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民党“换柱”风波
作者:吴丽玮7月19日,国民党正式提名洪秀柱参选2016年台湾地区领导人。洪秀柱当日在台北市一家电台接受采访
“柱下”
上月初,国民党2016台湾地区领导人候选人洪秀柱宣布闭关沉思三天。面对不绝于耳的撤换声音,她在闭关复出后的记者会上发表了7000字的闭关感言,没想到不但没有扭转颓势,反而加速了国民党内部“换柱”的决心。
“到底是回应国民党中央的期待,还是坚守自己的立场,这是洪秀柱在闭关时需要做出的决定。从她闭关之后的表现来看,她仍然没能进行强有力的论述,摘掉对手给其扣上的‘急统派’帽子,这让党内的本土派非常焦虑。”上海交大台湾研究中心研究员黄宗昊向本刊分析道。
洪秀柱造成的波澜主要来自她对于两岸关系的主张。“一中同表”,即“两岸均是‘整个中国’内的一部分,其主权宣示重叠、宪政治权分立”,这与国民党处理两岸关系所坚持的“一中各表”原则,即“一个中国,各自表述”不尽相同,因而造成了国民党内的恐慌,于是从她提名为候选人开始,党内就不断有人提出反对,甚至有的严重到了要求退党。
国民党智库“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执行长尹启铭告诉本刊记者,洪秀柱“一中同表”的内容其实并没有超出国民党处理两岸关系的“九二共识”,与“中华民国宪法”中的表述也并不冲突,“但她的遣词用字会造成很多台湾人的误解,把‘同’当成了‘统’。两岸关系对国民党是非常重要的,关系到党的前途命运,她在两岸关系上的表态会使党内异常敏感”。
5月4日,国民党主席朱立伦率国民党大陆访问团来到北京。图为朱立伦在当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发言
尹启铭说,造成洪秀柱被国民党抛弃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她不断走低的民调选情。洪秀柱最初的民调显示,她与民进党候选人蔡英文的支持率相当接近,甚至偶有领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支持率却越来越低,相关民调机构的最新数据中,蔡英文的支持率高达40.2%,而洪秀柱的支持率仅有18.5%。
参选之初的洪秀柱的确令人耳目一新。她因行事风格强悍在台湾政坛被叫作“小辣椒”,她是第一个炮轰李登辉的立法委员,曾在国民党中常会上直接提议开除李登辉的党籍,也曾勇敢地站出来揭发陈水扁洗钱案,再加上她单身女强人的形象和竞选之初所表现出的直白坦率,确实在第一阶段凝聚了蓝营涣散的士气。
“国民党需要洪秀柱这样的人物出现。但只靠个性上的坚忍不拔远远不够,洪秀柱的缺点很明显。”国民党前“新闻局”局长赵怡向本刊分析道,“她从没有为竞选做过准备,此次出来完全是出于义愤,‘你们A咖都不愿意竞选,那只好我这个B咖出来了’。而且她过去的历练也不够,没有担任过行政首长,对政府各部门的运作较不娴熟。她是文化大学法律系毕业,老师出身,一直都在从事教育,政治论述上比较弱。”
洪秀柱没有想到自己最终成为唯一一位完成领表登记的国民党候选人。“直到6月领表结束前,她一定以为自己是来暖场的,在大佬们出来之前唱唱配角,自己有什么主张也可以尽情地表达,不至于影响国民党的政策宣传。意外获得提名后,她的态度最终代表了国民党的态度,以至于后来被媒体大肆抹黑扭曲,都是始料未及的。”黄宗昊向本刊分析道。
国民党现任主席朱立伦、“立法院”院长王金平、台湾地区副领导人吴敦义等人才是目前党内最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竞争人选。去年在“九合一”选举中的惨败,使国民党在2016年胜选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明年‘大选’是一个艰苦的任务,聪明人都不想参选”,于是最后只剩下身材弱小的洪秀柱一人扛起了大旗。
“朱上”
拟议中将替换洪秀柱的是国民党目前的头号人物——54岁的党主席朱立伦。去年“九合一”选举国民党惨败后,马英九引咎辞去党主席的职务,朱立伦接任,他当即表示,不会参加2016年“大选”。这样的言论被称为太过奸猾,从个人前途计,参选要辞去市长之职,而2016年胜选希望渺茫,到时恐怕还要丢掉党主席的位子,他年纪较轻,谋划2020年更有希望。但对于后继无人的国民党而言,朱立伦放弃参选的结果,就是让洪秀柱这样不具备参选能力的人硬扛下来,难以收场。
与洪秀柱相比,朱立伦从政之初就表现出清晰的思路和良好的计划性。
本省还是外省,历来是台湾政治人物,尤其是国民党人最常面对的包袱,从大陆过去的人被认为在情感上更亲大陆,而本省人的本土意识更强一些,往往更受“绿营”的欢迎。朱立伦出生于1961年,祖籍浙江义乌,出生于桃园八德市,他的父亲朱樟兴早年投身军旅,曾任三届县议员及第二届“国大代表”,母亲出身当地望族,家族中有多位“立委”及地方首长,最有名的是朱立伦的舅舅林熺达,担任过大溪镇长。朱立伦一直很重视经营自己的本省人形象,他曾笑称“我家的纯外省人是我父亲”,又常说“我的母语是台语”、“我妈妈是台湾人”,努力强化着自己的本土背景。
