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伊拉克:渴望独立的库尔德人

作者:邹珊

北部伊拉克:渴望独立的库尔德人0生活在伊拉克库尔德一处聚居地的库尔德少女姿兰和一只小猫相伴(摄于2005年)

6月12日,随着逊尼派伊斯兰武装“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ISIS)逐渐从伊拉克北部逼近首都巴格达,疲于应对的伊拉克政府军弃守了北部石油重镇基尔库克。而该国库尔德自治区的军队随即攻入当地,并掌握了控制权。不久之后,库尔德自治区领导人、库尔德民主党主席马苏德·巴尔扎尼在接受CNN专访时放出了他所发表过的“最强烈”的独立倾向言论。他声明,库尔德自治政府不会将新近控制的地区交还给伊拉克政府管辖。并且,现在已经到了库尔德人自己决定命运的时刻——如果伊拉克局势持续混乱,中央政府不能调和持续的教派冲突和各方矛盾、形成更具广泛代表性的政府,库尔德自治区走向独立也许只是时间的问题。

7月3日,巴尔扎尼正式要求自治区议会为独立问题筹备公投,并计划在数月之内展开投票。两天前,希望通过重组内阁而化解政治危机的伊拉克政府刚刚经历了失败的打击,如今,一项新的“解体危机”又摆在了眼前。加上愈演愈烈的教派冲突,伊拉克眼看已被笼罩在了国家分裂的阴影当中。“我们不是伊拉克人”

其实,高度自治的伊拉克库尔德人早已过上了与“独立”无异的生活。去过库尔德自治区的人都觉得,那里根本不像伊拉克。2011年,在埃尔比勒市,眼前的景象让中国中央电视台驻中东记者杨琛月惊讶不已。这座库尔德人自封的首善之都距离最近的库区外城市仅40公里,但那些旷日持久的血腥杀戮在此处却了无痕迹。目及之处,非但没有断壁残垣,人们甚至还在大兴土木。“当时,这座城市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完成大半,道路修到了‘三环’和‘四环’,也盖起了‘英国村’、‘意大利村’这样的联排别墅区。别墅区的很多房子被外企租来当办公室,挂满了英语的招牌,在小区里溜达可以看到住户在油漆庭院周围白色的栅栏,小朋友在自家院子里投篮。最初看到这种美剧版的场景,会觉得有点恍惚。”她告诉本刊,“2013年春天,我又一次去了库区。飞机停在埃尔比勒国际机场的新航站楼,设计得非常新潮干练,加上春天的库区草木繁茂,让人恍惚以为飞机降落到了某个欧洲城市。”“我在这里,通过电视收看发生在巴格达的战况,和在美国收看的感觉是一样的。”艾哈迈德·吉拉尼(Ahmed Gilani),一位经常往返于美国得克萨斯州和伊拉克的库尔德人如是说。

埃尔比勒市坐落在伊拉克的北部,是埃尔比勒省的省会。除了该省,伊拉克的库尔德人还分布在东北部的杜胡克和苏莱曼尼亚省。这三个省份统称“伊拉克库尔德自治区”,或“伊拉克库尔德斯坦”。它东邻伊朗,西邻叙利亚,北接土耳其,南接伊拉克其他地区,由库尔德自治区政府管辖,财政收入无需上交给中央政府。库区是伊拉克最重要的石油产区之一,其面积虽仅占全国国土的1/10,石油储量却有约450亿桶,是伊拉克总储备的近1/3。即使伊拉克政府否认外国石油公司在库区直接开采石油的合法性,库尔德人却坚持石油出口应当自主决定。这为当地吸引来了不少外国能源公司,也是库区得以繁荣发展的原因之一。

北部伊拉克:渴望独立的库尔德人1( 2014年7月3日,伊拉克库尔德自治区政府主席巴尔扎尼来到库尔德议会,要求议会就独立问题筹备公投 )

