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操后人:寻找与证明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0 年3 月,曹祖义(右)到复旦大学进行曹操后裔DNA 检测 )
曹操70代孙
57岁的曹祖义坐上飞机去上海做基因测试的时候,朋友康栋东内心里还有一点担心,但是没有说出口,“如果错了怎么办?”他又觉得作为年龄比他小的朋友不能这么问。但是曹祖义自信满满,并不担心测试的结果,他认定自己就是曹操70代孙。取样之后,他到外滩转了转就离开上海回家了。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曹祖义说:“当时并不是想要一个是或者不是的结果,只是觉得自己完成了一个任务,然后胜利回家。”
“从小就知道我是曹髦的后代,但至于曹髦是谁,从来没有细问过父母,也从来没有长辈主动讲起这件事。”儿时的曹祖义甚至不知道曹髦的“髦”字怎么写,直到有一天,他在家里看《三国演义》的小人书,说了一句贬低曹操的话,父亲马上不高兴了,虽没有训斥,但是从眼神里,曹祖义看出他的不悦。那个时候,他意识到曹髦很可能和曹操是一家人,“我也许就是曹操的后代”。
曹祖义说,1884年前后,辽宁大孤山曹家堡大洋河发大水,田地被淹没,他的曾祖父曹际仕从村里离开,到孤山镇打工,到他这一代已经和老家的亲戚联系很少了,兄弟姐妹都在辽宁东港生活。
曹操后裔这个身份在曹祖义的家族里口耳相传一代一代传到今天,但是家人很少提起,身边最近的亲戚朋友都不知道他们的“特殊身份”。曹祖义是个例外,他对这个身份很骄傲。在到上海检测DNA前,他对安阳“曹操墓”的真实性并不认可。“没有直接确凿的证据证明这墓是曹操的。你作为旅游什么的都可以,但我作为曹操后人,如果承认就要去拜祭,此外我的身份也想通过一个权威机构来确定。”“我家不管怎么地,也是曹操的后裔,曹操、曹丕、曹髦都是皇帝,这些人在历史上作用都很大,后代里兴许有一代就和他们相通。”这个相通在曹祖义来看,就是要用科学而权威的方式向世人证明自己家族的历史。
( 曹祖义的家谱联 )
90年代初,曹祖义对家族的历史越来越好奇,但是家族家谱他从来没有见过,只能回到老家寻找。曹髦因20岁殉难于帝位上,所以后人以他的岁数20为基数,立下了家谱联范字的规定:20代作为一个周期,立此规矩永世纪念。曹祖义这一代的范字是“祖”,兄弟几人的名字连起来是“仁义礼智信”。
“我家这一支是从大孤山出来的,找到同辈的本家很激动,我们四五代以前的长辈是亲兄弟,到我们这一辈,同一个辈分的名字还是用范字取的,而且长得很像,都是浓浓的眉毛,一看就像亲兄弟。”曹祖义在大孤山找到了清代的家谱联,在岫岩的本家家里找到了一本民国时记录的家谱。家谱联的纸张看起来已经十分脆弱,上面用细毛笔记载了曹家迁至大孤山的成员,还有两处蓝色的钢笔水印,应该是后人保管时沾上的。岫岩的本家告诉曹祖义,以前每家都有家谱,但有些丢失了,有些在“文革”时期被烧毁,现在仅存的家谱是被人藏在房耙中才保留下来的。曹祖义这一趟回乡发现,有些本家根本不知道自己是曹操后代。“大人不爱讲这些事儿,孩子不知道,这样可能两代就把这个事情传断了。”
在曹祖义的眼中,曹家人有个特点,相互之间有亲切的感觉。如果单位里有姓曹的,他就会对这位同事有天然的亲切感,没见过的时候,光听说就很想了解,见面了也想多谈几句话,问问老家是哪里的,更不用说都是曹操后代。
2010年4月,曹祖义在东港的家中接到康栋东的电话,DNA测试结果出来了,他的Y染色体特征为O2*-M268,这在已经测试DNA的曹姓人群中显得非常特殊。“当时他没有说‘不是’,但是我觉得语气像是说‘可能不是’。”曹祖义告诉本刊记者,他的第一感觉不是灰心和失望,“只是觉得,在证明自己身份的路上,可能走弯路了,想去别的地方测试”。
复旦大学课题组很快发现,在未宣称为曹操后代的曹姓人群与普通对照人群间没有发现显著差异,O2*-M268是唯一在宣称是曹操后代的家族中显著高频出现的单倍型。随着样本的增大,课题组发现接受测试的79个曹姓家族的280名男性中有6个家族属于O2*-M268的基因类型,他们的祖先交会点在1800至2000年前。曹祖义的家族正是这6家中的一家,这个结果证明他“没有走弯路”。
