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危改资金难扶危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湖南 一读者
前不久,乡下的舅舅找到我,说家乡遭遇了罕见的冬汛,他蜗居多年的老房子不幸倒塌。舅舅长年吃低保,无儿无女,而且有点智障,身边的亲戚都不愿收留他。听说住建部门正在启动危房改造项目,他想托我找找关系,申请一点改造资金。
依舅舅的情况,完全可以享受危改补助。补助专项资金是国家财政部一级级拨下来的,为跑这笔款子,舅舅跑了多个部门,光交通费就花得他心疼,但资金迟迟没有着落,房子问题又刻不容缓,急得他食不甘味,一筹莫展。亲戚们这边,也是爱莫能助,只有干着急的份。时值年底,这房子倒得很不是时候,本年度的危改资金补助早已发放到位,新增的对象只能列入明年的改造计划,还得先垫资建设。这就意味着,舅舅最快也得到明年底,才能拿到补助款,且金额只有三五千元,还不够建房资金的十分之一。好心的家人帮他四处借债,依然是杯水车薪。
我参加过一些危房改造项目调查,发现不少危改对象的房屋只是相对破旧一点,并没达到必须改的标准。而一些真正需要改造的危房,又由于种种原因,没有纳入改造范围。即使列入改造的对象,安排的资金比例也偏少。一些住居在偏远山区的特困户,因为付不起自费部分,被迫放弃危改;另有人为了翻建新房,四处借贷,反而背上新债。舅舅的情况就是一例。为应付上级的检查,地方热衷于搞“整体推进”,即在一些靠近铁路、高速、国道、水路的显眼位置,集中连片地改建新楼。这些地方的村民,整体情况比较富裕,根本不需要改造危房,但因为能够自付相当的比例,反而容易争取到危改资金。
国家启动农村危房改造,目的是为底层百姓办实事,提倡精准扶贫,真扶贫,扶真贫,消除贫富差距。尤其在危改对象的确定方面,必须要考虑到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区别对待。目前,绝大多数地方都在争这笔资金,有关部门大多采用撒胡椒面的方式,影响了危改效果。同时,因为点多线长,导致监管机制的缺位,地方政府一心树政绩,在危改对象确定上把关不严,使得真正需要改造的农户并没有享受到国家政策;还有一些基层干部,人为设坎,挪用、截留危改资金。凡此种种,使得危改资金难以扶危。 危改扶危读者来信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