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维柯如何搭上“顺风车”

作者:李三

依维柯如何搭上“顺风车”0杨军虎的归来恰逢国务院通过《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时间节点,他从这个规划的字里行间寻找着企业的方向和新的机会。中国物流业的“春天”已经来临,点对点的现代物流必定建立在车轮上,在杨军虎看来,南京依维柯的厢式专用车空间大、动力强、油耗低、使用经济性高,物流业提速的顺风车是一定要搭上的。

技术出身的杨军虎谈到技术如数家珍,他说,菲亚特作为轿车名气在中国可能不那么响亮,但菲亚特的柴油技术可是行业最为领先的,他坚信轻客和轻卡市场在中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三联生活周刊:国内商用车市场是怎样的格局?

杨军虎:商用车有两部分市场,其中轻客市场的总容量在30万~40万台,我们主要瞄准的是欧系轻客,像依维柯、全顺以及大通,这个市场大概十二三万台。欧系在整个轻客市场占到大约1/3。其他是日系的,以金杯海狮为主。

市场前景,我看好欧系,我认为欧系甚至将会吃掉部分日系市场。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竞争者多的原因,新的进入者增多,做发动机的公司也在做欧系,因为大家都看到了市场扩充以及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三联生活周刊:南京依维柯在商用车市场处于什么地位?

杨军虎:在国内商用车市场,真正的主力还是以全顺和依维柯为代表。我们的目标就是成为欧系商用车典范。实现这个目标,要以产品支撑,让依维柯在消费者最买账的地方下工夫。南京依维柯的产品覆盖了轻客和轻卡两个市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市场细分,以自己的核心优势求得领先。

三联生活周刊:在品牌发展和产品策略上,你认为南京依维柯应该如何布局?

杨军虎:现在国家提倡物流社会化、专业化,顺丰速运是最典型的代表,我们是战略合作伙伴,顺丰一共是1.2万辆,我们占7000多辆。在专业物流阵营,我们是绝对的领导者,占了80%的市场,相似车型上我们的口碑很好。

客货车是中国市场上一个独特的品种,它以客车的名义上牌照,在实际使用上是客车形象、货车实质,承载性能好,多用于自动贩卖机补货。所以这类产品实际是以拉货为目的,座位数比较少。

我们的第三类市场非常大,主要以小型短轴车为主,也就是行业改装车,比如服务车、押运车。主要是因为承载性、动力性好,经济性也比较好。

三联生活周刊:房车在中国还算是一个“新事物”,你对这个市场的前景怎么看?

杨军虎:房车市场一旦出现将有很大的想象空间,或许有一天,很多人会把房车当房子买。现在中国的房车市场,价格特别高,动辄上百万元。我们的产品定位在四五十万元的价格区间,功能一应俱全。我们的依维柯露营车,现在也是中国最大的房车改用车,偏私家的,有车架。主要一点就是基础设施配套,像欧洲的那样,而且比较自由。我们这个平台还可以做越野房车,越野性能好,一些摄影爱好者,喜欢探险的,能去一些普通车不容易去的地方。而且,有了房车就省去了住店花费,经济实用。

三联生活周刊:房车一般尺寸都比较大,依维柯在改装成房车的过程中如何取舍?

杨军虎:以我们改装的露营房车为例,并没有太花哨的修改,保留了依维柯大多数设计,但会根据房车的特殊需求,进行适当的改进和加强。“房”的部分是房车的重点,在紧凑的内部空间里,正常生活起居的设备应有尽有,多媒体娱乐系统也是不可缺少的。

三联生活周刊:我们经常在一些特殊用途的车型上看到南京依维柯,例如医疗、公安甚至银行押钞车,这是为什么呢?

