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样的惠民工程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当下,很多乡村开始用上自来水,我的家乡也不例外。生活用上自来水,在以往被很多村民认为是大城市方便生活的一种表现,不过当这种曾是很多人理想的生活方式不请自来时,却让很多乡亲感觉并不轻松愉快。
去年,村里接到镇上通知:为了解决由于浅层地下水被污染而导致的吃水难问题,国家在邻近乡镇搞了一个惠民工程,专门拨款打了一口500米的深井,并以这口深井为中心,向四邻乡镇铺设了自来水管,这样大家就可以用上自来水了。乡村概念的自来水与城市略有不同,乡镇、甚至县城里一般都没有专门的自来水净化厂,所谓的自来水往往就是打上一口深井,再把水抽取出来通过管道输送到千家万户直接使用。与传承几百年的每家每户自打机井人力取水相比,对于村民来说,这种用水方式的确省力不少。不过,这种省力却也是以像城市人一样按月缴纳水费为代价的,而且要比城市人缴纳更多的费用,不仅要缴水费,还要交管道“初装费”。不过,镇里倒是专门强调,由于是国家惠民工程,所以每户的初装费只要200元。很多村民不理解:本来就是我们脚下的地下水,凭什么你抽上来就可以卖钱,而且既然是惠民工程,为何还要再收200元?疑问虽多,但反映到上面,就只得到一句“你爱交不交,反正不交不用水”的答复。没办法,乡亲们陆陆续续都交了钱。很快管道便铺设到了各家门口,但细心的村民发现,镇里铺设的自来水管道都是手指般粗细的塑料管。如此细小的管子,是否耐用、安全?听到这样的疑问,干活的工人头也不抬地回答说,我们只管干活,有事找领导。可领导是谁,又在哪儿?乡民大多朴实而口拙,想着反正管道很快就被埋入了地下,眼不见心不烦吧。
等到通上水,人们就发现自来水的水量十分小,时不时还会断水。一些村民气不过,便趁着来收水费的时候和镇里理论起来,却也只是得到“200块钱,还想用好东西”的答复。本想着就这样凑合吧,但镇里却不愿意凑合了。前不久,镇里又通知大家:为了配合对这项惠民工程进行自来水管道的升级改造,镇里准备把埋在地下手指般粗细的管道换成手臂般粗细的,为此每户需要再缴纳1000元。还给出了优惠政策,交款积极的,改造完了可以返还300元,交款不积极的则要多收500元,不交钱的就要停水。一听说要停水,大家都慌了神,纷纷去把钱交了。
1000元毕竟不少,还是有村民小心翼翼地去问:“钱交了,我们也就不说了,能不能给我们校校水表,很多人家一两天水费都要二三百元,是否太快?”结果得到一阵爽朗的笑声,笑声那边回答道:水表快,难道电表就不快,大惊小怪?回答得如此直白,以至于问话的村民反而有些不好意思了。
(文 / 郑州 关晓海) 走样惠民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