库区被冠以“伊拉克绿洲”之名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在于“安全”。来到库区采访的外国记者却纷纷脱掉了之前从不离身的防弹外衣,套一件家常衬衫就可平安地往来穿梭于城市中的繁华热闹之处。本雅明·米克森(Benjamin Mixon)中将曾担任美军驻北伊拉克和库尔德斯坦的指挥官,他说:“与进驻伊拉克其他地区相比,进驻库区是个不错的任务。我去过那里,并且很享受当地的生活。”

“暴力之所以能被如此完整地阻隔在边界线的另一端,是因为没有教派裂痕。”一位库尔德人这样说。库尔德人自己的军队名为“自由战士”。与伊拉克政府军的情况不同,这支部队训练良好,实力雄厚,且效忠于自己的民族。库尔德人非常愿意证明自己的民族存在性。而他们的“国家”与伊拉克之间的确是有着实际边界的,任何图谋进入库区的阿拉伯叛乱分子都首先要经过上百个库尔德检验站的搜查。普通访客到达当地之后,移民局会在他们的护照上盖上专门的库尔德印章。如果攀谈起来,库尔德人会把握一切机会,在经意与不经意间提醒你,他们不是阿拉伯人、不是伊拉克人。当就地理概念向其发问时,他们则会回答说:“我认为我是在库尔德斯坦,不在伊拉克。”

北部伊拉克:渴望独立的库尔德人2库尔德自治区首府埃尔比勒市街景

然而,正在乱局中独享稳定的库尔德人其实有着非常无助的民族历史。“库尔德现象”并非伊拉克的特殊国情。库尔德族是中东地区仅次于阿拉伯、突厥和波斯的第四大民族,也是当前世界上最大的无国家民族。他们历史上生活在“库尔德斯坦”地区,即现今土耳其东部和东南部、伊朗西北部、伊拉克北部、叙利亚东北部以及高加索部分地区构成的狭长弧形地带。16世纪,奥斯曼帝国侵占了库尔德斯坦大部分地区,并于1639年与伊朗萨非王朝签订了《席林堡条约》,规定库尔德斯坦大部分归自己,另外一部分归伊朗。1923年,土耳其凯末尔与“一战”协约国签订《洛桑条约》,将原土耳其苏丹政府统治下的库尔德斯坦分割给了土耳其、英属伊拉克和法属叙利亚。连同原先划归伊朗的一部分,库尔德斯坦共被分成四块。如今,库尔德族人依然主要居住在这四个国家。因为怀揣强烈的民族政治独立愿望,他们分别与四国政府保持着不甚融洽的关系,并且已成为中东局势动荡的多种因素之一。

伊拉克库尔德人对自治的不懈追求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1922年,为镇压当地阿拉伯人的反英斗争,英国曾发表声明,同意库尔德人建立自治政府,但未最终兑现。1958年伊拉克共和国成立后,库尔德人为争取民族区域自治权,同伊政府进行过多次谈判,也签订过一些协议。1970年,伊政府与库尔德民族党签订和平协议,规定在4年内给予自治权。但4年后协议到期时,却又改口只同意授予有限的自治权。1975年,双方再次达成协议,建立了包括苏莱曼尼亚等三个自治省在内的伊拉克北部库尔德人自治区。此后,他们又经历了萨达姆政权统治的黑暗时期,直到海湾战争结束后,才在美国的支持下,于1992年举行了议会选举,逐步建立起了一个由库尔德民主党和库尔德爱国联盟共同维持、具有相当独立程度的自治政府。

