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斯特里克兰德的光环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早在十几年前,计算机专业之于L先生,纯粹是青春荷尔蒙分泌失调。他仍旧坚持不断地码程序搞网站,也是为了响应“让理想照进现实”的口号。他一边窦娥冤地说泼出去的水收不回了,一边又阿Q精神地说干事干到中途就像媳妇挺着肚子装孙子似的开溜多没面子。
L先生的第一笔报酬,是2001年7月某个晴朗天从天而降的林妹妹。他从没想过一个花了他一个星期酝酿的网站创意,能换来数额这么高的汇款单。连那个邮政储蓄银行的女职员看到报酬这一栏的数字时也不掩爱慕地恭维他,哟,原来是IT精英。隔天,L先生就领着他新交的女朋友出门,拉动内需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往后,L先生又兢兢业业地在网络开发上熬了10年,终于熬到了世人眼中高海拔的成功。
有记者来采访L先生,问他是什么让他获得如此大的成功?L先生沉默良久,说起了十几年前的那笔报酬。“它让我感到快乐。”他接着说,“它让我明白,什么是No Pain No Gain(无惑无获)……”
毛姆也写了个艺术家追求成功的长篇《月亮与六便士》。主人公查理斯·斯特里克兰德,一个成功的证券经纪人,人到中年后响应内心召唤,舍弃家庭孩子隐居塔希堤岛习画,直至死后声名大噪才被发现。正当我红旗不倒地恨透寡情薄意的查理斯时,毛姆却在一旁替他加同情分:“一个人因为看到另一种生活方式更有重大的意义,只经过半小时的考虑就甘愿抛弃一生的事业前途,这才需要很强的个性。贸然走出这一步,以后永不后悔,那需要的个性就更多了。”但毛姆的忠告白说了,隐没的本质永远不比斯特里克兰德最终的成功更深入民心。在股市齐齐涨停板、大众纷纷贷款买小车的年代,成功绝对是物之所趋心之所趋也。
L先生也在我的强烈推荐下看了《月亮与六便士》。他说,其实每个人都是头顶斯特里克兰德光环降生的,但我们的灵魂也能够圈上光环的时刻并不多。他又叹叹气说,斯特里克兰德与我不一样,他追求Big Pain(大惑),我追求Big Gain(大获)。他说话的腔调,像极了《西游降魔篇》里罗志祥饰演的空虚公子。空虚公子说,做第一,是很空虚的。
据我说,IT精英抑或艺术家也好,一夜成名暴富抑或平静度过一生也罢,人人都在苦中作乐。梦想的光不够强,就照不进现实。现实的光太刺眼,梦想就会自动被拉黑。理想主义者躺着也中枪,现实主义者请对号入座。(文 / 瞄小鱼) 兰德光环斯特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