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豪榜的“造梦空间”

作者:邢海洋

富豪榜的“造梦空间”0

又到晒榜时节。2013年福布斯富豪榜中国前400位富人的总财富达到3.5万亿人民币,飙升35%;前100位富豪的净资产总计1.9万亿人民币,激增44%。使人惊诧于富豪们敛财速度的同时,也引发了中国财富金字塔变陡的焦虑。其实,2012年的富豪榜,前100位富豪总资产较上年缩水7%,2011年前400富豪仅仅增长了4%,都不及工薪阶层的工资增幅。迄今A股停发一年多,外加新一届政府释放的转型信息,令富豪们把握住了机遇。

总体上,富豪们积聚财富所仰赖的资本市场仍无起色,其估值沿袭的仍是产业资本的估值逻辑。正因为此,A股银行的市盈率不过七八倍,房地产企业在香港的估值也不超过10倍。但如今的资本市场已经是产业资本的天下,和散户和机构投资者相比,他们掌握了一大半的话语权,连续被一蹶不振的A股市场击打后,产业资本终于觉醒。其标志是一系列越来越猛烈的并购。大连万达老板王健林登顶富豪榜,便称得上是一场海外并购结下的硕果。2012年万达对美国AMC娱乐的并购,使万达从估值10倍的地产股,转身为60倍的娱乐传媒。AMC是美国运营着300余家影院、近5000块屏幕的第二大规模院线,与万达的商业地产、文娱产业的经营方向有着业务上的重合,但当时耗资26亿美元,外加5亿美元追加装修和购置设备的费用,仍使外界怀疑万达错失了新兴市场高速成长的机会成本。随后新兴市场急转直下,中国商业地产也过度开发几近饱和证明了万达的选择。

但能够使万达估值从10倍向60倍飞跃的,还有中国投资者对娱乐业的“筑梦空间”。似乎一夜之间,中国电影票房突飞猛进,电影票房动辄数亿元,高者十余亿元。一年间,先后有《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和《环太平洋》的中国票房超越美国本土,业界预测,以目前每年增长30%多的增速,2018年中国电影的票房总收入就可能达到今天北美市场100亿美元的票房。于是中国的娱乐传媒公司也迎来了快速的赶超,光线传媒因去年的贺岁片《泰冏》开始了今年的大幅上涨,下半年华谊兄弟则借助一系列并购吸引了眼球,股价短短数月上涨4倍。难怪出现在富豪榜上的华谊老总王中军、王中磊兄弟和光线传媒老板王长田的财富已经超过了美国梦工厂整个公司的市值。

观众激增,电影供不应求。投资数千万的小成本电影赚上数亿票房的比比皆是,吸引着从煤老板到房地产商热钱涌入。但万达讲的是更宏大的故事,这其中既有把中国电影通过AMC播放到美国去,以塑造软实力的猜测,也有万达直接下海拍片的憧憬。结果就有了9月万达青岛东方影都的盛大宣示。按万达的口径,东方影都将是全球投资规模最大的影视产业项目。万达已与多家全球影视巨头和艺人经纪公司达成初步协议,每年将有30部左右外国电影在青岛东方影都拍摄制作。不过,这里万达扮演的仍是场地提供商的房地产角色。该项目随后受到质疑,土地转让有内定之嫌,周边楼价8000元/平方米,万达的楼面成本只有380元/平方米。仅凭廉价土地,万达的收益已经锁定。

2013年经济增速的下滑反而助长了富豪财富的集体增值,听起来似乎矛盾。但制造业产能过剩,产业资本无法沿着原有路径增值,不得不扎堆挤入新兴产业,从而推高新兴产业估值。而巧妙地利用资本市场,则表现出富豪的财技。从资金层面,由于A股市场在2009到2011年的火爆,很多其间上市创业板企业手里握有超募资金,外延式扩张成为这些产业的一个重要战略举措,不少公司上市不久就展开了并购重组事宜。而从被并购方的角度,A股关闭IPO功能超过一年,大批急需融资的中小企业融资无望,投资方为套现,也只有并购一条路。如同电影票房和制作能力出现的不对称,民营企业日渐丰盈的资本和好项目之间的偏差也刺激了并购价格的激增。富豪榜上的互联网巨头,腾讯、百度和阿里巴巴,无不靠大手笔的收购巩固了自己的业界地位,也获得了资本的认可。

火热的资本市场之外,还有耐得住寂寞的企业,也同样获得了资本市场的青睐。长城汽车老板魏建军以549亿元排在富豪榜的第六位,财富比去年增长了两倍。原因是长城汽车实现了小车企对大国企的“逆袭”。9月末,长城汽车A股和H股总市值超1500亿元,完胜国内汽车行业一贯的老大上汽集团。而上汽集团旗下有多种品牌,销售量是长城的三四倍,利润是长城的近两倍。这体现了投资者对民营企业独特的企业文化和市场嗅觉的认可。(文 / 邢海洋) 长城汽车万达娱乐造梦空间万达电影资本市场万达上市万达影视万达商业富豪榜万达信息万达

上一篇: 治愈小说
下一篇: 指尖上的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