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潜力无限的七个行业
作者:邢海洋( 2013年由比亚迪生产的香港首批纯电动出租车投入运营
)
高铁
李克强总理出访,数次向外界推广高铁与核电。拥有丰富经验与核心技术的中国高铁与核电,已经成为中国高端装备的最新形象。
经过近10年的超速发展,中国的高铁建设速度已经相当稳定,出口海外从无到有,体量将越来越大。高铁的整个产业链,从机身到紧固件,都将从这块大蛋糕里明显受益,上市公司业绩的提升很明显。
高速铁路建设,产业链涵盖基建、铺轨、车辆和配套设施购置、运营和维护四大阶段。信息化设备的生产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和严格的安全要求,辉煌科技这种专注于铁路信号系统的研发生产,自上市以来走势不俗。
南车和北车是车身生产的集大成者,占据机车制造市场95%份额。手持充足订单,基金经理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中国南车、中国北车订单多到忙不过来的地步。并且“两车”估值低,属于相当稳健的投资品种。
( 一列“和谐号”动车组驶进沈阳车站 (摄于2012年)
)
受益于国产化水平提升,以及客货分离后后续的普通路网电气化改造,零部件环节类公司晋西车轴、卧龙电气、特锐德、北方创业和龙溪股份等均长期看好。
核电
( 浙江省义乌市档案馆文化展厅内的智能机器人“小兰”正配合小朋友的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
)
在李克强总理推销的两种产品中,核电比高铁在国内发展更晚近,又因日本福岛核电站的挫折暂停了审批,延缓了建设,因而后市发展空间比高铁更宽广。
目前,中国运营中核电站21台、在建28台,共49台。今年第一季度,全国核发电量约占总发电量的2.04%。2020年发电目标则是8%,装机容量8800万千瓦。以《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推算,按照每台机组装机容量为100万千瓦推算,2020年前中国平均每年将有6台机组开工建设。根据上述规划,中国将迎来核电开工建设的高潮,高峰时段预计将同时在建约40台机组。核电站平均单位投资为1.2万元/千瓦,以设备投资占总投资的50%左右测算,设备投资总需求为4800亿元左右。另外,核电的出口也面临突破,此前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机组只出口到巴基斯坦。目前,英国、南非等越来越多的国家对AP1000或CAP1400表现出浓厚兴趣。
涉及核电概念的个股可分四类:第一类为关键设备的核心核电设备股,如东方电气、上海电气;第二类为辅助设备制造业务的核电设备股,如自仪股份、奥特迅、中核科技、上海机电、中成股份和方大炭素等;第三类为核材料股,如兰太实业,沃尔核材、宝钛股份等;第四类为参股建设核电站的企业股,如申能股份、皖能电力、韶能股份、闽东电力等。其中前两类拥有不同程度的“护城河”效应,长期看好,而核材料因为市场需求强劲,也稳步上涨。
机器人
IBM推出的仿人脑神经元芯片获得了突破,这款邮票大小、耗电极低的芯片,认知能力惊人,它能够实时识别出拍摄自斯坦福大学胡佛塔十字路口视频中的人、自行车、公交车、卡车等,准确率达到了80%。相比之下,一台笔记本编程完成同样的任务要慢100倍,能耗却是IBM芯片的1万倍。此前,美国和日本的企业已经生产出要么表情丰富、善于沟通的,要么动作灵活、直立行走的机器人。谷歌的汽车则已经获准上路。一个智能机器人的时代已经到来。
中国的机器人面临爆发式机遇。海外科技突破的渗透,使机器人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如澳门地区拟引入机器人为病人做手术,辽宁的5座变电站的智能巡检机器人已通过验收。劳动力成本的显著提升倒逼制造业企业进行主动的产业升级,我国机器人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几年间,中国机器人市场年均增长率超过40%,2013年中国市场共销售工业机器人3.7万台,约占全球销量的1/5;预计在今后两年,中国市场的需求还会再翻一倍。
机器人概念股从事着机器人从控制器到关节到总装的诸多环节的生产,其中机器人公司主要从事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成套装备系统的研发、制造。科远股份和慈星股份生产机器人控制器。秦川发展生产机器人减速器,龙溪股份生产机器人关节轴承等。制造业是国内企业的强项,但机器人领域需要寻找的企业核心竞争力还在于智能环节。
电动车
中国已经是电动自行车大国,但电动汽车的头筹却被特斯拉拔去。两大困境制约着电动车的普及,一是电池的续航和成本,二是充电设施建设。但随着特斯拉超级电池工厂的建设,投资者已经看到降低电池成本的希望,而金属空气电池领域的突破,更是电动车在蓄能上有望彻底甩开燃油动力汽车。尤其重要的是,特斯拉开发了所有专利,中国和德国统一了充电标准,一系列影响行业的重大事件紧锣密鼓,使消费者清晰看到电动车从豪车到普通车的普及路径。
