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手机之于儿子,简直就是身体一部分,须臾不能离开的。
从初二那年开始,单位的领导以关心同志们的心思出发,每人弄了一个。实际是给电信公司拉客户。结果,叫这小子弄个便宜。他拿过,宣称是自己的。因为别的同学差不多都有了,下课上课都手指翻飞,游戏、聊天,很爽的样子,儿子当然也心痒。但那小手机太小,且游戏只有一种——贪吃蛇,玩起来没有意思。但也玩得乐此不疲。
学校是不允许带手机进来的,老师强调,谁要是带手机就要没收。儿子和他的那些同学东躲西藏,互相掩护地玩。但老师还是会发现,一个手机一个手机地起获,像警察抓了小偷。老师常把几个手机忽地扔进讲台里,手机噼噼啪啪地跳着。儿子们看着心疼。
一般的小手机他们都看不上眼了,苹果的几代产品风起云涌。先是一个孩子因为考试成绩好,被奖励,立刻被人羡慕成中心人物。没有手机的居然谎称自己也有一个苹果,大家信不过,说那你就拿来吧。孩子们也懂,用实物击穿谎言。结果,那个孩子自始至终也没有拿来,因此那个孩子的信誉度一直不高。
不知道什么时候,儿子好像也有了智能手机,常在他的房间神神秘秘地鼓捣。熄灯睡觉的时刻也不睡,灯光一闪一亮,如鬼火。这个时候,和媳妇都意识到手机已是个问题。谈话,非常郑重地谈。
好像谈效甚微,儿子的行为依旧。这原来也是一种瘾。
晚上学习的时候,课本在上,手机在下面,必是游戏。被发现,嘿嘿一笑,要不恼怒得一塌糊涂,逆反嘛,正是这个时候。公鸭嗓子嘎嘎地叫起来,愤怒不已。问他,说是同学的,千真万确地保证。信过他,不戳穿,以为下次会收敛些。直到妈妈发现,这是偷拿了她的钱买的才气急败坏。两个人大吵,吵不过,便出走,很决绝的样子。到底是母亲,心先软下来。给远在几百里外的我打电话,电话里的声音带着哭腔。快回来,儿子离家出走,语气带着命令和无奈。我赶紧飞车赶回,放弃了学习,儿子嘛,只有一个。短信给他,说最具煽情的话,几个短信过去有了效果,半夜,在门外等着开门。门一开,仍是灰头土脸的倔强。
接着,手机被老师真正地没收。
老师的电话打到我的手机上,很诚恳,以教育子弟的口气。我配合。那手机在老师那里放了一段时间,直到家长会后。他对老师很有意见,意见很大,仿佛老师是仇人。
手机一直在他的手里,直到中考前夜,还在被窝里一闪一亮地鼓捣。他的朋友因为拉肚子而耽误了中考就是在被窝里知道的消息。接着是漫长的暑假,中考后的大放松,躺在自家的床上,一天一夜地弄那手机。承认,手机在他手上简直就是挥洒自由的玩具。他说,将来就干和手机相关的职业,卖手机、修手机等等。我就苦笑,这也算是爱好?!分明就是毒瘾,也说他,也骂他,但都没有动手。我以为孩子大了,打不得的。像唐僧在悟空耳边絮絮叨叨地讲经,他烦,真正地发烦。可有什么办法,我们在大环境中,都是跳不出三界外的芸芸众生。
高中,为他选了一个相对管理比较严格的学校。入学之初,带回一个德育手册的东西,里面各项明明白白地写着不能带任何电子产品,违者扣分多少多少,累计扣分到一定程度,警告、劝退。他知道自己的毛病,自言自语:“我要是到25分,得被劝退。”我想,他会有所认识自己的诸多行为,包括手机等等。但他还是带了自己的手机,在军训的间隙,拿起来玩。被老师发现,老师很不留情面,把手机拿走。然后,电话给我,问:是保留在老师那里,还是我来取,并说明情况。我马上对老师说,就保留在您那里,哪怕半年。回到家里,问起手机的情况,他一脸的委屈。人家别人还拿手机呢,我怎么不行?言外之意很明显,老师好像对他有成见。
我就耐心地给他说,他好像一点都听不进去。现在的孩子为什么这么自我,我很不理解。他言语激烈,而且嘴里居然爆了粗口。我扭头,不再搭理他,他还是不依不饶。真想劈头盖脸地很揍他一顿,像小时候,抻过来,噼噼啪啪地对着屁股打。
手机到底没有给他去要,还是跟他说,你要表现好,得有进步,这样和老师说或许有可能。他看到我的态度,很悻悻地不满着。
也许将来,他到了一定年岁,觉得:手机这东西真不是个东西。(文 / 王凯(辽宁)) 手机