杨军虎:在赢得了轻客市场以后,依维柯就开始转向另外一个定位,行业定制。依维柯的车辆有多种轴距,有二类底盘,多种顶高,有盲窗的,也有大窗小窗的,侧拉门,有高后开门,电动门,前开门。车门的变化最大,它本身是有车架结构的,车身本身不承载,只有车架承载。依维柯这种车有它独到的优势,适宜改装,随便在车身的任何部位去切门、切窗,问题都不大,因为它不承载。车身起到一个封闭作用,它跟承载式车身完全不一样。

现在市场上我们竞争对手的车身几乎都是承载式的,因为是整体硬力结构的设计,一旦破坏它的任何一个硬力点,它就不支撑了。正是因为依维柯独特的车身架构,有专门需求的例如物流、医疗以及武警等这些特殊行业就很喜欢我们的产品。依维柯这个品牌合资18年了,从初期我们靠高速公路的第一桶金,到后来转变成依靠多用途、多功能,有了这个稳定的市场,不管市场如何波动,依维柯始终处在一个盈利水平。

三联生活周刊:菲亚特原本没有轻卡车辆,这个产品系列从何而来?

杨军虎:意大利依维柯的产品线里原本没有轻卡。2007年上汽和南汽合作之前,两家商定要上轻卡项目,解决方案就是把南汽的跃进品牌的资产全部转到依维柯的合资公司里,也就意味着,跃进这个资产,依维柯占了50%,上汽占了50%。由于这些年的积累,合资公司把跃进整个买下来了,弥补依维柯这个产品线上缺少平头轻卡的缺陷,对南京依维柯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通过这些年的发展,跃进在依维柯的体系里质量有了很大提升,包括借道依维柯渠道出口。跃进品牌不是合资企业创立,是有历史、有典故的自主品牌,寄托了几代人半个多世纪的情感。

三联生活周刊:轿车一直在谈降低排放,最近卡车的排放标准也在提高,南京依维柯的轻卡如何实现技术提升呢?

杨军虎:在排放标准上,卡车、轻客跟轿车一样也要执行国家统一标准,这个标准一直在提高。今年轻卡市场面临挑战,随着国家对排放的要求提高,今年是国三,明年开始国四,我们在跃进品牌上正在做一个相当大的动作,这是国家对产品的要求,也是跃进品牌的转型时机。近一段时间我的主要精力就放在这上面,因为这是一个转型期,分分钟都不能耽误,不能失去先机。转型的动作就是把南京依维柯自有的产品动力线,包括依维柯上面用的索菲姆发动机、变速箱以及车桥,一整条动力链,全部移植到跃进上。也就是说,跃进的主销产品将和依维柯共享动力链。

三联生活周刊:为什么到现在才把依维柯的动力链放到跃进上,过去的南京依维柯为什么没有做这样的尝试呢?

杨军虎:因为南京依维柯的索菲姆发动机技术是领先的,国三标准的时候,包括之前,我们是第一个使用高压共轨技术的,因为高压共轨技术是菲亚特动力公司率先发明,技术成本比较高,意味着在一台车上要增加2万块钱,市场未必接受。现在形势变了,国家强制执行国三、国四标准,尤其是国四,高压共轨变成了国四唯一的技术路线,如果轻型柴油机不用高压共轨技术,就无法达到要求。

三联生活周刊:在产品升级过程中,你认为南京依维柯有哪些优势?

杨军虎:要达到一个排放要求,发动机内部承受的压力大幅上升,整个发动机的材料材质相应就会发生变化,另外高压共轨技术本身还需要一些电控单元,成本也很高。所以,高压共轨带给柴油机的是“革命性上升”。我们拥有这个技术,所以当国家要求提高,对我们来说更是机遇,我们索菲姆的成本与其他商家比凸显优势。南京依维柯的优势在于我们有一些竞争对手所没有的资源,尤其是动力链的资源。

索菲姆系列是先进的高压共轨,但在世界上也只有南京在保留,我们现在发扬光大,预计在中国,它至少还有5年的生命周期。在欧洲索菲姆做不到欧Ⅵ,所以已经被F1替掉了。目前达到国四要求没有问题,但要达到欧Ⅵ要求,就需要新的技术。

在依维柯上,索菲姆和F1并行,低端产品用索菲姆,中高端的之后就用F1。但在跃进品牌,现在基本上是以索菲姆为主。我们现在重点在做欧Ⅴ的工作,高压共轨技术到了国五以后,技术是不一样的,国四到国五,发动机成本增加了1万块钱左右。好在南京依维柯的技术储备还是不错的。 商用车跃进菲亚特依维柯依维柯房车房车改装轻客大通房车高压共轨

上一篇: 高古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