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学校食堂打工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去年冬天的时候,一位要好的朋友要回家给儿子办喜事,由我临时替他在一所学校食堂打工。那所学校是一所区级重点高中,学校里面有三个食堂。听说这三个食堂都是对外投标招租的,学校按竞标人所出资金的多寡来确定承租人。校方明文规定这三个食堂饭菜价格必须便宜实惠,禁止牟取暴利,依照就餐学生的经济承受能力,最大限度地保障学生吃饱吃好,还要价格公道。在这个限定的框框内,三个食堂的老板不仅要维持食堂正常运转,还得赢利呀,于是三个老板挖空了心思,使上各种低俗手段,请看他们的小花招——
每日清早食堂老板亲自开车去蔬菜批发市场采购当日所需各类蔬菜。土豆鸡蛋般大小,黄瓜歪七扭八不是大脑袋就是小细腰,青椒大小老少三代,西红柿咧着腚地笑。只要便宜,管它什么色相!这些蔬菜买回后立即投入一大水池中,浸泡一会儿捞出就切,经过配菜师傅的一番刀工,再经过掌勺师傅一番“巧夺天工”的纯熟技艺,一锅锅光彩鲜亮、香气四溢的炒菜热气腾腾地呈现在你面前,谁能分辨出这些炒菜的身世背景?
再看一下食堂炒菜用的猪油。这些食用油装在一个个白色的塑料桶中,用时放入热锅里,经过一小会儿的加热,这些油才慢慢化解,待油热冒烟,炸制烹饪各类食材。这种油反复使用,直至变成棕黑色。食堂之所以使用猪油,源于它价格低廉使用量大。谁不知道,在猪肉加热熬炼成猪油后,趁热应该装入瓷质容器中,而食堂使用的这些猪油,均装在白塑料桶中,滚烫的猪油倒入塑料桶里,能没有化学反应吗?能不产生有毒致癌物质吗?况且这些猪油均出自小个体加工作坊,时常看见一身油腻腻、脏兮兮的人开着一辆农用三轮来送货,卸下满桶的猪油,拉走用完的空桶。
再来说下食堂做面食用的肉馅儿。每天上午准有一固定卖肉的小摊贩给食堂送来一些零零碎碎、杂七杂八的碎猪肉头子。这些碎猪肉头子先是用绞肉机绞成肉泥,再加入葱、姜、蒜、十三香等各种调味品,搅拌调匀之后做成包子、馅饼、锅贴之类的带馅面食,烙烤蒸熟之后,味道相当鲜美。好猪肉市场价格每斤十二三元,送给食堂的这些碎肉头子却只要两三元。还有那板面、牛肉面,只要看一下熬制卤的过程,保证你不想再吃一口。食堂采购人员从农贸市场买来一大坨腥膻刺鼻、肉中裹血混有牛毛的牛杂肉,放进一大铁锅里用小火慢慢煮熬,经过小半天的工夫,令人难闻的牛肉腥臊臭味便弥散在整个食堂里,直让人欲呕不止,恶心连连。等到一坨乱牛肉熬炼出牛油时,就见大师傅往大铁锅里撒入大把食盐、大包茶树叶、大堆尖红干辣椒,用大铲子搅拌和匀之后,把里面熬出的牛油撇出,盛进一大盆里冷却以备做板面之汤料,剩下的牛肉渣滓放进一铁盘里,那是做牛肉拉面时绝好的牛肉丁。
午餐铃一响,一批批饥饿如狼的学生如潮水般涌入食堂大厅,排队刷卡领取自己所需饭菜。看着学生们大口大口地吃着包子、馅饼和各种香喷喷的拌饭,以及特色面食牛肉面、板面,他(她)们哪知道这些“美味食物”里面的江湖骗术。谨以此文引起家长与学生的关注吧!
(文 / 天津 刘希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