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起玩广告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邹剑宇)

大家一起玩广告0

一个顶古惑仔的朋友某次去猫扑网面试,考官是猫扑的老板陈一舟。陈一舟问:“你觉得猫扑是什么样的网站?”古惑仔回答:“猫扑有三个特点,BT、YY和Money。猫扑的内容很BT(BT为‘变态’两字拼音缩写),到猫扑玩的人都很YY(‘意淫’的声母),老板很会弄钱Money。”陈一舟听完哈哈大笑。

一般传媒把猫扑定性为“八卦”网站,公认为是中国web2.0的代表。与web2.0时代感接近的是猫扑年轻的网络文化,BT、YY是他们的网络流行用语。他们在网上说话“了”不说“了”,新的说法是“鸟”,例如“你刚吃完鸟?”

BT也许是个好词,因为可以夸奖人比如学习成绩BT、某专长BT、游戏顶尖BT高手,当然他们真急了也会用BT来骂人。听不懂这些用语的人别着急,也许对方喜欢你呢,听多了才知道网络年轻人是啥状态。猫扑网的前任市场总监王磊总结:猫扑就是BT,就是“改变态度”。

猫扑最近把一个虐猫录像演变成了全国关注的“虐猫事件”,猫扑网的猫民们相当地谴责虐待猫的BT行为,猫民自发组织追查元凶,直到录像中黑龙江的女演员和隐藏在她背后杭州的虐待小动物录像制作公司暴露无遗。

这样一个网站,3月8日宣布拿到了48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超过当年搜狐、网易上市融资额的半数,证实了这个BT网站老板会找Money的说法。由于猫扑网还没有实现盈利,在BT和Money之间是什么样的一个商业逻辑,赚钱的模式仍不清晰。4800万美元的投资人是怎么考虑的,猫扑未来会怎样?

曾经在猫扑上看见一些很漂亮的句子:有楼主(网站上一个帖子的发起人)出题“一枝红杏出墙来”征集上句,跟帖数十页,其中不乏“两岸猿声啼不住,一枝……”“姑苏城外寒山寺,一枝……”让人喷饭又充满网络智慧的对子。

让人不受约束地发挥想象力、寻尽世间百态并展示自己好恶,是一个健康社会需要的轻松、幽默的一面。BT人喜欢拿社会来幽一默、拿自己来幽一默、拿明星来幽一默。BT明星胡戈的追随者最新又弄了“一个馒头引起的麻烦”,对BT不适应的陈凯歌不知会有何反应。

胡戈的BT文化和陈凯歌代表的审美趣味、网民信息原创和传统社会的信息秩序,这两组形式与内核的激烈矛盾,就是人们看不清猫扑这样网站的原因所在。一个外表或者朋克、或者干脆一本正经的孩子出口就让你瞠目结舌,但是他突然拿走了4800万美元。

猫扑代表中国的web2.0有两个意思:除了新鲜的网络文化,还有就是内容全部由网民自创,网站编辑负责管理和维护。猫扑管自己叫娱乐互动的门户网站。和所有web2.0的网站一样,它们不像新浪、搜狐把内容按照传媒思维分类,广告商在其中寻找自己的广告位置成了一个问题。没有了汽车、地产频道,汽车、地产广告该投到哪里去?

猫扑的“大杂烩”频道是一个BBS论坛,上文所述“一枝红杏”故事的出处。在众多帖子的里面,偶尔发现“32部三星手机——征爱情故事”这样的帖子。网站编辑把最热的帖子置顶,广告编辑则把广告固定在显眼的位置。在另外一个频道“贴贴”里,网民可以把自己喜欢的图片、录像和FLASH上传,最显眼的位置里有“KFC美味争峰”——玩小游戏得到肯德基快餐店的炸鸡腿优惠券。

内容互动之后,广告商立刻学会了让自己的广告也互动起来。互动的广告最好不像广告,而像一个热门的帖子或者游戏。广告效果除了它摆放在网页的显著位置之外,它还要足够好玩以吸引更多顾客一起来玩广告。玩广告打破了“消费者—广告—商品”三层次的消费顺序,商品和商业品牌文化与流行文化越来越二合一了。

看着传统广告逐渐失效的广告商们一定可以从互动的广告里嗅到腥味:过去顶尖的广告片里有拍得像电影的宝马广告,未来一定有做得像《魔兽世界》的互动广告。■

上一篇: 雨后春笋
下一篇: ​鹅肝秘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