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雪国(湖北) 图·陈曦

阿姨0

若干年之后我还是会怀念阿姨给我们家做的早餐,用碧绿的黄心菜下的清汤面,油放得多,热气腾腾地吃下去非常熨帖。

当我再回到原来生活过的小城试图找到她时,却再也遇不到了。如果按年龄推算的话,她现在应该66岁,可能劳动有些困难了吧。听说她离开我们家不久后,在照顾80多岁的老娘时弄伤了腰,想必后来行动也不方便。

阿姨在我们家的时候并没有一般保姆寄人篱下的凄凉感,她每个星期只上五天班,来去都是喜气洋洋的。我从来没有看到她萎靡的样子,她习惯把自己打扮得干干净净、漂漂亮亮再出门,以至于在小区里闲逛的老头们都喜欢跟她开几句玩笑,而她也会爽朗地回应。阿姨非常注重保养和穿着,比很多同龄的城市老奶奶都精神多了,有时候看到她的白头发长出来,我会提醒她:咱们去染头发吧。

她的情商和职业化程度都很高,据她回忆她当时已经帮别人家带大了两个孩子,跟那两家融洽得像亲戚一样,过年过节还相互走动。不管家境贫富,只要她在,就有一种奇异的气场,干净、整洁、温暖。她是个闲不住的人,不允许地面有一丝灰尘,从来不抱怨和挑三拣四。

她丈夫以前是一个村主任,在她的回忆中留下了很多苦涩。她年轻的时候也是文艺队的一枝花,丈夫穷得响叮当,但百般承诺以后要对她好,于是结婚,生下二女一男,家务活却都是她一人辛苦操持,男人并没有因为婚前的承诺而改变某些劣根性,她快生孩子的时候疼得在家里打滚,丈夫还忙着所谓的工作,后来坐月子的时候仍然在堤上用凉水洗衣服,有一次流产之后丈夫竟然有了外遇……至今老男人喝醉酒后还会无端打骂阿姨。我跟她说,以后他打你,你就来我们家吧。事实上她并没有太计较,可能这些年把很多委屈都看开了,她处理人际关系非常大度,从来不吝惜财物,亲戚朋友和晚辈们都喜欢她。

她对人的体贴入微是极其少有的。她买布亲手给我家孩子做衣服,孩子生病了她就像对自己的孙子一样紧张,假如我抱着孩子在医院住院,她会就近从自己家带来丰富的一日三餐;我婆婆病重时,她竟然买了礼物探望……如她所说,她感觉到我们家做事就跟每星期走一次亲戚一样。这让我感到惭愧,我所能做的只是给她一笔不高的工资,倾听她的故事,请她染染头发,给她买件衣服而已。

而她所做的一切在我后来的人生中是无法重遇的。她是一个物尽其用、一心为我们着想的人。那时我们住着小房子,经济也紧张,但每天的伙食非常新鲜、可口、多样化,很多都是阿姨亲手采回来的。

春天来了,她会到小区周围捋槐花和榆钱,用开水焯过之后,一部分用来做包子馅,一部分晒干了留着冬天炒着吃,有一种清新的香味。她带孩子出去玩的时候会顺便挖点马齿苋、蒲公英、野荠菜、山蒜等嫩野菜回来凉拌,即便用芝麻叶她也能做出香喷喷的包子来。对阿姨来说,大自然的食材是取之不尽的,她以前在农村过过苦日子,也做过馄饨生意,烹饪确实是一把好手。

我觉得像她这样勤劳贤淑的人应该是享福的,可是她在城里没有房子。他们老两口靠着儿子住在某局的门房里看门,可是她对儿媳并不满意。她说儿子在部队时本来有个武汉的女朋友,但是转业后不知怎么被比他大几岁的儿媳缠住了,儿媳当时已经有过一段婚姻,还带着一个儿子,后来她穷尽女人所能想到的所有办法嫁到了阿姨家,为了保住这段婚姻,她请人做B超后打掉了一胎。阿姨说她是想生个儿子保住自己在家里的地位。

阿姨对这段过往非常伤心,至今仍然不愿跟儿媳住一起,她说她的愿望就是攒钱在城里买套小点的二手房,后来房价越涨越高,而她的身体又不似从前那样硬朗,不知现在她的愿望实现了没有。

我儿子刚上幼儿园时阿姨就说自己母亲生病了,主动离开了我们家。我觉得人生最遗憾的事就是没有更多地善待她,如果我能再见到她,我一定会给她买点好看的衣服,再请她染一次头发。 阿姨

下一篇: 天下(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