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留任:朴槿惠遭遇滑铁卢?

作者:邹珊

总理留任:朴槿惠遭遇滑铁卢?0( 6月26日,韩国总统朴槿惠(右二)拒绝了总理郑烘原(左一)的辞呈,让其继续留任 )

因“岁月号”沉船事件引咎辞职的韩国总理郑烘原又留任了,原因是总统朴槿惠提名的两位替代人选先后退出。第一位是前大法官安大熙。由于媒体曝出,安大熙在卸任大法官后开设了律师事务所,不到半年就赚取了16亿韩元,他迫于舆论压力放弃了提名资格。第二位是韩国《中央日报》前总编辑文昌克。他此前发表的“日本殖民和韩朝分裂是上帝的安排”以及“慰安妇受害人不需要日本道歉”等言论也被媒体挖了出来,面对民众的猛烈抨击也只得全身而退。朴槿惠只好拒绝郑烘原的辞呈。

在韩国,虽然总理一职的仪式意义大于实际作用,但两次失败的任命却凸显了朴槿惠眼下面临的执政挑战。上任仅一年半的时间,民调支持率就已跌破50%。而执政党新世界党在上个月的韩国地方选举中也未交出令人满意的答卷,在17个行政区领导人的选举中,该党派仅在8地获胜,而最大在野党政治民主联合却拿下了9地。

美国俄亥俄卫斯理大学的韩国政治学教授崔元英告诉本刊:“沉船灾难所暴露的不仅是韩国安全体制上的严重漏洞,还有政府处理危机的无能。事发两周后,朴槿惠才迫于公众压力道了歉。这让许多人,包括她的支持者都感到了灰心。而未能迅速选出一名既合格又能为公众所接受的新总理一事,无疑产生了雪上加霜的效果。”

美国夏威夷大学的韩国政治学教授杨明姬则告诉本刊,民众对朴槿惠不满的根源在于其执政方式。“自打上台时起,朴槿惠就因执政风格而备受谴责。虽然再三强调合作与团结,但实际上她的共事对象却多为她喜欢的或崇拜她的人。即使是在政党内部,她的交流面也很狭窄。为此,她已经落下了‘不善交流和倾听’的骂名。最近两个总理人选的任命也暴露了朴槿惠缺乏与民众沟通的弱点,她只任命对自己忠诚的人,而不是放眼寻找合适人选。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当然会怀疑她改变国家的能力。”

部分观察家认为,虽然政府十分重视提振经济的事宜,但“沉船”系列事件预示着,朴槿惠日后的经济改革也将面临重重阻力,比如她为开辟“国民幸福经济时代”而奠定基础的《经济改革三年规划》。那么,“沉船”系列事件会成为朴槿惠执政生涯中无可挽回的滑铁卢吗?崔元英指出:“首先,韩国安全体制的漏洞在本届政府上任前就存在。另外,韩国政治民主化之后,民众对领导者候选人在关键立场上的标准和道德期望提升了不少,这使得国家领袖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一个能迎合这种高标准的候选者。而与许多民主国家一样,韩国在政治和意识形态上高度分化。朴槿惠是保守派政治家,又是前独裁领袖之女,‘沉船’系列事件等于给左翼政客提供了绝佳的机会,去鼓动民众和媒体对其进行攻击。”“对腐败的候选者进行攻击是民主政治的一部分,也是一种揭露现任政权缺点的便捷方式。通常情况下,反对党都会竭尽全力打击执政党。这也是现执政党在野时会做的事情。”匈牙利中欧大学韩国基金会主任金英美也对本刊说。

而近日来,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到访韩国,并与其政府签订了多领域合作文件之后,朴槿惠的好评率也立刻随之回升了。“所以,支持率有所降低也非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而对于国民经济而言,外部因素所产生的影响也要远大于内政。”金英美说。 遭遇朴槿惠留任总理滑铁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