北部伊拉克:渴望独立的库尔德人31991年,约200万伊拉克库尔德难民逃离到伊拉克和土耳其的边境地区,等待人道主义救援

这也决定了库尔德人的另一特质——他们对于美国的看法与普通伊拉克民众大相径庭。“那是一次解放之战。美国人将伊拉克人从独裁政权中解放了出来。”阿里·萨德·穆罕穆德博士曾任苏莱曼尼亚大学的校长,当被问及对2003年伊拉克战争的看法之时,他向媒体这样评价道,“库尔德人将会是美国人在中东地区的最好盟友,甚至比以色列还要好。我确信这一点。我们会很忠实。”这种态度在库区的教育界也有所体现。库区的官方语言为本民族的库尔德语,而当地许多学校教授的第二语言却都是英语,而非阿拉伯语。并且,在伊拉克别的地方,美国士兵即便全副武装也经常遭人暗算。而在库区,美国士兵则戴着棒球帽悠闲地在街头散步,库尔德人还会对他们微笑打招呼。“我们没有杀过一个美国人,我们一直同美国站在一起,我们甚至是热爱美国的。但是,我们也在等待他们前来给予我们的厚爱以回报。”面对媒体镜头,一个普通库尔德人这样吐露着心声。“我们不做伊拉克人”

“回报”的具体方式,就是帮助库尔德人完成独立建国大业。但令其失望的是,美国人对这份心愿并不热衷,因为由此产生的动荡局面并无益于美国的战略利益。2003年伊拉克战争结束后,美国推动该国政治重建的主要目标,就是建立一个“合作性民主”的政府。当年7月,美军占领当局制定了一项权利分享计划,并建立了由13名什叶派阿拉伯人、5名逊尼派阿拉伯人、5名库尔德人、1名基督徒和1名土库曼成员组成的管理委员会来加以实施。联合政府成立后,内阁由21名什叶派、8名逊尼派、7名库尔德人和1名基督徒组成。其中,总统、总理和议会发言人的职位也分别由库尔德人、什叶派和逊尼派代表担任。同时,伊拉克临时和长期宪法也确立了这种合作原则,并称之为“国家团结运动”。在美国人看来,伊拉克库尔德斯坦绝非一个冉冉升起的新型国家,而是一个夯实伊拉克国力的好帮手。“我认为,如果伊拉克人看看北边,看看当地蕴藏的可能性,不要光是与极端分子结盟,他们就会明白,他们的国家拥有怎样的潜力去繁荣发展。”米克森中将说。

其实,不少人认为,这份“合作性民主”计划不失为库尔德人命运的转折点,因为它给了这个民族与什叶派和逊尼派并驾齐驱的机会,使其历史性地成为伊拉克权力政治中的主角。但是,“翻身做主”且过上了安稳日子的库尔德人却仍然坚守自己的独立理想,从不放手。

这是出于对被卷入伊拉克血腥内战的恐惧吗?不完全是。这份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关乎伊拉克库尔德人的一场夹缝求生的历史噩梦。时光推回上世纪70年代。彼时的库尔德人也曾经历过一段相似的和平岁月,因为时任伊拉克总统的萨达姆本身并非宗教狂热分子,不主张突出不同教派的差异。1970年,他还曾主导了与库尔德人的谈判,不仅同意其自治,还允许由一名库尔德人担任副总统。但好景不长,他们的平静生活不久被一场大国间的博弈打破了。

当时,由于萨达姆收留了由美国扶植上台的伊朗巴列维政权的主要反对者——霍梅尼,并且一贯以鲜明立场反对以色列,惹得伊朗和美国都十分恼火。美国人于是便看中了库尔德人这步“棋子”,借机指使伊朗挑拨库尔德人与伊拉克政府的关系。之后,伊拉克库尔德人领袖便提出,要求拥有北部基尔库克油田的所有权,而拥有油田所有权后,要将开采权交给美国人。这时,美国又让库尔德人提出独立的要求。而在伊朗的支持下,他们也拥有了自己的武装。因此,1973年以后,萨达姆与库尔德人之间便发生了几次交战。