朱立伦毕业于台湾大学工商管理系,后又赴纽约大学深造,获得财务金融硕士和会计学博士学位,之后返回台湾大学教书,35岁就升至正教授,并担任台湾证交所的上市评议委员。37岁时,他决定投身政治,参选“立委”,3年后成功就任桃园县长,4年后又再次获得连任。
在官宦子弟云集的国民党内部,朱立伦自身的家庭背景并不算显赫,他唯一的家族光环来自他的岳父高育仁:曾担任过台湾“议会”议长、台南县长的国民党地方大佬。2014年台湾“九合一”选举,国民党经历了历史上罕见的滑铁卢。在22个县市长选举中,国民党籍参选人仅获得了6个席位,民进党获得了13席,其中6个直辖市选举出的市长里仅有朱立伦一人守住了新北市,民进党则占领了桃园、台中、台南和高雄,而在最重要的台北市市长竞选中,连胜文惨败于无党籍人士柯文哲。出身并不显赫的朱立伦,因其“海归”博士身份,再加上此次唯一守住了新北市的阵地,一下子使他成为国民党内唯一具有胜选潜力的领袖人物。
如果今年五六月时朱立伦决定代表国民党出战,时机最好,那时他率领国民党代表团访问大陆,声势正盛。5个月过去了,朱立伦现在选择重新出马,被评价为“缺乏政治领袖胸襟”。“其实从‘九合一’开始,到朱立伦拒绝参选,再到洪秀柱在竞选时犯的一些小错误为止,国民党的形势还没到绝望的程度。现在朱立伦若要来个‘覆水重收’,反而缺乏正当性,这才是真正损害国民党声誉的大忌。他的理由是洪秀柱的论调‘背离了民意’,但这明显是在向民粹主义低头,只会让国民党更失民心。”赵怡说。
朱立伦“机关算尽”,面对党内地方势力的威胁,现在重新出发只能是一个“两害相权取其轻”的被迫处理,否则他可能面对的是党主席位置不保,甚至国民党分崩离析。一直以来,国民党与地方派系之间就存在深厚的政治资源互利关系。国民党为了维系执政地位,巩固其在地方的统治,必须利用地方派系,帮助他们获得更广大的政治和经济资源,以此来对地方进行操控。明年的台湾“大选”将与“立法委员”选举合并举行,国民党内认为洪秀柱继续参选会影响到地方“立委”选举的焦虑感十分强烈。赵怡分析说:“洪秀柱平时没有足够的政治声望,也从不到地方去经营,而且她一直在教育文化委员会工作,和地方势力也没有任何关系,因此她比较不可能得到地方势力的支持。也正是因为地方势力对国民党中央不断施加压力,才使朱立伦被迫出来接手。”
难以扭转的劣势
国民党今日窘境,早已在马英九执政时期迹象显现。
“‘九合一’选举之后,马英九仍然举棋不定,朱立伦、吴敦义、王金平等有实力的人在最高当局的‘旨意’未出来之前,暗中互相较劲,谁都不肯轻易出手,这才导致最后洪秀柱的出现。”赵怡是国民党内元老,他说,“我从没看好过国民党2016年的选举,国民党从2008年马英九当选主席之后就没有好好地培养人才梯队。”
马英九在第二任期内民意迅速下滑,执政威信屡屡遭到挑战,有时他甚至指挥不动国民党籍“立委”做事,被舆论戏称为“跛脚总统”。赵怡将马英九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其“迂阔的君子之风和知识分子的傲慢”。
“马英九错过了几次培养人才队伍的机会,导致后期悔之晚矣。”赵怡分析道。最早是2010年的五都选举,胜选的几个国民党人士理应成为下一代国民党最高领导的候选人。“我当时就建议他应该培养几个有本土背景的人才,纠正国民党一直以来给人造成的权贵印象,但他都不以为然,甚至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仍然坚持未来领导人梯队人选的产生应遵循党内体制。但党内的声望要及早培养,比如吴敦义,既然他选了吴敦义做副领导人,而且吴敦义年纪又相对较轻,他就具有成为未来领导人的正当性。可以派他出访,或者担任某一重要决策会议的主席,或者下乡传达政府政令,开展公关活动来制造声望,逐渐他就会呼之欲出,党内的选举自然会把他选出来。但马英九不愿这么做,他的理由是不要培养私人,会让外界诟病他在培养‘马家军’。”
显然,马英九刻意保持的清廉风格并没有为他的政途加分。赵怡认为他犯了政治的幼稚病。“他想做一个没有瑕疵的领导人,拒绝党同伐异,拒绝公权力私用,他选择的人也都是学者型的温顺礼貌的人,但身处政治圈必须是要妥协的,如果你身边没有一群可信任的谋士,很多部门的情况将不得所闻,同质化的用人也一定会使你的决策有失偏颇。公营的媒体里他让绿营的人占据要职,课纲编纂委员会编了如此大逆不道的内容,他也以任期未到为由没有进行人员撤换。他的理论是,要做一个超越党派的伟大领袖,获得全民的拥戴,但政治是如此的残酷,你以德报怨,但民进党却处处想把你打倒。等他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时已经来不及了,民调已经严重走低了。”
当前的局面被认为是国民党有史以来的最低谷,即使是2000年民进党人陈水扁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颠覆了几十年来国民党在台湾的绝对领导地位,但人们仍没有失去信心。“当时的情况不足为惧,国民党输了“大选”是因为内部不团结,但依然人才济济,只要有一个中心领袖出现,大家立马就会团结起来。但现在不一样了,士气衰落,后继无人。”赵怡说。 台湾国民党洪秀柱台海时事风波国民党马英九朱立伦政治时政吴敦义换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