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拍卖的方式拍卖
作者:李晶晶《白衣芭蕾舞者》(1878)
陶博曼其人
苏富比前主席阿尔弗雷德·陶博曼(A.Alfred Taubman)绝非不切实际、挥霍无度之人。
1982年,苏富比拍卖行卷入债务危机,由于公司前主席兼首席拍卖官彼得·威尔森领导了一场恣意放纵的全球扩张,导致公司经济状况摇摇欲坠。为了减少损失,截止到1982年6月,公司已经裁掉了全球25%的员工。暗淡的前景使得股票下跌,公司濒临被接管的边缘。
危难时刻,陶博曼出现了。
陶博曼出生于密歇根州庞蒂亚克一个富裕的德国犹太移民家庭。他常说他一直有这么一个奇怪的想法,有一天他可能会和他父亲在大萧条时期一样,失去所有的一切。陶博曼12岁时就初尝做零售生意的滋味,他利用周末和晚上时间在庞蒂亚克主街道的蒂姆鞋店打工。在那里,他证明了自己是一位富有天赋、具有领袖气质的销售人才。他发明了一个诀窍来猜出顾客的精确鞋码,并通过建议穿小半码的鞋子来满足女顾客的虚荣心。同时,陶博曼还对怎样布置鞋店以诱使大众购买鞋子拥有一种早熟的领悟力。
《梳发女子背像》(1885)
然而,陶博曼没有完成他的学业。这名26岁的小伙子从当地三井住友银行的全资附属银行借款5000美元,在底特律郊区的橡木园开创了他自己的建筑公司。他富有革新精神的店面设计吸引了麦克斯·费希尔的注意力。麦克斯·费希尔是密歇根首屈一指的石油和地产大王,他委任陶博曼为他在高速公路的79个加油站设计原型。这个项目成为一座金矿,因为费希尔又赠予他一份建造200个加油站的合约,这为陶博曼提供了职业生涯中下个阶段所需的资金。
“二战”结束后,数百万美国人移民到郊区。成群的中产阶级家庭从诸如底特律等大城市搬出,迁入三居室的郊区房子,陶博曼清楚地看到一个新的机会到来了:虽然底特律郊区已经有小购物店,但这些店零散分布,没有什么货品可提供。陶博曼预想了一种全新的零售百货商店,一座大型奢华的室内购物中心,里面设有令人兴奋的高消费层店面,人们可以购物、用餐甚至观看电影。
温斯洛·荷马画作:《照看婴孩》(1873)
1964年,陶博曼动用积蓄和借款,在加利福尼亚的海达德建造并设计了他的第一家区域性购物中心——“南国”,获得成功。很快他就在全国范围内建造并运作多家购物中心。陶博曼的购物中心吞噬了小的购物店。随着他的商场大量出现,他也成为行业中众所周知具备创新风尚的人物。这位密歇根巨头对零售业一直以来的密切关注使其成为生意场上的传奇人物。
1983年,陶博曼进行了他最著名的一次并购——苏富比。在恶意并购的争夺下,陶博曼简直不敢相信他的好运。由于时机完美,再加上几位朋友组成的大财团的帮助,最终以1.39亿美元突出重围。陶博曼在困境重重的苏富比身上看到了无穷潜力,在他看来,“有一种巨大的力量阻止个人消费者走进拍卖场,限制了苏富比实现业务增长和扩大市场占有率。我相信如果我们能够击穿这个阻力极限,拍卖业务可以拓展得更为广阔,更有利润空间”。
阿尔弗雷德·陶博曼
在令人惊叹的商业本能指引下,陶博曼让公司赢利。他运用一些销售学的原理出售诸如古希腊雕像、中国瓷器、早期绘画大师的画作、印象派画家的油画之类的稀有物件以击垮其他人的竞争,这些原理是他作为奢侈品购物中心的开发商时掌握并精通的。
