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艺术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布丁)
我们单位没有停车场,每天上下班,大家都是谁抢到一个空儿谁就停下,有时候一辆车后面顶着两辆车,谁有个什么事儿要先走一步,那大家就玩“华容道”的游戏,倒腾好外面的车,把里面的车放出来。过道两侧都停着车,中间通道只容得下一辆车进入,总之,在这里揉库是非常需要技巧的,三上三下未必能顺出去。
某天中午,一辆闪亮的新广本卡在通道里,它的主人是一位30岁上下的女士,这位妇女后面是邮局卡车,左边停着食堂送饭菜的面包车,右边是一辆捷达,因悬挂系统的问题,那捷达后半截往下沉得厉害,看着就像停在跑道上的一架协和飞机。
女士小心翼翼揉了好几把,斜着卡在三辆车中间,再怎么动弹都会剐蹭,在车的前后,有不少人要进出,但被车挤得没地方可钻。于是不少人口出怨言,不过车中的女士并不慌乱,她接着摆弄广本,面对抱怨充耳不闻。而周围的人群很像是声讨日货的愤怒青年,恶狠狠打量着车与车主。在她好不容易腾出一道缝的时候,我快速离开现场,到单位附近的一家包子铺吃午饭。
这家饭馆很红火,包子刚蒸上,要等会儿。旁边桌上已经端坐着一位,面前是整齐的碗、碟、筷子、勺、餐巾纸,10分钟之后,我们的包子馄饨上来了,那位仁兄依旧正襟危坐,等我们狼吞虎咽快吃完了,这仁兄的桌上还没见上包子,他也不着急,那份严肃好像是在等待末日宣判。我好奇地问他:“您等什么呢?”他说:“我等素包子。”
这一问一答破坏了他等待包子的那份肃穆与仪式感,让我想起我在意大利某处教堂的遭遇,那个教堂里有个老人在弹管风琴,旁边竖着个牌子,禁止大声说话禁止打电话,仙乐飘飘,我的灵魂正往高处走,忽然传来手机铃声,弹琴的老人从兜里摸出电话唠叨起来。那哥们儿是经我一问,才转向老板大喝:快点儿!而之前他的举动很像一位严肃的行为艺术者。
我相信我这一中午接连看到两起行为艺术,前面那位女士展现了人生的道路是多么艰难,你的人生很容易被卡在半截,而周围是敌意的人群。后面这仁兄展现了生命中无望的等待,别人的肉包子已经吃上,他的素包子还没有降临。
那天晚上我也进行了一次行为艺术——睡觉,可惜没有任何观众,我脱了衣服钻进被窝,可以这样阐释这个行为艺术:“有时他起誓要开始一种更好的生活,然而当夜晚带着它的拖鞋,它自己的躯体的蒸汽来临时,他就凄凉地回归到同样命运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