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理财(843)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消费·理财(843)0暴跌中的平仓盘

6月23日,A股再度走出惊心动魄的“深V”走势,盘中跌幅一度超过4.5%,最终在巨震7%后收涨。进入6月,暴涨暴跌成为A股常态,其背后的推手,正是两融、伞形信托、民间配资等融资盘。民间配资业务,一旦股票价格盘中触及平仓点,将由程序自动执行强行平仓。而融资融券业务,在客户未能如期追加保证金后,其股票将由券商在第二天选择合适时机抛售,不少券商会选择在开盘前的集合竞价时段,也有券商选择在开盘初段。当大盘或有巨大影响力的个股跌破关键技术位,也会触发连锁平仓。

消费·理财(843)1商品房库存首降

全国5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环比减少15万平方米至6.5666亿平方米,持续长达3年的商品房库存上升态势首现转变。当月商品房销售额也在连续14个月负增长后首现正增长,涨幅3.1%。过去几年里,中国房地产非意愿存货大幅增加,库存翻番,直接拖累了房地产业的持续发展,也增加了经济下行的压力,土地财政捉襟见肘,金融风险上升。因此,房地产业的有效去库存化是稳增长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条件。库存逆转是去年10月以来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最丰硕的成果。

消费·理财(843)2美国投资者“被利用”

3月,世纪佳缘宣布收到私有化邀约,此后股价飙升了60%,可比公司2011年IPO的11美元依旧低很多。高价IPO,低价私有化,令美国投资者感觉“被利用”了。拥有中国脐带血库企业集团9.1%股份的Jayhawk Capital Management 也于4月建议独立董事否决由公司主席主导的私有化提议。Jayhawk认为6.4美元的私有化价格至少低于他们预估的公允价值62%。中国脐带血库企业集团于2006年上市,IPO价格为6美元。中概股回归正激起越来越多美国战略投资者的反弹。

消费·理财(843)3消失的廉价药

6月1日起,国家取消了绝大多数药品的政府定价,一款主治先天性心脏病和慢性心功能不全的药物——地高辛片,价格涨超10倍。在过去,这种药物每片的售价仅几分钱,因为便宜,医生不愿开,企业不生产,拥有该药生产批准文号的企业共有11家,只有两家开工。已有40年历史的精神类药物三氟拉嗪,近两年更在市场上消失了,该药每瓶已经涨到10元,但售价还必须保持2004年核定药价的水平,5.9元。“以药养医”和成本上涨,已经使包括红霉素眼膏、华法林等药物淡出。

消费·理财(843)4日股18年新高

6月24日,日经225指数收报20863.03点,创1996年12月以来最高收盘点位。东京证交所主板股票市值增至6万亿美元,回升到上世纪80年代资产泡沫期的巅峰水平。股价大涨主要推动因素是散户,散户将拥有央行的股票作为身份象征,大约40%的日本央行股份在散户手中。作为日股的“大投资者”,一年来多数时候,一旦股市下跌,日本央行总会通过ETF购买股票。“安倍经济学”的刺激效果可能减弱,但随着企业管理改革深入、中国赴日游客增加,投资者的资金正从债市流入股市。 消费股票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