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奢侈品的法式定义
作者:王恺法国餐饮界明星阿兰·杜卡斯的餐厅。整个天花板用了无数的水晶,用看不见的细线悬挂
一般人所接触的法国奢侈品,往往局限于服饰珠宝和化妆品,尤其是一些大牌皮具。可是在法国人概念里,奢侈品的范围非常广泛,既包括我们所熟悉的一些品牌,更包括我们所不熟悉的酒店、大学、历史建筑物,还有米其林三星餐厅。
法国精品联合会是成立于1954年的奢侈品牌联盟,最初由一批崇尚生活美学的公司联合组成,之后参与者范围逐渐宽广,现在,旗下已经有70多家顶级品牌,专门向全球介绍法国人的生活美学。
在联合会成立60周年的时候,我们被带到法国小城博韦,这里距离巴黎90公里,在“二战”的时候,法国许多古老的建筑物遭到破坏,但是博韦留存了著名的大教堂,这座法国穹顶最高的教堂引人瞩目的不仅仅是高度,而且拥有整个欧洲教堂面积最大的彩绘玻璃。几乎每个高高的窗口都镶嵌着大量的彩色玻璃——正值午后,各种色彩的光芒透过46米高的穹顶洒落到地面,让人一下子对神秘的天国有了幻想——这座修建于1225年的大教堂还拥有整个欧洲最复杂的报时钟,这个1865年完成的报时钟足足有两三间房子大小,有52个钟面,共有9万个零件,是当地最天才的钟表大师吕西安·奥古斯的作品,它能展现两套时间体系,按照教堂的介绍说,神的时间和人类的时间。所谓神的时间,是指时钟所展现的各种行星轨道和宗教节日,而人的时间,则纵横了许多年份,有万年历的功能。整个钟的背面是透明的,可以看到里面复杂运转的十多套机械装置。
弗兰西丝·蒙特内,前爱马仕总裁,现任法国精品联合会的会长,带领我们参观这座复杂而华美的大钟。我问她,法国人是把这种精益求精的工艺精神贯穿到奢侈品中了吗?她毫不犹豫地回答:对。奢侈品是法国独一无二的工艺技术,法国对工艺的追求源远流长,诞生于中世纪,那是一个骑士、淑女和城堡、教堂的时代,在那个时代里面,人们从各个领域寻求对美学的卓越表达方式。所以,对于一代代法国人来说,奢侈品是生活的艺术,无论在文学、建筑,还是礼仪上,这种生活的艺术随着不同时代一直在发展,很难断绝。
“很多人觉得奢侈品就是皮包,比如我们中国人。”这种理解会妨碍他们对奢侈品的理解吗?我举了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法国的爱马仕为了中国购买者,还制作了五星红旗的皮包。法国奢侈品这种精致生活的艺术,会随着全球化丧失掉精髓吗?毕竟,越来越多的顾客,并不来自于法国本土。
法国名厨盖·萨伏依
“当然法国特色最重要。我们要传递给各国的是优雅精致的生活艺术。”按照蒙特内的解释,全球化是法国奢侈品难得的机会。许多奢侈品有了新的机会。初期,很多新生的奢侈品消费者是被精致的工艺所吸引,但是,工艺后面的创造精神才是本质。消费者会慢慢了解这一本质,并且爱上它。“我们的工艺技术和创造有本质关系,因为创造力,才使工艺不断完善。法国的许多工匠,比如皮匠、厨师,在长期的工作中,形成了自己的技术和风格,同时又与设计师们合作,他们慢慢就是各自领域的大师——这种大师,维系了法国奢侈品走向未来的基础,不会因为哪国的购买力而改变。”
“我们找了6位科幻小说家,描绘了未来60年法国奢侈品的乌托邦,其中有一项预测,是法国式的生活艺术将遍及全球。”“也包括餐厅?”她的回答是,当然。这是任何一位以中国饮食为自豪的人很难接受的答案,但是,奢侈品牌中所包含的几家米其林三星餐厅,确实已经高高吊起了我的好奇心。
