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 (Enigma,1990~ )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谜” (Enigma,1990~ )0( 克里图 )

它曾经是一种“无法界定”的音乐形式,包含了流行的电子鼓点、庄严的美式圣歌、先锋的合成器音色、古典音乐的气派,最令人愉悦的部分则来自格里戈利圣歌、非洲部落、宗教和声或是东方山谷的不同民族人声或旋律采集。它不同于60年代末期先锋电子音乐家反时髦的反叛,也不同于80年代中期美国学院派对于骑士时代的缅怀,“谜”(Enigma)的音乐营造了一个空灵的世界,最终,被定义为民族融合新世纪音乐(Ethnic Fusion New Age)。

“Enigma”的中文音译为英格玛,它来源于古希腊语,英文含义就是“谜”或“不可思议的事情”。“谜”的“策划者”是克里图(Michael Cretu),80年代中期他曾是一位音乐制作人。1988年,克里图同桑德拉·劳尔(Sandra Lauer)结婚后,移居西班牙伊维萨岛,过着与现代世界隔绝的生活,二人尝试着在音乐上合作,创造一种以流行音乐为载体,融合英、法、拉丁语交融的圣歌的音乐。但不久,宗教音乐已不能满足两人的“音乐欲望”,他们混入了更多的音乐形式。克里图起初迷恋英国的平克·弗洛伊德(Pink Floyd)等概念化音乐,他说:“但是我不再购买唱片,因为,我要制作令我的听觉满意的专辑。”出生在罗马尼亚的克里图毕业于法兰克福音乐学院,1979年,克里图已是德国宝丽金(PolyGram)唱片公司出色的制作人和创作者兼歌手。他自述道,在与最初的合作歌手桑德拉·劳尔结婚后,终于可以从欧洲一成不变的流行音乐世界中解脱出来。

克里图在“谜”的第一章音乐中用上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秘鲁风格的排箫和修道士唱和格里戈利圣歌旋律,而电子化的缓拍(Downtempo)则是他将这些音符流行化的技巧。这也是“谜”最终可以载入德国流行音乐史册的原因之一。1990年10月,“谜”的首支单曲《Sadeness Part I》首先推出,迅速登上了欧洲著名的热门单曲排行榜,乐迷们再次感到了德国音乐制作人“难以形容的不同之处”——另类、异族化且具有古典美。

《变幻的十字架》是“谜”的第二张专辑,较之前的《公元前2000年》变得更加流行与东方,在《返璞归真》(Return to Innocence)等音乐中可直接听到台湾阿美族“老人饮酒歌”的运用,相对于圣歌,亚洲小调更显得自然、悠远洁净。德国人对待音乐的精细程度似乎又重新定义了流行音乐的制作水准。随后,美国国家地理频道(NGC)使用了该专辑的音乐为背景制作了一系列旅游文化专题片,澳大利亚多元文化台也随即用“谜”制作了宣传片,在视频中,骑脚踏车的女孩在世界各地的地标与建筑中穿行,最终来到东方,路过富士山、板约瀑布、天堂岛以及长城。(黑麦)

“谜” (Enigma,1990~ )1( 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认为柏林墙“不是一个非常好的解决方案,但比战争好一千倍”。不过德国人显然认为它还不够好,1989年11月9日,由于一个因误解而错误宣布柏林墙即刻开放的命令,数以万计的柏林市民走上街头。民众爬上柏林墙,或涂鸦或拆下建材当成纪念品。这一事件被称为“柏林墙倒塌”。令世界意外的是,柏林墙倒塌11个月后,两德真的达成统一 )(文 / 三联生活周刊) Enigma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