后来,为了保证国家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萨达姆于1975年与伊朗签订协议,表示不再收留霍梅尼,并在阿拉伯河口的边境线上对伊朗做出了让步。而伊朗的交换条件则是不再支持库尔德人。同时,美国与伊拉克的关系也有所缓和。同年12月,时任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在巴黎秘密会晤时任伊拉克外长时称,不再干涉不利于伊拉克领土完整之类的活动。但是,萨达姆与库尔德人之间的梁子却已经结下了,一系列镇压行动也由此而展开,他宣布说:“我们必须明白,这个国家的版图将永远不会发生变化。”

两伊战争开始后,为了给伊拉克制造麻烦,伊朗复又拾起了库尔德人这步棋,在萨达姆的后方进行捣乱。而不愿战争形势受此影响的萨达姆则采取了高压政策予以回应。1988年2月,伊朗在与美国的秘密武器交易中实力大增,甚至攻入了伊拉克境内的库尔德人居住区,得到被长期镇压的库尔德人大力支持。面对这种情况,萨达姆下令对遭到入侵的库尔德地区使用了化学武器。那年8月,18万名库尔德人在萨达姆发动的“安法尔军事行动”中丧生。萨达姆的军队向当地发动了空袭。在飞机射下的含有芥子气和神经毒气的导弹中,许多个库尔德村庄就此从地图上抹去了印记。1991年,在平息了南部什叶派的骚动后调军北上,萨达姆再次使用飞机、坦克和毒气对库尔德武装发起了攻击,并将其彻底击败。多达200万名伊拉克库尔德难民因此背井离乡,跨过边境逃往土耳其和伊朗避难。

有学者认为,萨达姆也许不能算这场种族屠杀的元凶,但库尔德人却不会这么想。吉拉尼的家庭也是“安法尔军事行动”的受害者。时至今日,他仍然记得,当时6岁的他刚从美国得克萨斯州返回伊拉克,等待他的第一个消息就是:父亲已经遇难。“是萨达姆杀了他。直到今天,我们都不知道他为什么被杀。”吉拉尼回忆说,“大概两个月后,我们被通知去取回遗体。他们还收了我们子弹钱。”

“你若不清楚我们的过去,就永远不会读懂我们对于未来的渴望。”许多库尔德人都这么说。这段往事成为日后伊拉克库尔德人拼命铸造边界安全的动力。他们一直担心伊拉克会重建中央集权,就像回到了萨达姆执政时期一样。“我们不信任阿拉伯人。同样的悲剧很可能重演。这就是我们说,库尔德人应该拥有自己的自由国度的原因。”穆罕默德博士说。库尔德人甚至将那场惨剧绘上了壁画,以示铭记。库区的街头四处可见迎风飘扬的库尔德旗帜,但却没有一面伊拉克国旗,因为它在当地早已遭禁。“就是在这面旗帜下,他们毁掉了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所以我们将它换下来,挂一面新的旗帜。”库区政府总理内奇尔万·巴尔扎尼(马苏德·巴尔扎尼的侄子)说。

但这么多年来,库尔德自治区政府却总是按兵不动。因为总理坚持:“我们必须现实一点。”对什么现实一点?答案是邻国。

伊拉克库区仅是大库尔德斯坦南边的一个组成部分,人口只有650万。而库尔德斯坦虽然横跨四国山区,总人口也不过2700万~2900万。并且,库尔德斯坦所处地区多为山地和高原,虽然在军事上易守难攻,但库尔德民族的现实处境,却真是应了他们那句古老的谚语:除了山脉,没有朋友。没有一个国家愿意看到国内的库尔德力量闹独立,尤其是土耳其。该国境内的库尔德人相对较多,大概1200万~1500万。土政府一直担心,伊拉克库尔德人争取自治和独立的斗争如此具代表性,他们一旦宣布独立,则必将在本国和地区内的库尔德人间引发“多米诺效应”。所以,这几十年来,土政府一边与自己的库尔德分裂主义力量做斗争,一边将维护伊拉克的领土完整作为自己的外交政策原则之一。

“我们必须要考虑到我们的邻居。”库尔德领导人巴尔扎尼说,“他们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麻烦。”如今,这个在历史上任人摆布的民族无助依旧。库尔德领导人一直认为,至少在中短期内,保持现状是唯一可行之路。时辰已到?