盖·萨伏依餐厅的甜品
盖·萨伏依的那道朝鲜蓟黑松露汤
精品联合会的纪念大会在凡尔赛宫举行,因为宫殿里禁止明火,所以,旗下的米其林大厨们来了,也只能做快餐。于是非常滑稽的一幕出现了,人人端着一个小盘子,里面放着几道最著名的大厨招牌菜走来走去。不过,尝到著名的大厨萨伏依的那道朝鲜蓟黑松露汤,还是很惊讶,一道不太热的浓汤,却瞬间让人精神焕发,松露是厨师现场撒上去的,浓香很有穿透力,一口下去,整个人不一样了。
盖·萨伏依的餐厅需要提前几个月预订。因为朋友的介绍,我们很顺利地插了队。餐厅位置在靠近凯旋门的古老街道,老城区狭窄的街道使得车辆不能畅行,一路在雨水中穿梭,到了餐厅门口,招待很轻快地拉开了门,白胡子、相貌堂堂的萨伏依自己站在餐桌旁愉快地和每位顾客打着招呼,他这样做已经快30年了。1987年这家餐厅开张,第二年就获得了米其林二星的标志,2002年获得三星,之后就一直维持着餐饮界至高的江湖地位。
虽然是三星,可是装修非常温暖简单。石头墙面,周围陈设着一些他从世界各地带回来的小石雕,皮沙发,木桌椅,和很多近年走高级路线的米其林餐厅相反,这里走的是温暖路线,桌上陈设的盘子,上面画着微笑的笑脸,也是他的招牌。
萨伏依的菜,也和餐厅的陈设近似,几乎没有走近年流行的分子料理和健康饮食的路线,而是最经典的法国菜,很多菜,甚至是法国家乡的乡下菜。他说他迷上做厨师,就是因为小时候的一次经历,因为下雨,他在家里的厨房看母亲做菜,最简单的鸡蛋,面粉和盐,转眼间就成为美味的饼干,那是他的厨师启蒙。所以,多年来,他的菜始终带有浓厚的法国家常口味,这一点,在追求时髦的当下,反而也成了一种时髦。
家常口味并不意味着普通。这点一定要注意,一份350欧元的套餐也不会普通。萨伏依向我们介绍,他最早的学徒阶段,师傅就是精通原材料的大厨。“他只用最好的材料,像是西西里的阿月浑子,普罗旺斯的蓟菜。我被训练得特别精心地对待原材料,一直到现在,我还是特别看中原材料,这是我整个餐厅的灵魂。”
他告诉我们,厨师一定要充分认识摆在自己面前的原料。“厨师就是把食材化成幸福感的人。”要化成幸福感,则知识很要紧。“一条摆在面前的鲈鱼,我恨不得马上认识那个捕捉它的渔夫,想知道这条鱼的故事,我特别喜欢和农夫、菜场的小贩打交道。你想想,一只布雷斯地区的农妇延长了很长时间喂养出来的鸡,你没有理由不让它表现得最好。”来到这里的食材产地,很多是时代传承的农场和葡萄酒庄园,他们的产品是精心维护的产物,这种食物,也受到萨伏依的喜爱,他会根据前一天在布列塔尼的老相识渔民的收成,来安排自己第二天的菜单。“爱你的食材,尊重你的食材,你就能做到最美妙的菜。”
前菜里,有白色浓汤搭配腌三文鱼,有冷蒸布列塔尼的蓝龙虾,特别有趣,酸醋汁浇上去的时候,孔状的盘底会冒出白烟,还有烤鲈鱼。鱼头的温度要比鱼身的温度高一些,这也是萨伏依的创造:同一种食材的不同部位,也需要不同的对待——这些海鲜,做法并不特殊,很多是法国传统烹饪方式,但是萨伏依的精心,使得这些材料有了魔术般的变化。
他觉得厨师特别像是舞台导演:一切在几分钟内发生,厨房是剧场,时间、地点、演员、开动——餐桌是舞台,吃完只要一点时间,剩下的,只有口味,只有记忆。好的餐厅,就是让记忆永存的餐厅。