中国的电动车产业政策的近期目标是至2015年新能源汽车产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在试点推广城市的范围内要发展20多万辆新能源汽车,近1000亿元的市场“蛋糕”待国内车企分食。电动汽车重大专项实施以来,在纯电动、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汽车的整车集成技术、动力系统集成技术以及动力总成关键零部件技术方面取得重要技术突破。面对巨大的环境和交通压力,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纷纷推出电动车补贴措施,各汽车厂商也投入巨资,抢占先机。今年上半年,受益于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全国电动车销量达到2.04万辆,超过去年全年产量。电动车增长来到爆发前夜。
A股中的电动车概念分为整车和电池材料概念。沧州明珠生产锂离子电池隔膜,天赐材料与电动车相关的产品主要是锂离子电池材料。在电动车的驱动系统方面,大洋电机有着明确的产能目标。科士达在电力电子领域有多年的技术积累,在充电桩技术方面有一定优势。目前已按国际标准研发出多款样机待测试。
电动车整车生产上,比亚迪一枝独秀。而其他厂商如宇通客车、上汽集团、金龙汽车、长安汽车、一汽轿车、安凯客车和中通客车等都在加力研发,推出自己的车型。
页岩油
水力压裂法的出现加速了美国页岩油页岩气资源的开发,美国这个世界第一的石油消费国因此减轻了对海外石油的依赖,并可能完全自给。
中国页岩气储量占到全球总量的20%,排名世界第一。但中国在页岩气开发方面遇到了不少瓶颈,如地质环境复杂、缺乏核心技术和成本过高等。不过,四川多口实验井已产出高产油气,页岩气技术也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如宏华集团研发出了全球功率最强的6000马力压裂泵,功率比目前应用较多的2500马力压裂泵高出一倍多,是全球最强功率压裂泵。蜀南地区的实验井开采也证明国内的页岩气开发5年内能收回投资。
页岩气概念经过了多轮炒作,涉及相关概念个股基本都翻番上涨。炒作冷却后,最终将由业绩而非概念推动股价稳定上涨。
页岩气概念包括页岩气储运开采设备制造厂商、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企业和天然气资源分销管网的企业三部分。重点个股有主营石油钻杆及配套接头、回转支承制造的玉龙股份,从事石油钻采专用设备的设计研发、加工制造的山东墨龙和主营油气田开发地面系统装备的工艺技术研发、系统设计、成套装备的惠特普等。
生物医药
医药股是永恒的成长主题。中国快速步入老年社会,生活水平的提升也促进医药的需求。2006~2013年医药行业持续了8年的大牛市有望延伸。这个超长周期的牛市,是在需求的升级、行业有序发展和充足的行业资金支持下推动的。2006年前,可仿制品种多,批文管理松,药品文号泛滥,行业无序发展。2005年以郑筱萸落马为标志,行业监管从严,行业进入有序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企业产品梯队逐渐形成,企业专科定位明晰,盈利模式确立,收入和利润进入快速增长期。
国内医企普遍规模较小,产品成为其业绩增长的关键。如果能有两到三个较好的新产品推出,2亿元的净利润,就可能带来可观的估值变化。近年来,长春高新通过研发投产生长激素、康缘药业投产银杏二萜内酯注射剂、莱美药业研发埃索美拉唑等,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未来值得关注的业界动态包括恩华药业在精神用药领域将持续推出新药,信立泰的降血压重磅品种艾力沙坦,誉衡药业的银杏内置B中药注射剂正在报审批,华东医药肿瘤药系列产品、利德曼的化学发光诊断试剂、通化东宝的三代胰岛素、长春高新的长效生长激素、恒瑞医药的阿帕替尼、京新药业收购的连个消化道药物、智飞生物的HVB。
环保
雾霾天迫使各级政府加大了环境监察和治理力度。京津冀、长三角区域建立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国务院与各省级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国外经验也证明,当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后环保投入将呈指数级增长。中国环保工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环保装备制造业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11年全年实现产值1304.59亿元,预计2015年将达到5000亿元。
环保企业分布在大气治理、污水处理和固废处理三领域。龙头股包括中原环保、创业环保、霞客环保、菲达环保、国电清新、龙净环保和首创股份等。其中菲达环保是全国最大的环保机械科研生产企业,龙净环保是我国环境保护除尘行业的首家上市公司。企业各有专攻,如国电清新的主业是火力发电站的脱硝特许经营。
环保业的发展也推动了专业材料的需求,如三维丝所处的高温滤料行业,在国家对环境保护工作越来越重视的情况下,工业除尘领域市场空间巨大。 七个新能源无限能源行业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机器人核电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