可是,意想不到的机会突然就来临了。ISIS的入侵大大削弱了巴格达政府的力量,并让库尔德人轻而易举地攻下了基尔库克。

基尔库克与库尔德人的独立是什么关系?首先,这座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古老城市与库尔德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古代,当地的居民主要是库尔德族。之后,随着土库曼人和阿拉伯人的陆续迁入,逐渐发展为伊拉克北部最大的城市。伊拉克政府并未将基尔库克划入库尔德自治区,但库尔德人认为,从历史上讲,基尔库克仍是属于他们的领土,并称之为“库尔德的耶路撒冷”。

上世纪70年代初期,库尔德领导人穆斯塔法·巴尔扎尼(马苏德·巴尔扎尼的父亲)对基尔库克的油田正式宣布了主权的行为,曾刺激得巴格达当局在当地展开了“阿拉伯化”运动,即通过经济和人口手段加强对基尔库克的控制。伊政府一边以干涉石油出口的方式遏制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一边大力推行阿拉伯化政策,切断库尔德人与基尔库克的历史和文化联系。但这些强制手段最终弄巧成拙,反而助长了当地人对库尔德人的文化认同

萨达姆政权倒台之后,库尔德人也在基尔库克推行了“再现库尔德化”进程。从2005年开始,库尔德自治区政府积极吸引外国公司和石油资本,大力发展当地的石油经济。另外,他们还通过许诺发还土地、房屋等全部财产的方式,鼓励库尔德移民返回基尔库克。同时也欢迎其他地区的库尔德人移居该市。几年下来,基尔库克市的库尔德人口迅速增加了20多万。这就是为什么,在政府军弃守之后,库尔德人能够如此顺理成章地入驻当地,还受到了当地民众欢迎的原因。而且,无论从军力还是人心指向来看,基尔库克都很难再被中央政府夺回。

更重要的是,这座盛产石油的城市还有着“黑金之城”的美名。20世纪初,人们在当地勘探到了高达世界总储量6%的地下石油。之后,基尔库克便迅速成为伊拉克的主要石油产地。目前,其石油出口量约占伊拉克出口总量的近40%。并且,当地还设有通往土耳其杰伊汉港口和叙利亚境内的输油管道,也是伊拉克重要的石油出口基地。

与此同时,独立的外部条件似乎也改善了不少,这主要体现在库尔德自治区政府与土耳其近几年的关系走向上。土耳其虽为中东地区最大的经济体,但国内能源却相当匮乏。历史上,该国大部分的能源都要依靠俄罗斯和伊朗这两国来提供。所以,寻求其他能源获得途径一直是土政府优先考虑的国家利益。而今年1月,伊拉克的库尔德自治区疏通了一条石油运输管道。这条由自治区政府建设的管道从埃尔比勒西南部的胡尔马拉油田通向伊土边境,最终连接到土耳其位于地中海的杰伊汉港口,全长250公里。5月底,不顾伊拉克政府和美国的警告,库区政府宣布开始通过该管道向停靠在杰伊汉港的邮轮输送原油。如今,在土耳其政府的眼中,伊拉克库尔德人不再仅仅意味着安全威胁,而是机会与投资。从服务业、能源业到建筑业,许多土耳其公司都在库区投入了资金。而土、库关系也因此而大幅升温。

另一方面,土耳其现任埃尔多安政府对以马利基为首的什叶派伊拉克政府并不抱好感,这等于与同样对巴格达不满的库尔德人站在了统一战线上。近年来,土、库政府间还展开了独立的高层外交访问。为了表示对土耳其的支持,库尔德民主党主席马苏德·巴尔扎尼到访了土耳其库尔德人聚居的迪亚巴克尔市。许多分析家认为,这些变化已在很大程度上软化了土耳其对待伊拉克库尔德人的强硬姿态。

正是在这种内外阻力都有所减少的情况下,马苏德·巴尔扎尼对CNN放出罕见的“独立宣言”。“7月3日,巴尔扎尼要求组织独立公投,独立简直胜利在望。”杨琛月说。那么,现在的伊拉克库尔德人真的可以放心走向独立了吗?