“什么是口味?其实很简单,就是愉快的记忆。记忆就是我的口味银行,我从里面寻找各种我需要的素材。银行越丰富,你做的菜越好。好奇心丰富的人容易做一手好菜,比如我自己,我小时候吃苹果,就特别喜欢尝试各个口味的,青苹果的酸香,黄苹果的甜腻,都留在记忆里,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我父亲每天早上切给我的苹果都不是一个味道。现在这套记忆,很轻松地就用在我的餐桌上。”
正是松露季节,所以我们吃到他做的几道松露菜肴,先是白松露南瓜汤,松露并非先放在汤里,而是当场用刨子刨。因为正当季,加上看到萨伏依和我们聊天聊得欢,厨师也出手大方,在浓汤的上方不断用擦子撒下松露片,迅速地盖满了汤,喝一口,非常浓稠的芳香,难怪松露被当成法国的奢侈品,这种口腹的享受确实难得。
在招牌的朝鲜蓟黑松露汤上来之前,先上来一道鱼子酱。黑色的普通的鱼子酱,下面垫底的是土豆,这也是法国传统做法之一,鱼子的新鲜汁液,被土豆准确地捕捉,两者的搭配非常相得益彰。同样给人以丰足的感受。这似乎也是萨伏依餐厅的特征,以醇厚的口味,征服老饕——正如餐后的点心奶酪,服务员推着硕大的奶酪车站在餐桌旁,里面足足有50多种奶酪,均是法国名产,看中什么他就切什么,没有量的限制——简直是贪婪者的乐园。
还是回到最著名的朝鲜蓟黑松露汤,众所周知,黑松露的价格要高于白松露许多,因为芳香度更高。萨伏依的餐厅最早就是以这道汤出名,但是,他自己说,他并没有特别准备这道汤,就像一切名角不会特意拿自己最著名的角色出来吹嘘一样,他也很谦虚:这道汤之所以出名,完全是意外。“它不是特别有趣的一道菜,因为太简单了,就是朝鲜蓟、黑松露,外加一种叫布里欧修的酥皮点心。你知道吗?秘密就在这道点心里,把酥皮敲碎,煮在汤里,于是一切不一样了。”
我们面前的这道浓汤,是厚重的白色,上面漂浮着黑色的大片松露,两者的味道并不兼容,可是这种反差的层次,反倒使这道汤更鲜美了。他说有位客人对这道汤形容得好:朝鲜蓟代表着他谦逊的态度,黑松露代表他对卓越的追求,而酥皮点心,则是他永恒的童年记忆。“他说的比我好,我对餐厅确实是这种态度。”
尽管成名已久,可是做厨师还是他最大的乐趣。“我想不出除了厨师我还能做什么职业。”这家三星餐厅并不大,只有十多张桌子,却是他生命的最重要部分。“每天晚上都要来这里,我就是个手艺人,我不需要银罩子、复杂的准备程序和华丽的服务员,好的料理并不等于华丽。”
但是好的料理确实等于奢侈——所有的细节都很奢侈,包括每天晚上,他会站在门口,对客人们愉快地说,再见。“我知道他们可能排上几个月才能来这里,所以我一定要让他们吃得高兴,这样,他们就不会吓坏,下次还会再来。”
阿兰·杜卡斯:华丽的健康主义
如果说萨伏依以法国传统风格的菜肴引人瞩目,那么法国餐饮界的另一个明星,阿兰·杜卡斯,就以时髦、有趣和永不休止的创造力而闻名于世。许多中国人知道他,是因为他在不久前来到上海,以每位8800多元的价格操作了一顿豪华大餐。报名人数众多,原因也是因为,开设在巴黎的杜卡斯餐厅,永远是满座,也需要几个月的提前预约。
阿兰·杜卡斯
按照一般的说法,阿兰·杜卡斯身上有19颗星,他在全球共有24家餐厅,各种主题的餐厅中,颇有几家很受米其林的青睐,陆续得到了19颗星。这就使阿兰·杜卡斯的名声更加显赫。我们去的那家,是位于雅典娜广场酒店新开张的健康主题餐厅,这家餐厅和餐厅所在的酒店一样,都属于法国奢侈品协会的下属会员。
走进雅典娜酒店,立刻明白为什么这里属于奢侈品协会:酒店不大,但位置好,可以在不少房间的窗口看到正对着酒店的埃菲尔铁塔。房间里的每道细节,包括枕头都属于专门设计的产物,灰或黄的色调,雅致到了极端。上个世纪酒店开张,这里就属于明星的钟爱,整个走廊上挂着明星的黑白照片,从经典好莱坞时代一直到今天的明星。巴黎的秘密,很多就隐藏在这些老酒店的房间里。
