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要刊速览(781)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环球要刊速览(781)0《经济学人》2014.4.5谁能阻挡纳伦德拉·莫迪?

从4月7日开始,不识字的村民和贫困的贫民窟居民将与孟买的百万富翁在选择政府的问题上拥有平等发言权。近8.15亿公民有资格参加分9个阶段、持续5周的投票。在印度国大党领导的10年里,该国经济增长率跌至5%,下降了一半。难怪印度人民党的纳伦德拉·莫迪获得了压倒性的青睐。但他过去在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冲突问题上的作为,也让他成为一个令人不安的选择。

环球要刊速览(781)1《连线》2014.4.22清洁煤才是未来能源

价值数十亿美元的“绿色煤电”,作为碳捕获设施未来浪潮的一部分,或许是中国——也是这个星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最重要的一项手笔。许多能源和环境研究者相信,碳捕集与封存技术对避免气候灾难至关重要。因为它允许人类继续燃烧地球上资源最丰富的燃料,同时大幅减少二氧化碳和烟尘。虽然甚少被宣传,但它可能比几十年来任何可再生能源技术更重要。

环球要刊速览(781)2《财富》2014.3.17硅谷的隐形力量

47岁的风险投资家本·霍洛维茨是硅谷新一代企业家的导师,越来越多的传统财富500强企业的CEO也在寻求他的建议。他不是那种典型的CEO身边的“耳语者”——总是针对技术发展趋势、企业战略或商业智慧提出建议。他擅长解决棘手问题,比如如何解雇一个朋友或是做一个不受欢迎的决定,以及如何应对来自市场的连续打击。他很低调,但绝不说废话。

环球要刊速览(781)3《巴伦周刊》2014.3.2975美元油价时代

由于石油和天然气的新发现,未来5年,国际原油价格可能从目前的100美元每桶下降到75美元。由于新能源汽车技术趋于成熟,对石油的消耗增长也会放缓。美国将成为原油出口国,这将改变“二战”以来的套路。俄罗斯的能源抓手将被削弱。目前,石油和天然气占俄罗斯出口总额的70%,联邦政府收入的一半以上。由于俄石油大多在西伯利亚生产,成本高昂。75美元油价对它的影响比对沙特要大得多。

环球要刊速览(781)4《纽约客》2014.4.7化学谷

美国西弗吉尼亚州的卡尔斯顿曾被骄傲地称作“化学谷”。从19世纪的制盐业开始,卡尔斯顿人创造了火药、防冻剂、落叶剂等一系列化工奇迹。2014年1月9日早晨,居民们突然闻到空气中的异味。化工企业用于洗选煤炭的“4-甲基环己烷甲醇”泄漏,致使48万人受影响。这是当地8年来发生的第五起重大事故。在此背后,是州政府对环境规章的放开趋向和2008年以来最低的环境保护资金投入。 环球要刊速览(781)能源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