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办户籍带给我的反思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由于升学,我的户口从老家迁到武汉市,属于武汉市集体户口,托管在某人才市场。单位需要我们及时将档案关系迁到单位,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单位的集体户口处于冻结状态。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人才市场不愿意单独托管户口,档案和户口必须同时迁走。单位只接受档案,不能解决户口。当时,只有两个选择:第一,是回原籍,之后在武汉买房落户必须是在中心城区购100平方米以上(使用面积)的新房才能落户武汉。第二,将档案和户口都放在人才市场,不给单位。可是,档案不交给单位,会影响我的工龄和转正定级。政策就是这么的奇怪,很多时候会让你两难。在我万分焦灼的时候,比我早几年进单位的同事告诉我,可以就我的问题咨询下市公安局户籍科。通过咨询,我知道了一个新词:户口挂靠。就我的情况,政策上允许我选择在武汉的亲戚或者朋友家里落户。我开始思考如何从一个武汉集体户口转为武汉常住户。只要亲戚同意、材料齐全、户籍民警签字盖章,一切会水到渠成。恰好我有个亲戚在武汉市某区,当即选择投奔他。于是咨询该区分局,我该准备什么材料。经整理,所需材料如下:身份证、学位证、毕业证、工作单位证明、省人社厅招录文件、集体户口单页、户口挂靠申请书(户籍所在地派出所社区民警签字、负责人盖章)、同意挂靠户口证明、亲戚的户口本。看起来没那么复杂,可做起来却是另一回事。我们省直单位落户需要人社厅的一系列证明:人社厅户口迁移表、招录通知、落户通知单。如果是外地迁入武汉,那更是繁琐,还需要跑到原户籍所在地开具一系列证明。苦等人社厅个把月后,所有材料终于办齐,可没想到,出现一个最大的障碍——亲戚户籍所在地派出所社区民警不同意我挂靠他们社区,而且态度不好。那天是早上8点半,或许是早点名挨了批评心情不好,而我正好撞在枪口上。他说要么你就落户到单位,要么你就换个亲戚。听到这话我火冒三丈,当时就和他理论:你一个人民警察,你的职责就是为人民办事。我这个事情是政策允许的,又不是我求着你办……话没说完,他“啪”扣了我的电话。我很气愤,立马打电话给派出所投诉他。收拾东西,向领导请假,以最快的速度奔到派出所。好在当时我们只是电话联系,警官并不认识我本人。心平气和后,耐心和警官沟通,警官解释,户口挂靠政策是有的,但是法律并没有规定必须办理。户口挂靠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给民警、户主、社区都带来很多麻烦。所以,原则上是不会接受的。但是,我态度诚恳,恰好有个熟人是警官的校友,他也就通融了我一回。剩下的事情就变得简单了,市局和该分局的同志都很热情,窗口化办理使办事程序变得清晰,工作效率也很高。虽然一天之内往返武昌汉口十几趟,但销户口、提档案也很顺利,户口档案党组织关系终于尘埃落定。不想在这里抱怨社会,只怪自己年轻冲动,将本来可以“迂回”的事情变得更加复杂。这是我接触社会的第一年,磕磕绊绊之中也领悟到了一些道理。但更加明白,正是有了这些所谓的弊端,社会改革才势在必行。
(文 / 武汉 杨幸) 社会保险反思户口户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