“可是,库区就算独立了,夹在叙利亚、伊朗和伊拉克三个火药桶之间,库尔德人的未来并非看起来那么美好。”杨琛月进而说。的确,虽然土耳其的态度有所松动,其他同样存在库尔德问题的国家却并未松口。目前,对于一个可能将出现在隔壁的独立库尔德国家,伊朗和叙利亚尚未表现出明显的兴趣。并且,为了协助伊拉克的什叶派政府保护巴格达和其他两座什叶派穆斯林圣城——卡尔巴拉和纳贾夫,据传伊朗已于6月11日派出了两支伊斯兰革命卫队。同样没有表示支持的还有美国。眼下,奥巴马政府仍然在为维持一个完整的伊拉克而努力。而在没有得到美国首肯的情况下就建立一个独立的库尔德斯坦,无疑是很不现实的。而在伊拉克境内,ISIS已经在基尔库克发动了自杀式袭击,并与库尔德军队发生了冲突。造成了多人死伤。看样子,如果库尔德人不与该组织达成和平协议,恐怕也没法维持长久的稳定。因为动荡的局面必将吓跑前来投资的石油公司,成为国家长期发展的隐患。

此外,许多土耳其政治分析师都表示,虽然土、库关系回温,但土耳其是否真的能够接受一个因基尔库克而实力大增的库尔德斯坦,现在也无人能下定论。实际上,在库尔德人接管了基尔库克之后,因为害怕当地的土库曼人和逊尼派阿拉伯人要求同样的掌控权,土耳其主要反对党之一——民族行动党已经对此表示了担忧。而土耳其又即将迎来总统大选和议会大选,所以,这个决定库尔德人是否能顺利独立的关键外部因素其实充满着变数。“土耳其执政党进退两难。一方面,其领导人不喜欢对逊尼派实行歧视政策,且不允许库尔德人将石油直接卖给自己的对手马利基,但另一方面,他们又不愿因与其翻脸而惹恼自己的美国盟友。”半岛电视台美国频道网站发表评论称。

不能忽视的还有库尔德自治政府目前尚未摆脱能源开采困境。库尔德人虽然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天然气资源,但由于基础设施不够完备,他们一直依赖伊拉克政府在石油生产上提供帮助,根据协定,政府每年要从联邦预算中拨出17%的资金,为库区支付石油生产等相关费用。但是,伊拉克当局已经很久都拿不出这笔钱了。目前,虽然借着关系升温的东风,库区可以依靠来自土耳其的资金支持,但这种关系的持久性并无任何保障。

所以,也许在公投之后,宣布独立这第一步容易迈出,但接下来的路要如何走,却仍需要库尔德自治政府仔细斟酌。“虽然,伊拉克库尔德人渴望独立,并因重新掌控了长期具有争议的重要地区而欢欣鼓舞,但极端主义者和愤怒的巴格达当局将与这个初生的国家分享同一条边境线,他们所带来的威胁是不容忽视的。而对基尔库克的占领也很可能会将库尔德人带到以色列人曾经的位置上——他们发现,自己站在一系列新的冲突和难以消除的恐怖主义威胁面前。”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的讲师西蒙·瓦尔德曼(Simon A. Waldman)发表评论说,“总之,库尔德人的独立梦想险阻重重。” 库尔德族伊拉克战争伊朗革命库尔德人民族独立渴望中东局势伊朗伊斯兰革命土耳其俄罗斯伊朗石油石油资源萨达姆库克北部基尔大学独立伊拉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