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冰哥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爷爷前几天去世了,丧事办了两天。
冰哥是在棺材抬到车上后才到的。冰哥在廊坊开公交车,因为太突然,没来得及倒班,之前电话里说只能下了班尽快往这儿赶——从河北省廊坊市区开车赶过来。我家在北京大兴区最南边一个村子,姥姥家,也是冰哥家,在安次区下的一个贫困村。
我有三个舅舅六个表哥,冰哥是其中不大不小的一个。冰哥大我们几岁,与我们家最亲近。我们家三姐弟,小时候寒暑假冰哥就来我们家住,帮我妈,他的姑姑,看孩子做饭,带我们一起疯玩儿。爸妈性格都比较懦弱,他在我们眼里就一直特别酷。我姐姐性格张扬,脾气有点暴,别人说这随谁呢?我猜应该是像冰哥。
冰哥从河北的镇上初中毕业后,到了我们这边的镇上开了个卖农机配件的小店。他喜欢车,在舅舅家挂着的相框里,有一张他去北京展览馆看车的照片,十六七岁的样子,穿着片儿鞋,戴着墨镜,格子衬衣,肥裤子,一手扶着轿车,一手揣在裤兜里,帅极了。店开了几年,认识了现在的嫂子结了婚。有了儿子后为了顾家,就把店给了他的弟弟。这兄弟俩性格非常不一样,弟弟是个内向的人,接手农机配件店后干了好几年,成天吃住在店里,也不大出门,老婆也是别人介绍相亲成的。冰哥外向,我们镇上整条街年龄相当的人他都认识,也算叱咤江湖了。前年过年回家打黑车,司机非说不要钱,说我认识你表哥。
店给弟弟之后,原以为冰哥会在家活动,方便照顾儿子,没成想他开始闯荡。他种水果收水果,搞水果运输批发,但不做一般的苹果橘子大鸭梨,倒腾像李子柿子这类的。养过兔子,把兔子提供给首都医科大学做解剖。干过物流,一套红木家具,开车从北京出发,路上要好几天,送到成都,再开车回来。他还开收割机,麦收时节从南到北给人收割。总之,就是不曾像村里一茬茬的农民一样,老老实实种菜种粮食。嫂子是个温顺寡言的人,就任冰哥在外折腾着,家里的农地都是嫂子在种。
在外面折腾了好些年后,冰哥的活动圈开始往回收缩。他弄了一辆大客车,做客运,自己还联系了一家公司开班车。再后来他搭上自己的积蓄又在外面借了点,和别人合伙包了一趟客运线。然而,干了不到一年,政策有变化:已经私人运营的公交线路要收归国有。就这样,冰哥意外获得了一笔不小的赔偿金。
那是三年前,他35岁,拿到这笔钱。年初二我去他家,舅妈说他不在,去村东头和人家打牌去了。问舅妈冰哥最近忙什么,舅妈叹气说:都歇了快一年了!原来冰哥拿这笔钱去放高利贷了。自己呢,就成天打牌。等他打牌回来,见他胖了不少,抽烟一根接一根,话也少了。初三他来我家,等大家都没话题时,他突然特别诚恳地问:我这半年琢磨好些事都琢磨不明白。顿了顿,他又说:你们说现在干什么能挣钱啊?大家东一言西一语,都感叹现在钱花着容易不好挣。我就信口把看来的知识胡说了一番,冰哥特别认真地听,时不时地点头。他说,这上过大学的见识就不一样。
那年春节过后又半年,打电话回家时听我妈说,冰哥花钱托人想进廊坊市的公交集团,去开公交车。排队等了半年多,又送了次礼后,终于上岗了。来年春节再去他家时,见他把家里的老房子都翻修了,暖气足足的,客厅、卧室装修得相当洋气,厨房里有一套整体橱柜,还设计了上下水系统——这在农村是挺难的。他在廊坊市区按揭买了楼房,把儿子弄到更好的镇上去念初中了,上初中的侄子白白净净,木讷青涩,已经不像个农村的孩子了。
我问他,你怎么去当公交车司机了?冰哥说,给上“五险一金”啊!
(文 / 五月) 冰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