收购苏富比使陶博曼得以把不同的人生分支整合到同一个更为广阔的企业。将近20年来,陶博曼致力于改变这家有着239年历史的公司的作业模式。他从自己作为客户的经历开始入手。“尽管我是一位很好的顾客,一位积极的收藏家,财力雄厚。”他曾写道,“拍卖行的代表还是非常粗鲁,反应迟缓,而且还经常非常高傲。”陶博曼凭借他对于消费者的敏锐观察,彻底改变了苏富比的文化,要求每一位走进拍卖行的客人都得到尊敬和照顾。他敏捷地把零售市场的设计经验应用起来,把苏富比纽约旗舰店改建成一栋更加轻快、有现代感的建筑,顾客们可以很容易地在楼层之间往返,与陈列其间的拍卖品互动。“我想要创造一种开放的感觉,每一件商品欢迎每一个人。”
马克·罗斯科画作《无题》(薰衣草和绿色,1952)
为了证明自己看重生意,陶博曼希望在大西洋两岸向他的新员工致辞以重振士气,于是曾在一天之内出现在伦敦和纽约两地。陶博曼宣布他对公司所有的一切都怀有最崇高的敬意:“我想让你们保证你们的举止行为会有所改进,你们会证明你们十分重视顾客的想法。”陶博曼严肃地说:“你们的专业知识和学识是没什么问题的,但是你们从事的是服务行业,如果你们举止不得体,就不能在这个行业混下去。”许多英国人习惯于自命不凡、思想褊狭,所以当他们听到一个美国暴发户发表的一番对礼仪规矩的言论,都感到十分震惊。但是当陶博曼以乐观的语调展望苏富比拍卖行的未来,结束了他的演讲后,便得到了雷鸣般的掌声。
陶博曼引入了新的融资和市场技巧,他称为“姿态高尚、毫无缺憾、绚丽迷人的名人拍卖会”。例如温莎公爵夫人(1987)拥有过的珠宝,安迪·沃霍尔(1988)收集的许多饼干盒子和其他物品,杰奎琳·肯尼迪·奥纳西斯宅邸(1996)许多备受钟爱的珍品。在短短的7年之间,他的改变给拍卖行带来了5倍的收入增长,到1989~1990年拍卖季为止,拍卖行销售纪录达到32亿美元。如此惊人的增长主要来源于新增的个人竞拍者,他们来到拍卖场,参与到艺术经销商中间,正是陶博曼的改变促成了这种可能。“你会发现,如何推销一幅珍贵的德加的油画,和如何推销一杯冰麦根啤酒之间有许多相似点,远比你认为可能存在的还要多。”
马克·罗克斯画作《6号》(1962)
陶博曼在苏富比的创新迅速被佳士得和其他拍卖行效仿,今日的拍卖市场在很大程度上是陶博曼缔造的。“我们永久地改变了艺术品市场。”他在2008年准确评价道,“并使之变得更加美好。”
陶博曼的收藏
巴布罗·毕加索画作《女子坐像》(1983)
2015年4月,陶博曼辞世,享年91岁。消息一出,立刻成了全球头条新闻。从《纽约时报》到伦敦的《每日电讯报》,这位零售开发商的生平故事不可抗拒地吸引着每一位讣文作家,他们津津乐道地讲述这个只有在美国才能实现的神话:出身于密歇根州庞蒂亚克一个普通家庭,成就了蔚为壮观的庞大事业,至今已繁荣60余载。正是陶博曼,改变了人们的购物方式:无论是中产阶级还是身世显赫的贵族阶层,前者蜂拥在他创新的大型购物中心,后者在类似苏富比这样的高端艺术品市场进行交易。也正是他,多年来一手掌管着苏富比。
但是陶博曼的故事还不完整。60多年来,陶博曼悄然无声而又孜孜不倦地累积了世界上最伟大的私人艺术品收藏之一。这样一位在公众瞩目中度过了大半生的焦点人物,他的多处居所中究竟悬挂着哪些珍贵杰作却着实鲜为人知,不论在他第五大道上富丽堂皇的公寓里,还是在棕榈滩和南安普敦的海景豪宅中,或者是他在密歇根州居家生活的现代主义风格的庞大宅邸里。“阿弗烈的公寓少有人来。”休·希尔戴斯利,苏富比的一位执行官,同时也是陶博曼20余年的好友这样说,“他对于自己的收藏非常低调,它们不是用来炫耀的。”的确如此,陶博曼常常把他收藏的艺术品形容为自己“非常亲密的朋友”。