酒吧和餐厅都经过了重新设计。阿兰·杜卡斯的餐厅已经不能用豪华来形容,更多的是惊讶:像是电影里的道具,一切都闪闪发光,整个天花板用了无数的水晶,只用看不见的细线悬挂,感觉是摇摇欲坠;桌椅很多用金属材质,背面完全是巨大的镜子;阿兰·杜卡斯,这位传奇人物,神气十足地坐在这里,不像厨师,十足明星相,在他的舞台上演着每一台戏。他主宰了他的餐厅设计。他不止一次地告诉人们:我从来没有说过这里是健康餐厅,只是这里的主材料经过了精心策划:只有鱼、谷物和蔬菜。显然,他是要把自己的餐厅和那些只供应蔬菜沙拉的健康餐厅区分开来。
“用更健康更有营养的方式来烹饪原材料是大家的要求。”他说。作为一位从小在农场,吃着祖母烹饪的菜肴长大的人,他对原料的挑剔也放在第一位。“我吃过的东西都以新鲜美味为第一要求,所以我肯定不会从2000公里外去运输一条鱼。作为厨师,除了烹饪,还应该发挥自己的智慧,去传递一些不一样的概念。当下,简单和健康是最基本的美食趋势,这是一种谨慎的方法论,不要大规模地消费动物蛋白,有许多濒临灭绝的鱼类,我们要保护,要有机地分享地球资源,因为这是一种哲学诉求。”听了这段话,特别明白阿兰·杜卡斯为什么能在名流云集的巴黎有自己的地位,因为他政治上正确。
“少油,少盐,多本地,多时令”是这家餐厅的宗旨。但是和萨伏依同样,简单、健康并不意味着廉价,反而是更高的价格。一道法国传统的“绿扁豆,鱼子酱配果冻,佐小圆饼和发泡奶油”就昂贵无比。绿扁豆来自法国火山地带,而配鱼子酱的金黄色的玉米小圆饼,同样是有机种植,非常酥脆。先把爆裂的鱼子酱和发泡奶油搅拌在一起,然后放置在松脆的小饼上,这种搭配,造成了不同层次的口感,和萨伏依餐厅的鱼子酱口感完全不同。
另一道扇贝配阿尔巴白松露,扇贝来自阿尔贝海域。“每道食物材料都是尊贵的。”他确实用尊贵来形容自己的食物材料,他觉得自己所选择的材料都是独特的,没有好的材料,厨艺再高,他觉得也难以做好菜。走到世界每一个角落,他最爱的地方都是菜市场,也能很快和当地的食品供应商热络起来。“在中国还不行,我不熟悉那里的菜市场,也不熟悉那里的原料。”在亚洲,他的餐厅暂时还只开设在东京和香港。
几乎每道菜都要制造不同。一道炖鱼骨,用的是他自己设计的一种厨具,他命名为“厨师锅”,不大,可是非常厚,是法国的铸铁,可以保证蔬菜慢慢地熟透,但是水分没有失去,果然口感很好;另一道小块鲈鱼,上面的鱼骨太奇异了,一条焦脆的小鱼骨头,完整地呈现在每道菜上,肉是一点不见了,莫非要我们体会生命的无常?严肃的服务员介绍,这道菜确实是从日本吸取了一些灵感,原来走的是“禅意”路线。难怪阿兰·杜卡斯这么流行,各种时髦观念,在他的餐厅都可以找到。
阿兰·杜卡斯的餐厅,在每道菜的陈设上,都极其复杂。有时候不禁让人怀疑,就算饮食是生活的艺术,但是餐餐这种艺术,是不是太过于劳累?
最后一道的花草茶还是有大惊喜,服务员推着一辆小车出现在面前,上面有各种盆栽花卉,你需要什么花草做配料,就现场剪下薄荷叶或者迷迭香的叶片,当场煮出那杯芳香的茶。还是理解了蒙特内夫人的那句话,奢侈品是一种独一无二的工艺技术,法国人把这种工艺技术传递得很好。
(感谢张青云为本文提供协助) 美食餐厅法式奢侈品法式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