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北战争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阿仁是淮扬人士,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在江南水乡的最西边,传说中的鱼米之乡,但当他说出家乡小城的名字后,大部分人都摇了摇头,他只得又补充:“南京,南京知道吧,就在南京边上。”对方露出原来如此的表情后,阿仁才心满意足地开始享受傍上六朝古都的成就感。
阿竹来自燕赵之地,她和阿仁不一样,不会给她的家乡贴上诸如“北方工业重镇”、“环渤海经济圈”之类的标签,也不会逢人就说她的家乡盛产骨瓷。
阿仁和阿竹机缘巧合相识于西子湖畔。初次见面,阿仁看阿竹高高瘦瘦,虽然肤色不若江南女子白皙,但胜在五官端正立体、性格直爽、说话大方,阿仁判断阿竹应该是贤妻良母型的女子,心有所动。阿竹也在暗暗打量着阿仁,高大白净,皮肤比起自己还要好上几分,文质彬彬,有时说话还会脸红,好感顿增。
男女情愫就在这秋日桂香中暗生,互生的好感将两颗南北的心渐渐拉近在这浪漫爱情之都,循着许仙和白娘子的足迹勇往直前。湖边散步,湖上泛舟,终于有一天,在夕阳照耀的雷峰塔下,阿仁牵起了阿竹的手,两颗心紧紧贴在了一起。
故事发展到这个阶段,就应该大团圆结局了,可是人生总是未完待续,以为柳暗花明又一村,却又层峦叠嶂数百里了。按照恋爱的阶段划分,如胶似漆以后,开始磕磕碰碰。南北之间的火花不断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天空中绽放,地域差别不仅仅体现在秦岭-淮河的南北分水岭,放在同一纬度,那就是南欧西班牙和北非摩洛哥的爱情,已经跨越洲际了。
阿仁秉承南方人的内敛精干,说话很少直抒胸臆,以旁敲侧击、婉转迂回为主;阿竹拥有北方人的爽快朴实,表达讲究酣畅淋漓,以不吐不快、一针见血为主。持相同意见时,那就是相见恨晚,热情相拥。可是大部分时候就如不在一个调子上的合奏曲,总是杂音旁出,每当这个时候阿竹觉得阿仁不老实,阿仁觉得阿竹不温柔。
阿竹喜欢吃乱炖,各种花样的面食,阿仁喜欢吃慈姑,各种水生动植物。阿竹觉得慈姑一如其他淡水生物一样,有一股泥腥味,阿仁认为乱炖不够清爽,食物都是一个味儿。在因为吃饭吃什么的问题上引发多次争执后,为了迈过这一重要门槛,最后达成的妥协为:实行“一家两制”,点菜各点各需,做饭谁主厨谁说了算,口味慢慢融合,直到实现统一。
西班牙和摩洛哥始终隔着直布罗陀海峡,不管东西南北,柴米油盐中总会有各种摩擦,好在还有一个西湖,接纳“南北战争”中的泪水和火花,传说终究是传说,西湖却是永恒的西湖。
(文 / 许白) 南北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