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里兰卡,一朵带刺的鲜花

作者:袁越

斯里兰卡,一朵带刺的鲜花0( 斯里兰卡的努瓦拉埃利亚是锡兰红茶最著名的产地。图为当地妇女在茶园采茶 )

斯里兰卡是一个位于印度洋上的小岛国,总面积6.6万平方公里,排名世界第122位,人口总数约为2200万,排名世界第57位。该国几乎不产石油和天然气,除了有一点宝石之外也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矿产资源。2014年斯里兰卡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约为7000美元,排名世界第99位。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似乎都是一个无足轻重的穷国,没什么值得关注的。

斯里兰卡曾经有过辉煌的过去。因为岛上盛产香料,在那个香料比黄金还贵的年代,斯里兰卡在世界香料贸易中扮演了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但是,随着香料的价值降到谷底,斯里兰卡辉煌不再。如今这个岛出产的拳头产品是茶叶,斯里兰卡红茶的口碑虽好,但这毕竟只是一种农产品,无法单独支撑起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

斯里兰卡的另一个主要经济来源是旅游业。该国旅游发展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止到2014年11月底,来自全世界的游客总数达到了134.8万人次,同比增长20.3%。其中,中国赴斯里兰卡的游客总数达到了11.7766万人次,同比增长137.6%,增长幅度惊人。这其实不难理解,斯里兰卡距离中国不算太远,不用倒时差,非常安全,价格也不贵,一年四季气候宜人,有很多美丽的海滩……最重要的是,中国护照可以落地签!这些都是吸引中国游客的卖点,让人无法拒绝。

如果你还没去过斯里兰卡,那么请问,这个国家在你心目中是什么样子的?如果你觉得这应该是一个又脏又破的穷地方,那你可就大错特错了。事实上,这是一个非常干净整洁的现代国家,基础设施齐全,公路网覆盖全国,道路质量堪比欧洲,一点也不像是大家想象中的南亚穷国,比相邻的印度和孟加拉国强太多了。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凡是去过斯里兰卡的人都会告诉你,这是一个到处都是鲜花的国度。斯里兰卡人信佛,花是献给佛祖的最好的礼物。斯里兰卡人爱笑,他们的笑容永远像鲜花那样灿烂。翻开任何一个斯里兰卡旅游者的照相册,里面肯定会有很多张当地人冲着镜头微笑的特写。

斯里兰卡,一朵带刺的鲜花1斯里兰卡妇女身着盛装庆祝印度教传统节日(摄于2009年) 

但是,如果你稍微了解一点这个国家的历史,你会发现斯里兰卡这朵花的花瓣里有一根尖锐的刺。这个如鲜花一般美丽的佛教国家竟然打了26年内战,从1983年一直打到2009年才结束。根据联合国的统计,大约有8万到10万人死于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受伤者更是不计其数。

那么,这场内战究竟是为什么打起来的呢?

从表面上看,交战双方是斯里兰卡政府军和闹分裂的猛虎组织游击队,但实际上这是一场发生在两个民族之间的种族冲突。政府军代表僧伽罗人,他们占斯里兰卡人口总数的70%左右,说僧伽罗语,主要居住在岛的中部和南部。猛虎组织则代表泰米尔人,只占人口总数的12%左右,说泰米尔语,主要居住在北部和东部。除此之外,无论是历史研究还是基因证据都表明,这两个民族实际上来自同一个祖先,双方从外表上看根本分不出来,基因层面更是没有任何区别。

看来,问题是出在宗教上了。僧伽罗人信佛教,泰米尔人信印度教,双方因为信仰不同而相互仇恨,这是当今世界最常见的戏码。但是,这个说法也有问题。众所周知,佛教和印度教都诞生于印度,双方在教义和礼法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印度教是多神教,据说有几百万个神,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也是其中之一。佛教从严格意义上讲并不是一个典型的宗教,佛祖释迦牟尼本人反对偶像崇拜,不提倡祷告念经。换句话说,这两个宗教本质上非常相似,都没有那么排外,与基督教、天主教或者伊斯兰教等宗教有着根本的差别。

种族冲突和宗教冲突都很难自圆其说,这就是斯里兰卡内战最奇特的地方。

说到战争,自从“二战”结束之后,世界上就再也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战争了,只有局部地区有过一些零星的小规模战斗,尤以中东地区和北部非洲最为集中。这两块地方都是伊斯兰教的重镇,于是有些人把这些局部战争的原因归结于伊斯兰教,认为这个宗教本身存在某些特质,导致一些信徒比较爱走极端。

斯里兰卡在这幅“世界武装冲突热点分布图”上显得格外刺眼。尤其是佛教,在很多人看来几乎可以和“和平”画等号,怎么会卷入到内战中去的呢?

看来,这个问题的答案必须从一个大多数人想不到的地方去寻找。

如果大家真的在脑海里画一幅“世界武装冲突热点分布图”,你会发现一个事实,那就是绝大部分冲突热点地区都是前殖民地。很多人忘记了,仅仅在100年前,世界还远不是今天这个样子。那时候,地球上的绝大部分陆地都被少数几个欧洲列强瓜分了,非洲、亚洲和南美洲的大部分原住民都是被来自欧洲的异族统治着。拜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之赐,当时的欧洲要比其他大部分地区发达得多,无论是硬实力还是软实力都远在亚非拉之上。甚至可以说,是欧洲人为现代社会制定了游戏规则,并且一直沿用至今。我们今天习以为常的国家、民族、宗教和民主制度等概念全都是欧洲人发明出来的,然后通过殖民的形式强加给了亚非拉地区的原住民。

斯里兰卡就是一个典型的前殖民地国家。这个岛早在1505年就被葡萄牙人占领了,斯里兰卡的原名“锡兰”就是葡萄牙人给起的。在此后的450多年里,斯里兰卡先后被葡萄牙、荷兰和英国殖民,无论是社会结构还是经济结构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殖民者毕竟人数太少,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斯里兰卡的文化结构,以及斯里兰卡普通民众的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其结果就是欧洲人带来的新思想在斯里兰卡水土不服。等到欧洲人撤走,斯里兰卡宣布独立后,两者的矛盾立刻就显现出来了。

这就好比一个21世纪的软件运行在一个20世纪的硬件之上,时间长了肯定会宕机。

斯里兰卡的内战,以及很多前殖民地国家爆发的区域性武装冲突,就是这么来的。 印度教鲜花斯里兰卡斯里兰卡内战一朵斯里兰卡旅游带刺宗教

下一篇: 神圣的现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