威廉·德库宁画作《无题XXI》(1976)
在陶博曼的一生中,关于他的收藏有着种种推测。他是自己的博物馆馆长,所有的收藏都经由他亲自选购——就他收藏的范围来言,这一点可谓非比寻常。他从未同意过任何博物馆展览他的收藏炫耀他的宝贝,也从未给他的藏品编定过任何一本图录。
事实上,陶博曼的收藏历程始于1947年,这一切源于大学油画老师卡洛斯·洛佩斯赠予陶博曼一幅原创画作。陶博曼曾在书中写道:“我非常喜欢他的课,也非常喜欢他的绘画。”陶博曼回忆道,学期期末洛佩斯把自己的艺术作品送给了他。“一幅精美的绘画,那是我拥有的第一件艺术品,至今依然挂在我家。”对陶博曼来说,洛佩斯的画同时代表着一条他自己也可能选择的道路。“创业初期的那些年,在我挣了足够的钱以保证家庭的基本需求之后,我对艺术的热爱就发展成一种有相当规模的艺术收藏。”
亚美迪欧·莫迪里安尼画作《宝丽特·茹丹肖像》(1919)
陶博曼对艺术之爱的实践便是沉浸于艺术品和艺术家的世界。上世纪50年代,陶博曼是纽约西57大街格林画廊的常客。一部摇摇晃晃的电梯把他带到四楼,在那里,艺术商理查德·贝拉美会骄傲地介绍罗伯特·印第安纳、贾斯培·琼斯和弗朗西斯·培根等一类艺术家的新作。于是,陶博曼开始购买现代艺术家的作品,例如弗兰克·史蒂拉和罗伯特·劳森伯格。之后,通过里奥·卡斯特里购买。同时陶博曼也和艺术家交朋友,其中最著名的是罗伯特·格雷厄姆和约翰·张伯伦,陶博曼去工作室拜访他们,选购作品。许多年之后,带着他招牌式的幽默感,陶博曼说:“我觉得我应该买活着的艺术家的作品,因为那些过世了的也用不上这些钱了。”
陶博曼经营理念的核心,就是坚信在任何情况下成功都是可能的。他曾写道:“你必须放眼超越当前的阻碍,看到前方的机会。”陶博曼的确也是这样行事的,在生意上和收藏上皆是如此。陶博曼公司在西海岸的第一个项目是南部地区大型购物中心,这是北加利福尼亚州第一个封闭式大型购物中心,被宣传为世界上最大的空调购物中心,1967年在旧金山湾开业。在这期间,陶博曼在加州度过了许多时间,这也使得他有机会拓展对这个区域艺术圈的兴趣,并且和几位艺术家成了朋友。不久之后,他收藏了爱德·摩西的作品、理查德·迪本科恩的作品,还有约翰·麦克劳克林——这位极简主义先驱的作品。
在上世纪60和70年代,陶博曼频繁出差,但是他总会腾出时间拜访美术馆和画廊,还常常带上孩子们一起去。威廉姆说:“我记得和父亲一起去纽约,和他一起乘坐一辆很大的黑色豪华轿车穿过苏活区颠簸的街道。我们会去西百老汇街的卡斯特里画廊,然后在Oh Ho So吃午饭,所有的画廊老板都在这家中餐厅吃饭。他们都认识我父亲。他很有性格,他们都非常喜欢他。他每个展览都会去,还会问许多的问题。”
1978年,陶博曼和威廉姆在巴黎,有个周末恰逢蓬皮杜艺术中心开放。伦佐·皮亚诺和理查德·罗杰斯革命性的设计,把博物馆内在建筑结构完全展露在外。“他特别喜欢这个设计。”威廉姆回忆说,“我们在广场上待了一整天。那一带本来是巴黎很差的一个区,这个艺术中心选在这里建造,把这一带变成了吸引人潮的热闹区域——他对此十分赞赏!”陶博曼十分钟爱这个设计,特别是那个构筑在建筑外侧循序上升的标志性扶梯,以至于他复制了同样的设计,把它应用到正在洛杉矶开发的高端购物中心——比佛利大型购物中心上。“这个扶梯成了整栋建筑的标志。”威廉姆说,“在那个年代,把博物馆的设计特色拿来应用到购物中心上,还着实是惊人之举。”