曹操后人的身份被确定以后,曹祖义觉得,有更多人愿意和他说话了,一些喜欢《三国演义》的领导也会偶尔打个电话找他来聊聊。“作为曹操后人,我觉得很骄傲,以前说破天,别人可能也不相信,权威机构证明了才更有底气。”
而曹祖义的侄子曹传勇还去参加了江苏卫视的电视节目“非常了得”,节目里他讲述了自己作为曹操71代孙的家族故事。曹传勇告诉本刊记者,他对于家族的历史感到骄傲:“在节目里说话的时候有种身上的血都往头上冲的感觉,很激动。”小时候有同学拿“曹”姓开玩笑,他曾经非常懊恼,父母离异之后,他还想过改姓。“但是母亲不同意,她说自己虽然不是曹家的媳妇了,但是我的名字每一个字都传承家里的传统,‘传’是我们这一辈的范字,‘勇’是我爷爷起的,这一辈的兄弟姐妹连起来是‘刚强勇,凯旋归’,为了纪念抗美援朝。”
曹祖义一直想联系复旦大学确定的另外5个曹操后代家庭,他说:“不像一个村子,大家相互离得近,其他几家四散在各地,到现在还没有通过电话,但如果以后要修族谱或者代表曹操后代说话,我想我得出来团结大家。”
结缘《红楼梦》
作为曹祖义的朋友,康栋东在帮他联系复旦大学做基因测试确认身份的过程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康栋东在上海浦东的一家城市规划公司工作,因为对《红楼梦》的兴趣结识了家在辽宁东港的曹祖义。
上世纪90年代初,30多岁的曹祖义决定潜心研究《红楼梦》。研究了几年,突然有一天觉得自己看懂了这本书。“《红楼梦》以石头开局,喻石头记事即碑文,碑文记的是曹家的百年历史。这个历史是从曹振彦收养曹玺(曹雪芹曾祖父)成为其父亲开始。”虽然中国历史档案和《八旗通谱》中记录着曹玺是曹振彦的儿子,但曹祖义研究认为,明朝末年,努尔哈赤攻打铁岭时,曹振彦投降后金军队,成了多尔衮的正白旗包衣人。曹玺原名叫曹峦,家居山东登州府宁海州。历史上曹髦封地在郯县,其后裔曹霸先到了长安,后进入四川,不久败落。曹祖义家谱上记载:“吾曹氏原籍四川小云南人氏后。又原籍山东登州府宁海州河南村深水乡神山社二甲人氏。”曹祖义认为,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也表达了其祖籍始在宁,并以宁国府喻之。
“1639年,曹峦被曹振彦部队骚扰山东时俘获,成为曹振彦的养子,改名曹尔玉,因古时竖行文,被皇上口误读成了曹玺而得此名。”曹祖义还推测,和曹峦同为曹操后人的他的先辈当时是农民,住在山里,躲过了这一难,在康熙五十年(1711)后到了辽东岫岩大孤山。
“曹玺要回归到自己的宗族上去,首先就要把亲爷爷曹霖请回自己宗谱上,所以曹霖请回来了——林黛玉(林带雨,指曹霖)来到了曹玺(贾母)家。曹家的历史故事从这开始展开,到五十回曹雪芹(薛宝琴)开始在大孤山用本家曹大汉(邢岫烟)的家谱开始续他们家真正的家谱。五十一回曹雪芹把家谱续完,五十三回曹玺(贾母)带领家人祭宗祀,因曹家是曹操、曹丕、曹髦的后裔,所以祭宗祀是九门大开,明显是皇家祭祀。”
这样的说法在红学研究者中,只是众多理解之一,曹祖义网络上发表文章后也有其他研究者在留言中反驳。并不是所有人都像曹祖义,把《红楼梦》作为一个历史资料来解读。
曹祖义曾在1998年的红学大会上宣布自己是曹操70代孙,这让康栋东印象深刻。“复旦大学的发布会一开完,我就想到了曹祖义,他有详细的家谱和历史资料,我觉得他应该来测试一下。”康栋东告诉本刊记者,2010年1月,他在媒体上看到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和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发布的消息,向全国征集曹氏后代的男性染色体。
但是确定曹操DNA并不是“红迷”康栋东的兴趣点,他好奇的是曹雪芹的家族是否还有后人,他们身在何处,这个目的也驱使他参与了接下来的寻找,成为课题组的志愿采样人。曹祖义不仅仅宣称自己是曹操的后代,还认为曹雪芹也是曹操的后代,并且通过《红楼梦》中的怀古诗认定曹雪芹是在以此记录自家家谱。这样的说法在红学研究者中少有人评论,所以流传并不广泛。但是2008年第一次看到曹祖义的文章时,康栋东觉得“于我心有戚戚焉,他的解读不无道理”。
