有摩托车上下学(这一点和欧洲相似,欧洲许多孩子是在开摩托车上学的),后来学开吉普车。据说,徐浪曾在家乡的公安局当过司机,而同事们普遍反映不敢坐他的车,因为太快太猛。2000年,徐浪参加赛车培训,当年6月,以个人名义参加了全国汽车拉力锦标赛福州站比赛,结果第一次比赛就拿了一个全国第二。2000年底,徐浪正式签约上海世纪新秀333车队,开始了职业车手的生涯。■
(哈雷)
)
超速行驶超过规定越多,罚金越高,理由是,一旦出事,你给对方造成的损害将更严重。如果你要以100英里的速度行驶,撞在警察的枪口上就要被罚不少于1000美元。
德国
( 严路和他的
超跑车队
从个人经历上看,严路一开始都在正轨上:大学毕业,从事广告行业,开办了自己的公司,积累了一定的财富。但自打喜欢上汽车之后,他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他喜欢和记者讲的故事之一就是:领略保时捷的妙处。其实保时捷创始人的故事早就被讲过好多次,费迪南·波尔舍凭借自己对机械的喜好,对精湛工艺的追求,打造了保时捷如今的地位。但后来众多喜欢机械、热爱工艺的人都是通过开车来展现其梦想。
早些年,严路去香港看过地下赛车,也看过漫画《头文字D》,也曾经和朋友深夜在北京的三环路上飙车,后来他去德国学开赛车,也参加了一些比赛。最终,他认识到自己的才能不是当车手,他当上了老板,2004年,他组建了一支中国保时捷车队参加卡雷拉杯,他的车队起名叫“超跑”,雇用泰国职业车手,拉来赞助商。根据国际汽联的规定,GT赛中的车队全都是私人车队,并不能接受车厂的经济援助,一切是自己玩,自己经营,严路目前所做的是把自己和他的车队当成一个广告载体,延续对汽车的喜好。■
(哈雷) )
闹市区每小时50公里,非闹市区每小时100公里。高速公路原无时速限制,但最近德国政府正在提倡改为最高时速100公里,因为车速太快会增加树木跟森林的死亡数量。
为了保障限速规定的顺利执行,交管部门除了对违章者进行处罚外,更多是采取一系列辅助措施进行管理,比如红绿灯的设置。举例来说,在柏林,当红灯变成绿灯时,驾车者如果以50至60公里之间的时速前进,到达下一个路口时一定是绿灯。反之,如果以低于50或高于60公里的时速前进则会一路遭遇红灯。这样,从红绿灯的设置上“规范”了那些低速或超速行驶的人,保障了道路畅通。
( 消费税与大排量汽车
前些天拿到一辆雷克萨斯GS430试驾,开着就上京承高速,大排量车的好处之一就是加速顺畅,踩油门,发动机并没发出太多响动,速度就上来了(资料上说0到100公里加速6秒多),身体感觉时速120的时候,车已经跑到时速150以上了,很轻松就提到时速180。正美滋滋开着,后面有一小车跟上来,是标致307,于是小飙一会儿,就在时速180上下跑,车到六环,我奔顺义,人家奔昌平,分道扬镳。这算是小乐趣,拿雷克萨斯GS430和人家比,实在透着咱开得多面。
然而,谁也不能否认开好车的乐趣。法国人有书讲“第一口啤酒和其他微小乐趣”,我相信,高速路上的第一脚油门也算是一种“微小乐趣”。但要想获得这个微小乐趣,代价还是不小,雷克萨斯GS430价钱是70多万元,4月1日开始消费税调整,那么也许再涨几万块钱。不过有钱人和咱们的区别是,他们比我们有钱,所以提高4.0升及以上排量汽车的消费税,是他们考虑的事情。
好车的一大麻烦之处在于,你不能开快车。北京出台的规定是,超速50%以上就要吊销驾照,也就是说,在四环路开到时速120就危险了。去年在西南地区,一宝马车主在高速公路上超速行驶,被警察扣下后说了句实话:这车开慢了不就成拖拉机了吗?宝马这牌子在中国有个特殊现象:负面新闻极多,但钟爱者真不少。浙江一报纸透露,去年该省查处若干起超速违章,超速最多的头10个案子,有7起是宝马车,这样的新闻其实也能起到广告作用。
今年8月,全新宝马M5和M6将开始在中国市场销售,V型10缸引擎是宝马F1战车的心脏,号称百公里加速不到4.5秒。新宝马M车型在中央控台上装备了Power按键。车辆预先设定让发动机输出功率到400马力的P400程序,用于城镇路况下的驾驶。如果按下Power键,就启动了P500程序,使发动机改变节气门的反应,达到507马力的最大输出功率。这样的好车,厂家用电子装置将其极速控制在250公里。■ (哈雷)
)
法国
闹市区每小时60公里。非闹市区一般为每小时90公里,中间有隔离带的四车道快速路每小时130公里,高速路每小时130公里。
( 在电脑前面开车
好多年轻人是在电脑游戏中先熟悉汽车的,而后才有机会真弄一辆汽车玩。品种繁多的赛车类游戏能让你领略不同的乐趣。比如《曼岛TT机车赛》就能让你了解50年代英国曼岛的摩托车赛事,那时候欧洲众多摩托车厂家都参加在那里举行的比赛。日本厂商要到那里去学习观摩,然后琢磨着参加比赛。德国NSU、英国的纳登、意大利的阿克斯达,这些牌子现在已经很陌生,但要了解“摩托车文化”不能忽视这些机车。
如果你觉得电影《出租车》非常酷,你也可以玩《疯狂出租车3》,你的任务就是在热闹的街道上,快速把各种乘客送到目的地。越快越好地完成任务,就越能多挣钱,至于怎么抄近道怎么违章不被警察抓到,就看你的本事了。这样的游戏最好能出“北京版”、“上海版”之类,从前门到中关村,你5分钟就能开到,但现实情况是你可能塞在路上动不了。
正是因为有现实的麻烦,你也许可以去试试《午夜狂奔》这样的游戏,有禁撞的车、加速性能好的车、十几种赛道供你选择。但说实话,赛车游戏实在没什么新鲜的,操作界面和几年前相比没多少改进,要是游戏真那么好玩,年轻人就不会真的到马路上寻求刺激了。■
(哈雷)
)
汽车时速超过限速规定不足50公里,罚款600法郎,反复违反限速规定罚款2万法郎。
英国
闹市区每小时50公里,快速路100公里,四车道快速路和高速路110公里。
如果汽车超速15公里,就会被罚款60英镑,驾照上扣3分,超速得来的罚款用于支付监测、执法等开支。
瑞典
瑞典是世界上道路交通事故万人死亡率最小的国家。通常情况下每小时限速7O公里,闹市区每小时5O公里,人车混行区3O公里,高等级公路是9O公里,高速公路11O公里。
平时很少看到交警,但实际上监视很严,空中直升飞机,地上闭路电视,都严格注视来往车辆。超速行驶者,第二天就能收到罚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