陶博曼的收藏广泛而重要,所有藏品由苏富比通过四场专拍才能完成,其中包括西洋古典油画、印象派和现代艺术、当代艺术以及美国艺术四个部分。还有许多其他珍品,从埃及、意大利和中国的古董,到维也纳分离主义家具,将会分散在冬春两季多次拍卖会中进行拍卖。作为一位收藏家,陶博曼兼收并蓄,正像他同样广泛的商业兴趣,囊括了艾德熊连锁餐饮、百货商店、一支职业足球队,还有苏富比拍卖行。
陶博曼与朱迪思结婚后,在棕榈滩购置了一处宅邸,一栋1924年艾迪生·米兹纳设计的地中海风格豪宅。挂在这座棕榈滩宅间的艺术品完美体现了他的收藏哲学:“我买艺术品不是为了给空墙上添点东西而已,我买令我欣赏的作品。”花园中,耸立着一座纪念碑一样的埃及神像,它曾经的主人是约翰·列侬。托马斯·庚斯博罗的《蓝衣侍卫》(《蓝衣男孩》的姊妹作)似乎在和安格尔的《查尔斯·迪帕蒂肖像》窃窃私语。马丁·赫德的《弗罗里达的迷人日落》,私人藏家手里19世纪最伟大的美国风景油画之一,与同时期的约翰·辛格·沙金的《保龄球游戏》形成了一组迷人的对比。他收藏的多幅令人震惊驻足的埃贡·席勒作品,与毕加索、蒂耶波洛和克里姆特的几幅小作挂在一起。
80年代,陶博曼收藏艺术品已逾30载。此时他身兼数职,任惠特尼美术馆的董事、史密森学会美国艺术馆藏品的创办人之一,还是底特律美术馆的主要赞助人之一。陶博曼对于这些美术馆的参与让他时常接触到优秀的美术馆馆长、总监和收藏家,满足了他对于艺术不断求知的欲望。
作为一位收藏家,陶博曼常常被具备惊人原创性的作品所吸引。如初次在安伯斯·弗拉充满传奇色彩的巴黎画廊里登台的德加粉彩画,或者是艺术商保罗·罗森伯格经手过的一幅杜鲁斯·洛特-加龙省列克的油画,又或是一幅辗转经过杜兰德·鲁埃尔画廊而最终成为佩恩·惠特尼夫人收藏的马奈作品,再或者是一幅他在亨利·福特二世宅邸买下的马蒂斯之作。他惊人的鉴赏力为世界所有美术馆所赏识,尤其在他们为大型展览寻找资助人的时候。“我父亲非常乐于提供资助。”威廉姆说,“伦敦皇家学院收藏的莫迪瑞安尼的精美画作《宝丽特·茹丹肖像》,巴黎奥赛美术馆收藏的马奈《巴蒂夫人像》,马德里提森-博内米萨博物馆收藏的一幅马蒂斯的重要作品,华盛顿国家美术馆收藏的一幅温斯洛·荷马作品,现代艺术博物馆大型回顾展中的一幅米罗作品,等等。”
2000年,陶博曼77岁时离开苏富比,但其后很长时间内一直与公司保持联系。之后在世的15年中,他持续用可观的财富资助了许多重要事业,主要在教育、艺术和医药方面,对于诸多机构影响深远。“我父亲喜欢购买艺术品。”罗伯特说,“他喜欢和这些东西一起共度时光。”他的四处宅邸全都满满地布置了大大小小的世界艺术精品,但陶博曼并没有满足于此。2015年2月,他91岁生日之后,陶博曼在一次苏富比现代和印象派艺术品拍卖会上再次成功竞得4件作品。4月,艺术品被送到他在布卢姆菲尔德山宅邸,还未被指定陈设之地。而4月17日,在家人和艺术品环绕当中,他由于心脏病突发,辞别人世。
如今,两个月以前购买的油画还在木板箱中未曾取出,而11月它们又被送回苏富比。在那里,同其他500多件用一生收藏的珍品一起,将会在这间因为他而重获新生的拍卖行里再度易手。“这些艺术品都是我父亲的真爱。”盖尔说,“是我们与他共同生活的一部分。现在,是时候寻找它们新的家园了。”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偷盗艺术:苏富比和佳士得拍卖行丑闻》、苏富比《上拍》杂志) 拍卖行拍卖苏富比父亲名画方式绘画美术收藏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