与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李辉教授通过电话之后,康栋东帮曹祖义买了2010年3月2日到上海的机票。康栋东说:“当时的机票我收藏了,我觉得这可能是一个历史时刻,不但有可能搞清楚曹操,还可能搞清楚曹雪芹。”曹祖义到达上海当天直接去了复旦大学。“我在五角场地铁站等他,他来时穿着一身红色的羽绒服,带着帽子,个子不高,两条浓眉十分显眼,看着很精神。”
和李辉碰面之后,两人到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找严实做取样,康栋东对当天的细节记忆十分清晰。“因为东北太冷,曹祖义脱了红色的羽绒服之后,露出好几层衣服,当天还来了两位记者,广州一位,上海一位,两个人还采访了他。”
取样很快,几乎是几秒钟的事情,但是实验结果需要一段时间之后才能回复,两人留下了电话和邮箱便离开了。
在曹祖义看来,曹雪芹也是曹操后人,而且“有闭合的证据链”。而他去上海检测DNA不仅仅要证明自己的身份,也要证明曹雪芹是曹操的后人。
“有些反对我的红学家,首先怀疑的是我的身份。”曹祖义觉得,被证实为曹操后人,自家家谱的真实性得到印证,再和《红楼梦》中隐藏的家谱信息对比更能印证他的观点。
而康栋东和实验室接触之后,对用现代人DNA反推古人DNA的研究逻辑极感兴趣,心里开始建构自己的研究计划。“如果可以通过自称为曹操后人的曹姓DNA来反推曹操的DNA,是否也可以通过同样的方法找到曹雪芹家族DNA的线索?”康栋东按照自己的思路向课题组推荐了几个地方。“课题组胸怀是开放的,不拒绝每一个靠谱的线索,毕竟像曹祖义这样坐飞机来测试的人是少数,去那些以同姓村落聚居的地方采集样本,收获会更大。”康栋东在单位请了长假,以取样员的身份和课题组的博士王传超一起去了几个地方。
按照曹祖义的结论,康栋东优先寻找的取样对象是自称为曹雪芹后代的曹姓。“当时是想把曹雪芹研究清楚,声称是曹雪芹家族后代的人很多,江西南昌、进贤,辽宁东港、铁岭、兴城,河北鹿泉、丰润,南京花塘村,南昌武阳镇,这些都可以成为寻找曹雪芹后裔的线索。”
康栋东首先想到铁岭市博物馆馆长李奉佐曾经下乡调查研究曹雪芹祖先的居住地,在他的文章中提到铁岭的腰堡村,人们口耳相传曹雪芹的老家在此地,文章中还提到了曹国平这个名字。确定地点并且联系好曹姓的取样对象之后,康栋东找李辉备案,开了复旦大学的介绍信,拿上取样箱就坐火车出发了。“2010年6月16日,那天是端午节,当天取了曹国平和他另外5个亲戚的血样,担心天气太热还买了雪糕把血样冰镇起来。”
回到上海没有多久,康栋东听说铁岭有人自称是曹雪芹的堂兄弟曹全的后裔。“当时觉得刚从铁岭回来,再去一趟有点疲惫,但是又怕错过,就还是去了。”取到血样之后,康栋东坐火车回上海,当时正赶上暑假,学生放假回家,车票难买,他买了一张站票就上车了,康栋东抱着装着冰块的试剂盒在火车上熬了一夜。
后来的检验结果表明:第一次去铁岭取样的曹国平家族DNA是O2*-M268,符合曹操家族DNA特征,而第二次去铁岭取样的曹姓则不是。“他们是满族曹姓,清军在山海关时,大量汉族被编入军队,战场上很残酷,兄弟之间可能相互能救助,虽然不是一个家族,但是可能相互之间结拜了照应,这也不能认为他们家族的家谱是假的,或者说他们攀附,可能是兄弟结拜,后来口耳相传成为曹雪芹家族的后人。”康栋东担心他们失望,还解释了自己的看法,比起科学实验,家谱的记载有更多的不确定性。
作为分子生物学科学家,李辉和严实觉得从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中得出的结论不足以支撑学术观点,他们无法理解康栋东和曹祖义对曹雪芹也是曹操后人的逻辑推断,也不愿意在康栋东写的红学论文里署名。但这并不影响他们的交往,曹祖义和康栋东对课题组充满信任,而课题组也在论文里表达了对他们的感谢。曹祖义说: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方法论不一样,自然科学要相信实验,人文科学不能忽略历史上口头的、文字的记录,观点不一样也是很正常的。(文 / 阿润) 三国曹雪芹曹操后人曹操后人家谱证明曹祖义寻找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