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时装周 (Berlin Fashion Week,2007~ )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柏林时装周 (Berlin Fashion Week,2007~ )0( 2013~2014柏林秋冬时装秀 )

卡尔·拉格斐在书中写道,上世纪20年代的柏林在成衣领域曾保持着领先地位,拥有良好传统。自19世纪中开始,德国服装行业系统逐步扩大;20世纪时柏林已成为世界时尚中心;50年代德国仍拥有4万名制作成衣的员工;诸如海因茨·厄斯特高(Heinz Oestergaard)和乌利·里希特(Uli Richter)等国际知名设计师也涌现而出。但战争时期的资本撤离,使柏林变得贫穷,“高级时髦”开始向“平民实用”过渡。

自2007年起,柏林时装周在每年1月和7月举行。不同于纽约、伦敦、巴黎、米兰这四大世界级的时装周,它的风格也更为本土化、年轻化。除了汉堡、慕尼黑和柏林的设计师,来自中国、日本、美国的年轻人也聚集在这里。逐渐地,卡尔文·克莱恩(Calvin Klein)、维维安·韦斯特伍德(Vivienne Westwood)、扎克·珀森(Zac Posen)等大品牌也开始参与柏林时装周。官方曾在2010年将自己称作第五大时装周,这个每年两次的时尚活动对德国设计师和买手而言已经成为时尚的中心,德国也由此开始证明其时尚力量。

年轻的品牌常常要经历长久的蛰伏期,而德国的平台为法国、意大利的时装产业贡献出了许多创造力。德国本土的设计师喜欢玩味身份以及传统等标识,一直保持着前卫和独特性。德国新一代的设计师已经开始争取世界市场,其中的佼佼者,如以设计独特针织衫出名的马库斯·卢普伐(Markus Lupfer)、安特卫普派的本哈德·威荷姆(Bernhard Willhelm)等,已在米兰、巴黎、伦敦等大都市工作和并展示设计。另有一部分已为国际品牌工作,如葆蝶家(Bottega Veneta)的创意总监托马斯·迈尔(Tomas Maier)、阿迪达斯(Adidas)的迪克·勋伯格(Dirk Sch?nberger),更不用说香奈儿和芬迪的卡尔·拉格斐。除了为世界时装提供“创造力”,德国时装协会指出,德国已经是世界时尚产业的第二大出口国。德国人喜欢强调功能性的职业装,如雨果·博斯(Hugo Boss)的男装西裤,以及Strehle KG公司的女士套装,同时,他们也非常喜爱购买休闲运动装。(朱鱼)(文 / 三联生活周刊) 时装周BerlinWeek时装Fashion2007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