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书发展史:童年观的演化史

作者:陈赛

童书发展史:童年观的演化史019世纪之前:原罪式童年

这个时期,宗教思想是主要的意识形态,儿童被视为“小大人”、“不完美的成年人”,无论穿着打扮还是社会义务,儿童与成人无区别,教会认为儿童是带着原罪来到人世的,必须不断经历磨难,不断赎罪。童话居高临下地讲着故事,它唯一的目的就是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早期的童话充斥着大量的暴力、恐怖、色情内容,既然是写给“不完美的成年人”,这也就不足为怪了。这个时期主要的童书有:

1678年,《天路历程》,约翰·班著。

约1688年,《新英格兰入门》(the New England-primer),本杰明·哈里斯著。美国出版的第一本教儿童怎么做一个好基督徒的书。又称“小圣经”,是18~19世纪早期最有影响力的童书。

童书发展史:童年观的演化史11719年,《鲁滨孙漂流记》,丹尼尔·笛福著。

1726年,《格列佛游记》,乔纳森·斯威夫特著。

童书发展史:童年观的演化史2儿童文学出版业在18世纪发展起来,英国儿童文学之父约翰·纽伯瑞(John Newbery)出生,1740年开始在Reading出版自己的书籍,1743年到伦敦专门经营儿童文学市场。他为卖的书设计小玩意,如果愿意,小顾客们可以额外花一点钱买下这些小玩意。他的儿童文学出版是如此成功,以至于所有的出版物只要有他的名字,市场就会趋之若鹜。为了纪念他对儿童文学出版业的贡献,儿童文学最高奖纽伯瑞文学奖以他命名。

童书发展史:童年观的演化史318世纪中期起,大众日益重视儿童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儿童被认为有自己的立场。早在17世纪末,洛克就提出:“应当允许儿童不仅可以消遣,而且是按照他们自己的方式去消遣,只要这种消遣是无损于健康的就行。”(《教育漫话》)卢梭的《爱弥儿》主张“自然”的儿童,将童年期延长到15岁,之后是5年的青年期。他呼吁爱护儿童,珍视童年,关注他们的游戏和自由活动。他认为阅读是罪恶的源泉,“把尚待成熟的童年留给你的孩子吧。总而言之,凡是什么可以推迟到明天而无害的,要谨防在今天交给孩子,即便是孩子所需要的”。

童书发展史:童年观的演化史419世纪上半叶:启蒙式童年

尽管卢梭与洛克百年前就开始澄清对儿童的误解,但童话的实际创作直到19世纪才开始在新的儿童观下进行。作家们日渐“发现童年”:童年是人生一个特殊阶段,有自己的物质文化与精神需求。

童话是儿童对美和艺术最早的接触,睡前阅读提供了与父母互动的机会,向他们展现人的个性、社会风貌和成长的时代。这个时期童书还被定位为对儿童的启蒙读物,斯宾塞和赫胥黎掀起了“科学教育运动”,为儿童提供更多有用的自然科学、历史地理,科幻小说也大行其道,《弗兰肯斯坦》横空出世,成为文学和科幻史上的经典。成人还期待儿童有良好品德,最重要的品德是善良、勤俭、诚实,最经典的莫过于安徒生1835年出版的《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

德国小镇哈默林为鼠患头痛不已,神秘的吹笛人出现,声称可以解决鼠患,但要求1000块的报酬,政府答应了。吹笛人用笛声将老鼠引入河流,解决了鼠患,政府却只愿意支付他50块钱。于是吹笛人又吹响笛子,整个镇子的小孩都跟随笛声,跑进山里,再也找不到了。

——罗伯特·布朗宁:《哈默林的花衣吹笛人》(The Pied Piper of Hamelin)

从前有个固执的小孩,他从来都不听妈妈的话。后来,连仁慈的上帝都不喜欢他,让他生了场重病。没有一个医生能够治好他。很快他就不行了。人们把他放进坟墓,撒上泥土。突然间,一只小手臂从泥土中伸出来。人们把那只手臂塞回墓里,又盖上新土。但是,他们一盖上土,小手臂就又伸出来。这样来回了好多次。最后,小孩的妈妈不得不亲自来到坟墓前,用细枝条抽打那只手臂。鞭打几下之后,小手臂才缩回去。第一次,小孩在地下得到了宁静。

——格林兄弟:《格林童话》

童书发展史:童年观的演化史5尽管我们成长,但从未远离过鲁滨孙……我们仍然被他的鹦鹉、狗、鸟枪,山洞中凝视他的可怕山羊、腐烂的钱,他的帽子和雨伞环绕。

——查尔斯·狄更斯:《我们何时停止成长》

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浪漫式童年

儿童文学的黄金时代,新型的童书以幻想取代训诫,儿童的玩闹成为故事的核心与目的。何为“好童话”?童话作家如李尔、卡罗尔也开始了有意识的探索和实践。好玩儿就是硬道理,作者们尽力激起儿童的好奇心,幽默则成为一本童书成功的关键,对成人世界表达不屑的故事也很受孩子们喜欢。儿童的注意力时间短,喜欢鲜艳的事物,这一点也逐渐被发现,大人们做了更好更有趣的插图。这一时期的作品简单明快、怪诞、夸张,在离奇的地方住满古怪居民,以《爱丽丝漫游奇境》、《彼得·潘》、《绿野仙踪》等为典型代表。以下作品值得关注:

童书发展史:童年观的演化史6童书发展史:童年观的演化史7童书发展史:童年观的演化史8童书发展史:童年观的演化史9童书发展史:童年观的演化史10童书发展史:童年观的演化史11童书发展史:童年观的演化史12童书发展史:童年观的演化史13童书发展史:童年观的演化史14童书发展史:童年观的演化史15童书发展史:童年观的演化史16童书发展史:童年观的演化史17童书发展史:童年观的演化史18童书发展史:童年观的演化史19童书发展史:童年观的演化史20童书发展史:童年观的演化史21童书发展史:童年观的演化史22童书发展史:童年观的演化史23童书发展史:童年观的演化史24童书发展史:童年观的演化史25童书发展史:童年观的演化史26童书发展史:童年观的演化史27童书发展史:童年观的演化史28童书发展史:童年观的演化史29童书发展史:童年观的演化史30童书发展史:童年观的演化史31童书发展史:童年观的演化史32童书发展史:童年观的演化史3320世纪后半期:实验式童年

Goodnight stars,goodnight air,goodnight noises everywhere.

——《晚安月亮》

最好的学习是在与他人的真实生活互动中学习,儿童阅读就像是科学家做实验,他们尝试不同的组织世界的方式,探索不同的理解方式。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有《晚安,月亮》和《哈罗有支彩色笔》。

这一时期的童话爆发了前所未有的创造性,童话市场日益多元化,从睡前绘本《晚安,月亮》,到现实主义少年小说,到刚成年的年轻读者亦可阅读的插画读本。这一时期的商业化和全球化也是最明显的,因而出现了一种扁平、一般化的创作趋势,作者试图讨好每一个国家的读者和观众,绘本如同广告,幻想小说如同好莱坞剧本。这个时期的童话星空群星闪耀:

童书发展史:童年观的演化史34童书发展史:童年观的演化史35童书发展史:童年观的演化史36童书发展史:童年观的演化史37童书发展史:童年观的演化史38童书发展史:童年观的演化史39童书发展史:童年观的演化史40童书发展史:童年观的演化史41童书发展史:童年观的演化史42童书发展史:童年观的演化史43童书发展史:童年观的演化史44童书发展史:童年观的演化史45童书发展史:童年观的演化史46童书发展史:童年观的演化史47童书发展史:童年观的演化史48童书发展史:童年观的演化史49童书发展史:童年观的演化史50童书发展史:童年观的演化史51童书发展史:童年观的演化史52童书发展史:童年观的演化史53童书发展史:童年观的演化史54童书发展史:童年观的演化史55童书发展史:童年观的演化史56童书发展史:童年观的演化史57童书发展史:童年观的演化史58童书发展史:童年观的演化史59童书发展史:童年观的演化史60童书发展史:童年观的演化史61童书发展史:童年观的演化史62童书发展史:童年观的演化史63童书发展史:童年观的演化史64童书发展史:童年观的演化史6520世纪后期至今:一个新的黄金时期?

现在的儿童喜欢动辄几十万字甚至上百万字的幻想小说,他们往往有完整的世界设定、复杂的情节,情节跨越几十年。儿童和青少年津津乐道各种“三部曲”、各种“系列”,儿童小说作者屡屡荣登作家富豪榜。漫画、电影、周边、同人,他们不仅以强大的消费力推动着儿童文学的发展,也以自己的创作充实描画一个个幻想世界。

童书发展史:童年观的演化史66童书发展史:童年观的演化史67童书发展史:童年观的演化史68童书发展史:童年观的演化史69童书发展史:童年观的演化史70童书发展史:童年观的演化史71童书发展史:童年观的演化史72 读书故事童书外国文学推荐童话

上一篇: 10本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